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加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外包钢板的节点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21世纪的前十几年进入了全球地震高发期,震后有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发生破坏甚至倒塌。这些框架结构建筑大多采用旧规范进行设计,仅考虑了竖向荷载而未进行抗震设计,其框架柱、梁及节点核心区的配箍率较小,抗剪能力和延性较差,抗震性能不足。因此,处于地震区并没有经历地震或者仅经历低水准地震作用而未发生严重破坏的大量非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未来可能发生的较高水准的地震作用下面临着极高的倒塌风险。非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失效通常是造成结构整体或部分倒塌的主要原因,然而将所有这类建筑都推到重建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非延性框架结构中的主要易损部位(梁柱节点)进行有效的加固对于将来避免倒塌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对梁柱节点的加固可能采用外包钢套实现。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焊接方式形成钢套,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8798055A公开了一种ECC与外包钢板相结合的框架结构梁柱节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梁柱加固构件和楼板加固构件构成,所述梁柱加固构件主要由多个梁柱侧面加固钢板、多个U形钢板箍和多个螺栓构成,所述梁柱侧面加固钢板通过多个螺栓与柱面固定,所述多个U形钢板箍分布于梁的下表面处,U形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梁的两个侧面处的梁柱侧面加固钢板;所述楼板加固构件主要由楼面加固钢板、多个底面加固钢条和多个对拉螺栓构成,所述楼面加固钢板上设有与柱配合的通孔,楼面加固钢板由通过该通孔的切割线分成两半,并在安装时对该切割线处焊接成一体结构,所述楼面加固钢板位于节点楼板上表面处,所述底面加固钢条分布在对应的楼板下表面处,两者之间经多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梁柱加固构件和楼板加固构件构成,所述梁柱加固构件主要由多个梁柱侧面加固钢板、多个U形钢板箍和多个螺栓构成,所述梁柱侧面加固钢板通过多个螺栓与柱面固定,所述多个U形钢板箍分布于梁的下表面处,U形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梁的两个侧面处的梁柱侧面加固钢板;所述楼板加固构件主要由楼面加固钢板、多个底面加固钢条和多个对拉螺栓构成,所述楼面加固钢板上设有与柱配合的通孔,楼面加固钢板由通过该通孔的切割线分成两半,并在安装时对该切割线处焊接成一体结构,所述楼面加固钢板位于节点楼板上表面处,所述底面加固钢条分布在对应的楼板下表面处,两者之间经多个对拉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梁柱侧面加固钢板是由第一梁面板、第一折弯、第一柱面板、第二折弯、第二柱面板、第三折弯、第二梁面板构成的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折弯和所述第三折弯为向内凹陷的折弯,所述第二折弯为向外凸起的折弯,各折弯为90°折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面板和第二梁面板的高度与梁的侧面高度配合,所述第一柱面板和第二柱面板分别穿透楼板向上延伸构成上部柱面加固结构,第一柱面板和第二柱面板分别从梁面下表面高度向下延伸构成下部柱面加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交叉梁柱节点,具有4个梁柱侧面加固钢板,分别设置于十字交叉的4个空间部;所述上部柱面加固结构和所述下部柱面加固结构中,相邻的一个梁柱侧面加固钢板中的第二柱面和另一个梁柱侧面加固钢板中的第一柱面之间焊接有多个箍板,使整个上部柱面加固结构和下部柱面加固结构套设在柱体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面加固钢板为八边形钢板,其中两对短边分别平行于柱的四个面且与柱面宽度相同,另外四条长边分别与相邻短边成135°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加固钢条包括沿所述梁的侧边设置的8根第一加固钢条和分别平行于四条长边设置的8根第二加固钢条,位于楼板上面的楼面加固钢板分别经多个对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伟良,顾天熊,方有珍,顾夏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