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智雄专利>正文

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232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底部贯穿工作箱并延伸至工作箱的内腔,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配合使用,使用者通过开关开启电机,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杆对白灰搅动,第一搅拌杆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带动旋转柱转动,旋转柱通过主动轮和皮带带动从动轮和第二搅拌杆对白灰搅动,输送泵将白灰通过导料管进入洒料撒在地上,解决了现有白灰放线装置多是人工画线,工作效率很低,且白灰在混合效率较慢,容易发生结块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路桥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路桥工程原指公路和桥梁的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路桥工程按构造可以分为: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防护、绿化、交通工程、机电等工程,按规范的单位工程划分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互通立交工程、隧道工程、环保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房屋建筑工程,路桥工程还包括城市轨道工程和铁路工程。在路桥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地面上撒上白灰线,而目前的白灰放线装置多是人工画线,是采用一手提灰桶,使得工作效率很低,操作较为麻烦,且白灰在混合效率较慢,容易发生结块现象,继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保障不了使用者的利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白灰放线装置多是人工画线,工作效率很低,且白灰在混合效率较慢,容易发生结块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3),所述第一搅拌杆(3)的底部贯穿工作箱(1)并延伸至工作箱(1)的内腔,所述第一搅拌杆(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5),所述第二锥形齿轮(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旋转柱(6),所述旋转柱(6)的外侧固定主动轮(7),所述工作箱(1)的内腔设置有从动轮(8),所述主动轮(7)和从动轮(8)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8)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10),所述工作箱(1)的底部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3),所述第一搅拌杆(3)的底部贯穿工作箱(1)并延伸至工作箱(1)的内腔,所述第一搅拌杆(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5),所述第二锥形齿轮(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旋转柱(6),所述旋转柱(6)的外侧固定主动轮(7),所述工作箱(1)的内腔设置有从动轮(8),所述主动轮(7)和从动轮(8)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8)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10),所述工作箱(1)的底部连通有输送泵(11),所述输送泵(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2),所述工作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所述支撑块(13)的底部与底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泵(11)的一侧连通有导料管(14),所述导料管(14)远离输送泵(11)的一端贯穿支撑块(13)并延伸至支撑块(13)的外侧,所述导料管(14)远离输送泵(11)的一端贯穿底板(12)并延伸至底板(12)的外侧,所述导料管(14)远离输送泵(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洒料头(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雄曹星明郝晶林宜铿
申请(专利权)人:杨智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