一种提杆式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49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杆式抽油机,所述提杆式抽油机包含抽油机主体(101)和驱动控制系统(102);所述驱动控制系统(102)设置在抽油机主体(101)一旁,并通过电缆与抽油机主体(101)相连;所述抽油机主体(101)包含抽油机主机(1)、抽油杆导管机构(2)、井口对接机构(3)和抽油杆(4);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2)安装在所述抽油机主机(1)的顶面上;抽油机主机(1)的下底面安装在井口对接机构(3)上;所述抽油杆(4)穿过所述井口对接机构(3)和抽油机主机(1),抽油杆(4)的顶端设置在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2)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提杆式抽油机,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便运输安装,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杆式抽油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杆式抽油机,属于采油技术装备领域。
技术介绍
抽油机就是将位于地下深处的原油抽取到地面的设备,一百多年来,传统的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和原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游梁式抽油机的缺点是笨重、结构庞杂、体积大、运输安装维护不便、效率低、安全性差,因而不断有试图克服这些不足的新型抽油机(如为了提高效率而利用直驱技术的塔架式抽油机)推出,但这些新型抽油机由于自身也存在着各种不足,最终未能获得广泛应用。专利ZL201520154085.9推出了一种长冲程、低频次的新型抽油机,但受限于牵引绳的疲劳寿命,抽油机需要频繁地更换牵引绳,且由于电机要持续正反转、要不断加减速,对电机寿命和控制产生不良影响。专利ZL201920337048.X推出了一种交替抓杆式抽油机,抽油机两侧各布置一套抽油杆提升和下降机构,两者在同一套大转矩低转速驱动机构驱动下交替地并协调一致地工作,带着抽油杆一步一步地提升或一步一步地下降。这种抽油机存在着结构比较复杂、抽油杆易于受损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整机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工作效率高,运输安装简便的一体化抽油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杆式抽油机,所述提杆式抽油机包含抽油机主体和驱动控制系统;所述驱动控制系统设置在抽油机主体一旁,并通过电缆与抽油机主体相连;所述抽油机主体包含抽油机主机、抽油杆导管机构、井口对接机构和抽油杆;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安装在所述抽油机主机的顶面上;抽油机主机的下底面安装在井口对接机构上,抽油机主机通过井口对接机构能直接安装在井口上方或井口周边的加固地基上;所述抽油杆穿过所述井口对接机构和抽油机主机,抽油杆的顶端设置在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内部;所述抽油机主机包含电机、传动机构、两套抱杆牵引机构和组合式箱体;所述电机、传动机构和两套抱杆牵引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组合式箱体内部;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相连;两套抱杆牵引机构对称设置在抽油杆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所述两套抱杆牵引机构的主链轮的旋转轴相连接;所述抱杆牵引机构包含传动链、主链轮、从链轮、传动链框架、张紧机构、压板、压力缸和抱杆块;所述传动链安装在所述主链轮和从链轮之间;所述主链轮和从链轮安装在传动链框架上;所述张紧机构安装在传动链框架上,张紧机构与从链轮的轮轴相连接;所述抱杆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链链节的外侧边上,抱杆块与抽油杆静摩擦接触,抱杆块与抽油杆的接触面是与抽油杆直径相同的柱面,抱杆块采用锡青铜或高锰钢耐磨抗压类材料制造;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传动链直边部分的内侧,压板的一面与传动链的滚子滚动接触,压板的另一面与所述压力缸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压力缸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传动链框架上,压力缸可以是液压油缸或电缸;所述两套抱杆牵引机构的抱杆块,通过上述压力缸提供的压力将抽油杆合力抱住,并在传动链的牵引下拉动负载向上提升;抽油杆及其负载向下返回时带动上述传动链反向旋转,传动链带动上述电机倒发电的同时给抽油杆及其负载施加阻尼;所述组合式箱体包含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安装时拆下活动部分,待对接好抽油杆、调整并固定好各组件后再将活动部分安装到固定部分上。