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组件以及空气调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34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向构成空气调和装置的设备供给电力的基板组件。基板组件具有:布线基板;长方体状的贴片电容,被配置于布线基板上;以及长方体状的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在布线基板上被配置为夹着贴片电容。贴片电容被配置为俯视下至少一部分与第1保护区域和第2保护区域分别重叠,该第1保护区域是将第1部件的与贴片电容对置的边作为直径的贴片电容侧的半圆的区域,该第2保护区域是将第2部件的与贴片电容对置的边作为直径的贴片电容侧的半圆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基板组件以及空气调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被安装了贴片电容(Chipcapacitor)的布线基板的基板组件以及空气调和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空气调和装置具有层叠陶瓷电容等贴片电容被安装于布线基板的基板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若因布线基板向收纳箱的安装或者连接器的插拔等而对布线基板的一部分施加载荷,则布线基板会挠曲而在布线基板的各个位置产生变形。在布线基板中,若贴片电容的安装部位的变形量超过规定值,则存在贴片电容产生裂缝而导致故障的情况。因此,在基板组件中,需要将贴片电容的安装部位的变形量抑制为规定值以下。并且,由于近年来贴片电容的小型化在不断发展,所以布线基板相对于变形的耐性降低,故障的风险也提高。因此,即便是对布线基板的一部分施加了载荷的情况,也需要研究使贴片电容的安装部位的变形量尽量减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9982号公报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那样的现有的基板组件而言,在贴片电容与其他基板安装部件之间确保一定的距离,且仅在贴片电容的平行的2个侧面中的一侧并设有其他部件。另外,被安装于布线基板的各部件分别在布线基板上形成提高周围的刚度的保护区域。不过,在现有的基板组件的情况下,在布线基板中的贴片电容的安装部位故意不形成并设的其他部件的保护区域。因此,若对布线基板的一部分施加载荷,则存在贴片电容的安装部位的变形量超过规定值而导致贴片电容产生裂缝、贴片电容发生故障这一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便在对布线基板的一部分施加载荷的情况下也抑制因裂缝的产生而引起的贴片电容的故障的基板组件以及空气调和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基板组件是向构成空气调和装置的设备供给电力的基板组件,其中,具有:布线基板;长方体状的贴片电容,被配置于布线基板上;以及长方体状的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在布线基板上被配置为夹着贴片电容,贴片电容被配置为俯视下至少一部分与第1保护区域以及第2保护区域分别重叠,上述第1保护区域是将第1部件的与贴片电容对置的边作为直径的贴片电容侧的半圆的区域,上述第2保护区域是将第2部件的与贴片电容对置的边作为直径的贴片电容侧的半圆的区域。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调和装置具备:上述的基板组件;和压缩机、负载侧热交换器、膨胀阀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而形成的制冷剂回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贴片电容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保护区域以及第2保护区域分别重叠,所以即便在对布线基板的一部分施加了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布线基板中的贴片电容的安装部位的刚度。因此,由于能够抑制布线基板中的贴片电容的安装部位的变形量的增加,所以能够抑制因裂缝的产生而引起的贴片电容的故障。附图说明图1是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气调和装置的整体图的构成图。图2是表示图1的基板组件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图3是例示了图2的基板组件不具有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的情况下的、距连接器接受部的距离与布线基板的变形量的关系的图表。图4是与图2的基板组件一同例示了当将连接器相对于连接器接受部插拔时若未安装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则布线基板的变形量超过阈值的区域的说明图。图5是例示了图2的布线基板以及贴片电容的说明图。图6是例示了图5的布线基板产生了挠曲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是例示了下方向的载荷施加于图2的连接器接受部而布线基板挠曲的样子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图1的基板组件的与图2不同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图1的基板组件的与图2以及图8不同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图1的基板组件的与图2、图8、图9不同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1所涉及的基板组件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2所涉及的基板组件的构成例的侧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气调和装置所具有的基板组件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基板组件的与图13不同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图15是例示了下方向的载荷施加于图14的连接器接受部而布线基板挠曲的样子的侧视图。