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平衡式尾管悬挂器用尾管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494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平衡式尾管悬挂器用尾管胶塞,包括均为套管状结构的上接头、上本体、上活动套、下本体、下活动套、下接头;上本体、下本体、下接头依次固定连接,上接头与上本体通过限位机构连接,上活动套位于上本体、下本体连接后的内壁上,并与下本体通过上剪销密封固定连接,且上活动套与上本体侧壁上设有径向贯通的第一循环孔,下接头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第二循环孔,下活动套位于下接头内壁上并与下接头通过下剪销固定连接,且在初始位置,下活动套能对第二循环孔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尾管胶塞的安全性能和适用性,减少施工作业过程中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平衡式尾管悬挂器用尾管胶塞
本技术属于固井完井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平衡式尾管悬挂器用尾管胶塞。
技术介绍
通过尾管悬挂器实现尾管固井,减少深井一次下井的套管重量,改善下套管时钻机提升系统负荷,降低注替水泥浆流动阻力,有利于安全施工。通过尾管回接,可以解决因上层套管磨损而影响钻井作业的问题;使用尾管悬挂固井技术,还可减少套管用量,节约钻井成本。在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悬挂器是液压式尾管悬挂器,其坐挂系统一般由本体、液缸和活塞多层组成,通过在管内憋压来实现尾管坐挂。但液压式尾管悬挂器液缸的传压通道都是暴露在液体中,在现场悬挂作业前开泵大排量循环解堵时,泵压很容易超过液缸启动压力而导致“提前悬挂失效”。或者在下入过程中,上提下放速度过快,导致激动压力过高,也可能导致传压孔处压力超过液缸启动压力而导致“提前悬挂失效”。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国内研制了压力平衡式尾管悬挂器,采用的尾管胶塞为一体式球座尾管胶塞,悬挂器坐挂后,需要将球座憋掉,而球座可能无法顺利掉落井底,导致后续胶塞无法碰压,出现“灌香肠”,且仅适用于直井;另外尾管胶塞与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平衡式尾管悬挂器用尾管胶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套管状结构的上接头、上本体、上活动套、下本体、下活动套、下接头;所述上本体、下本体、下接头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上本体通过限位机构连接,所述上活动套位于所述上本体、下本体连接后的内壁上,并与所述下本体通过上剪销密封固定连接,且所述上活动套与所述上本体侧壁上设有径向贯通的第一循环孔,所述下接头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第二循环孔,所述下活动套位于所述下接头内壁上并与所述下接头通过下剪销固定连接,且在初始位置,所述下活动套能对所述第二循环孔进行密封;/n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若干块限位卡块及卡簧,所述限位卡块纵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上本体侧壁上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平衡式尾管悬挂器用尾管胶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套管状结构的上接头、上本体、上活动套、下本体、下活动套、下接头;所述上本体、下本体、下接头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上本体通过限位机构连接,所述上活动套位于所述上本体、下本体连接后的内壁上,并与所述下本体通过上剪销密封固定连接,且所述上活动套与所述上本体侧壁上设有径向贯通的第一循环孔,所述下接头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第二循环孔,所述下活动套位于所述下接头内壁上并与所述下接头通过下剪销固定连接,且在初始位置,所述下活动套能对所述第二循环孔进行密封;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若干块限位卡块及卡簧,所述限位卡块纵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上本体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限位卡块形状匹配的限位孔,使得所述限位卡块能从上本体外侧嵌入所述限位孔,且不能从上本体内侧脱出;
所述限位卡块外壁上设有卡簧槽,所述卡簧卡设在卡簧槽内,且在卡簧的作用下,限位卡块可收缩进入限位孔中,使得限位卡块最大外径不大于上本体外径;初始状态,所述上活动套将所述限位卡块限位在所述限位孔内且部分嵌入所述上接头内壁上的凹槽内,使得所述上接头与上本体通过所述限位卡块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平衡式尾管悬挂器用尾管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活动套与下接头之间的下剪销被剪断后,所述下活动套下行,露出所述第二循环孔,且下活动套不会脱离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赵朋郝楠田振华尹璇王洪洲郭宇刘艳军蒋世伟费中明岳哲张宏波陈欣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