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包含底部法兰、直管、密封盖、固定环、限位挡块和位置信号传感器;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通过底部法兰安装在上述抽油机主机的顶面上,所述直管底部安装在底部法兰上,相邻直管之间通过固定环连接,所述密封盖安装在直管的顶部;所述限位挡块和位置信号传感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直管内的抽油杆上。所述井口对接机构包含井口安装板、调整螺杆和姿态调整底座;所述井口安装板和姿态调整底座的对应位置均设有通孔,井口安装板和姿态调整底座之间通过所述调整螺杆相连接。安装时,先在井口上方安装井口对接机构,如果不能直接安装在井口上,则在井口周边先建造加固地基,如打桩或浇筑混凝土,然后再在加固地基上安装井口对接机构;拆下抽油机主机的组合式箱体的活动部分;利用叉车等搬运设备将抽油机主机转移到井口对接机构上并推移到抽油杆进行对接;调整好各组件相对位置并固定后再依次装上上述拆下的零部件;将抽油机主体与液压控制系统相连。工作时,压力缸通过压板和传动链给抱杆块施加压力,抱杆块受压后夹住抽油杆;传动链在电机和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牵引抱杆块;抱杆块通过摩擦力牵引抽油杆及其负载提升。当抽油杆及其负载上升到顶点触发位置信号传感器的信号后,抽油杆在负载牵引下向下返回,抽油杆带动传动链反向旋转,传动链带动电机倒发电,同时给抽油杆及其负载施加阻尼,使之平稳回位。为防止抽油杆因故障等原因失去摩擦力而滑落到井中,在其上端加装限位挡块,当抽油杆滑落到底时,限位挡块会卡在箱体上,从而防止抽油杆滑落到井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只由抽油机主机主体部分和驱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抽油机主机外形上只是一个体积不大的箱体,无游梁、无配重、结构紧凑、体积小,为运输、安装和维护带来极大便利;抽油机主机是拆卸式机构,给安装带来极大方便,现场安装整机不需要大型起吊设备,安装过程简便快捷;整机工作效率高,冲程等运行参数可在宽广范围内按需设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提杆式抽油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提杆式抽油机的抽油机主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提杆式抽油机的抱杆牵引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提杆式抽油机的抽油杆导管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提杆式抽油机的抽油杆导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提杆式抽油机的组合式箱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提杆式抽油机的井口对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其中:抽油机主体101、驱动控制系统102;抽油机主机1、抽油杆导管机构2、井口对接机构3、抽油杆4、负载5;电机1.1、传动机构1.2、两套抱杆牵引机构1.3、组合式箱体1.4;传动链1.3.1、主链轮1.3.2、从链轮1.3.3、传动链框架1.3.4、张紧机构1.3.5、压板1.3.6、压力缸1.3.7、抱杆块1.3.8;固定部分1.4.1和活动部分1.4.2;底部法兰2.1、直管2.2、密封盖2.3、固定环2.4、限位挡块2.5、位置信号传感器2.6;井口安装板3.1、调整螺杆3.2、姿态调整底座3.3。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7,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提杆式抽油机,所述提杆式抽油机包含抽油机主体101和驱动控制系统102;所述驱动控制系统102设置在抽油机主体101一旁,并通过电缆与抽油机主体101相连;所述抽油机主体101包含抽油机主机1、抽油杆导管机构2、井口对接机构3和抽油杆4;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2安装在所述抽油机主机1的顶面上;抽油机主机1的下底面安装在井口对接机构3上,抽油机主机1通过井口对接机构3能直接安装在井口上方或井口周边的加固地基上;所述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杆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杆式抽油机包含抽油机主体(101)和驱动控制系统(102);所述驱动控制系统(102)设置在抽油机主体(101)一旁,并通过电缆与抽油机主体(101)相连;/n所述抽油机主体(101)包含抽油机主机(1)、抽油杆导管机构(2)、井口对接机构(3)和抽油杆(4);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2)安装在所述抽油机主机(1)的顶面上;抽油机主机(1)的下底面安装在井口对接机构(3)上;所述抽油杆(4)穿过所述井口对接机构(3)和抽油机主机(1),抽油杆(4)的顶端设置在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2)内部;/n所述抽油机主机(1)包含电机(1.1)、传动机构(1.2)、两套抱杆牵引机构(1.3)和组合式箱体(1.4);所述电机(1.1)、传动机构(1.2)和两套抱杆牵引机构