图16是表示图14的布线基板以第1部件、贴片电容以及第2部件为中心向下方弯曲的样子的说明图。图17是表示图14的布线基板以第1部件、贴片电容以及第2部件为中心向上方弯曲的样子的说明图。图1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基板组件的与图13以及图14不同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1所涉及的基板组件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气调和装置的整体图的构成图。参照图1对空气调和装置1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空气调和装置100具有压缩机51、四通阀52、负载侧热交换器53、膨胀阀54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55。即,空气调和装置100具有压缩机51、四通阀52、负载侧热交换器53、膨胀阀54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55通过制冷剂配管R连接而形成的制冷剂回路50。另外,空气调和装置100具有:负载侧送风机63,附设于负载侧热交换器53,向负载侧热交换器53输送风;和热源侧送风机65,附设于热源侧热交换器55,向热源侧热交换器55输送风。例如,压缩机51、四通阀52、膨胀阀54、热源侧热交换器55以及热源侧送风机65成为被配置于屋外的室外机的构成部件,负载侧热交换器53以及负载侧送风机63成为被配置于室内的室内机的构成部件。压缩机51例如被逆变器驱动,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四通阀52与压缩机51的排出侧连接,切换制冷剂的流路。对于四通阀52而言,例如在制热运转时切换为图1的实线的流路,在制冷运转时以及除霜运转时切换为图1的虚线的流路。负载侧热交换器53例如由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在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膨胀阀54例如由电子膨胀阀构成,使制冷剂减压而膨胀。热源侧热交换器55例如由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在外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且,空气调和装置100具有包括收纳箱1a和基板组件10的控制单元1。控制单元1包括对构成空气调和装置100的压缩机51、四通阀52、膨胀阀54、负载侧送风机63以及热源侧送风机65等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由CPU(CentralProcessingUnit)等运算装置和与这样的运算装置配合来实现各种功能的动作程序构成。另外,控制单元1通过基板组件10向构成空气调和装置100的各设备供给电力。在图1中,示出了在控制单元1设置有1个基板组件10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控制单元1可以设置多个基板组件10。另外,在图1中,例示了基板组件10向空气调和装置100内的需要供电的全部设备供给电力来进行控制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空气调和装置100可以具有对设置于室内机的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和对设置于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板组件,是向构成空气调和装置的设备供给电力的基板组件,所述基板组件的特征在于,具有:/n布线基板;/n长方体状的贴片电容,被配置于所述布线基板上;以及/n长方体状的第1部件及第2部件,在所述布线基板上被配置为夹着所述贴片电容,/n所述贴片电容被配置为俯视下至少一部分与第1保护区域和第2保护区域分别重叠,/n所述第1保护区域是将所述第1部件的与所述贴片电容对置的边作为直径的所述贴片电容侧的半圆的区域,所述第2保护区域是将所述第2部件的与所述贴片电容对置的边作为直径的所述贴片电容侧的半圆的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基板组件,是向构成空气调和装置的设备供给电力的基板组件,所述基板组件的特征在于,具有:
布线基板;
长方体状的贴片电容,被配置于所述布线基板上;以及
长方体状的第1部件及第2部件,在所述布线基板上被配置为夹着所述贴片电容,
所述贴片电容被配置为俯视下至少一部分与第1保护区域和第2保护区域分别重叠,
所述第1保护区域是将所述第1部件的与所述贴片电容对置的边作为直径的所述贴片电容侧的半圆的区域,所述第2保护区域是将所述第2部件的与所述贴片电容对置的边作为直径的所述贴片电容侧的半圆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被配置为所述第1保护区域与所述第2保护区域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片电容被配置在所述第1保护区域与所述第2保护区域重叠的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在俯视下与所述贴片电容对置的边的长度比所述贴片电容的与所述第1部件对置的边的长度长,
所述第2部件在俯视下与所述贴片电容对置的边的长度比所述贴片电容的与所述第2部件对置的边的长度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以及所述第2部件向所述布线基板的安装面积均大于所述贴片电容向所述布线基板的安装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件以及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贴片电容被安装于所述布线基板的不同的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畑智辉藤间美子池内直哉森本悠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