(1.3)均设置在所述组合式箱体(1.4)内部;所述电机(1.1)与所述传动机构(1.2)的输入端相连;两套抱杆牵引机构(1.3)对称设置在抽油杆(4)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1.2)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所述两套抱杆牵引机构(1.3)的主链轮(1.3.2)的旋转轴相连接;/n所述抱杆牵引机构(1.3)包含传动链(1.3.1)、主链轮(1.3.2)、从链轮(1.3.3)、传动链框架(1.3.4)、张紧机构(1.3.5)、压板(1.3.6)、压力缸(1.3.7)和抱杆块(1.3.8);所述传动链(1.3.1)安装在所述主链轮(1.3.2)和从链轮(1.3.3)之间;所述主链轮(1.3.2)和从链轮(1.3.3)安装在传动链框架(1.3.4)上;所述张紧机构(1.3.5)安装在传动链框架(1.3.4)上,张紧机构(1.3.5)与从链轮(1.3.3)的轮轴相连接;所述抱杆块(1.3.8)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链(1.3.1)链节的外侧边上,抱杆块(1.3.8)与抽油杆(4)静摩擦接触;所述压板(1.3.6)安装在所述传动链(1.3.1)直边部分的内侧,压板(1.3.6)的一面与传动链(1.3.1)的滚子滚动接触,压板(1.3.6)的另一面与所述压力缸(1.3.7)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压力缸(1.3.7)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传动链框架(1.3.4)上;/n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2)包含底部法兰(2.1)、直管(2.2)、密封盖(2.3)、固定环(2.4)、限位挡块(2.5)和位置信号传感器(2.6);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2)通过底部法兰(2.1)安装在上述抽油机主机(1)的顶面上,所述直管(2.2)底部安装在底部法兰(2.1)上,相邻直管(2.2)之间通过固定环(2.4)连接,所述密封盖(2.3)安装在直管(2.2)的顶部;所述限位挡块(2.5)和位置信号传感器(2.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直管(2.2)内的抽油杆(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杆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杆式抽油机包含抽油机主体(101)和驱动控制系统(102);所述驱动控制系统(102)设置在抽油机主体(101)一旁,并通过电缆与抽油机主体(101)相连;
所述抽油机主体(101)包含抽油机主机(1)、抽油杆导管机构(2)、井口对接机构(3)和抽油杆(4);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2)安装在所述抽油机主机(1)的顶面上;抽油机主机(1)的下底面安装在井口对接机构(3)上;所述抽油杆(4)穿过所述井口对接机构(3)和抽油机主机(1),抽油杆(4)的顶端设置在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2)内部;
所述抽油机主机(1)包含电机(1.1)、传动机构(1.2)、两套抱杆牵引机构(1.3)和组合式箱体(1.4);所述电机(1.1)、传动机构(1.2)和两套抱杆牵引机构(1.3)均设置在所述组合式箱体(1.4)内部;所述电机(1.1)与所述传动机构(1.2)的输入端相连;两套抱杆牵引机构(1.3)对称设置在抽油杆(4)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1.2)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所述两套抱杆牵引机构(1.3)的主链轮(1.3.2)的旋转轴相连接;
所述抱杆牵引机构(1.3)包含传动链(1.3.1)、主链轮(1.3.2)、从链轮(1.3.3)、传动链框架(1.3.4)、张紧机构(1.3.5)、压板(1.3.6)、压力缸(1.3.7)和抱杆块(1.3.8);所述传动链(1.3.1)安装在所述主链轮(1.3.2)和从链轮(1.3.3)之间;所述主链轮(1.3.2)和从链轮(1.3.3)安装在传动链框架(1.3.4)上;所述张紧机构(1.3.5)安装在传动链框架(1.3.4)上,张紧机构(1.3.5)与从链轮(1.3.3)的轮轴相连接;所述抱杆块(1.3.8)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链(1.3.1)链节的外侧边上,抱杆块(1.3.8)与抽油杆(4)静摩擦接触;所述压板(1.3.6)安装在所述传动链(1.3.1)直边部分的内侧,压板(1.3.6)的一面与传动链(1.3.1)的滚子滚动接触,压板(1.3.6)的另一面与所述压力缸(1.3.7)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压力缸(1.3.7)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传动链框架(1.3.4)上;
所述抽油杆导管机构(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宝蒋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昱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