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3算法的硬件实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977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M3算法的硬件实现装置,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装置包括:16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首先存储初始的16个消息字,然后在进行SM3算法的64轮扩展计算中,对16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进行操作,操作包括:第0轮~第11轮的不重新赋值操作,以及第12轮~第63轮动态赋值操作:将16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按照顺序编码,将后一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中的消息字赋值给前一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将第三动态消息字寄存器中的消息字赋值给最后一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3个动态消息字寄存器,用于在每轮扩展计算中动态存储消息字,每轮消息字的动态更新。该装置减少了寄存器的数量,进而减少了硬件装置的面积,节约了成本以及功耗,更加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M3算法的硬件实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M3算法的硬件实现装置,属于信息安全

技术介绍
杂凑函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正式引入密码学,早期主要应用于消息认证场合。它是一种单向性的密码算法,具有压缩、简易、抗原根、抗碰撞等特点,这些特点也使得杂凑函数在密码学领域与信息安全领域应用的十分广泛。常用的杂凑函数有SHA-1、SHA-2、MD4、MDS、SM2以及SM3等。SM3密码杂凑算法可满足多种密码算法应用的安全需求,例如:通过SM3杂凑算法生成与验证消息验证码,通过SM3杂凑算法生成数字签名和验证,同时也能为SM2国密算法的数字签名提供所需要的杂凑函数等等。SM3由于其高安全性,在2018年10月,SM3正式成为国际标准,被广泛应用。目前,信息安全技术已融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等各方各面,现在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保障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保险箱。随着各个领域和行业对信息安全要求的提高与重视,以及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以硬件形式实现的信息安全的芯片开始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安全产业以及智能硬件市场,相较于以软件形式的加密,硬件加密的优势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M3算法的硬件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16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首先存储初始的16个消息字,然后在进行SM3算法的64轮扩展计算中,对16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进行操作,操作包括:第0轮~第11轮的不重新赋值操作,以及第12轮~第63轮动态赋值操作,动态赋值的规则为:将16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按照顺序编码,将后一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中的消息字赋值给前一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将第三动态消息字寄存器中的消息字赋值给最后一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n3个动态消息字寄存器,用于在每轮扩展计算中动态存储消息字,第0轮~第11轮消息字的动态更新过程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M3算法的硬件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6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首先存储初始的16个消息字,然后在进行SM3算法的64轮扩展计算中,对16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进行操作,操作包括:第0轮~第11轮的不重新赋值操作,以及第12轮~第63轮动态赋值操作,动态赋值的规则为:将16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按照顺序编码,将后一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中的消息字赋值给前一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将第三动态消息字寄存器中的消息字赋值给最后一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
3个动态消息字寄存器,用于在每轮扩展计算中动态存储消息字,第0轮~第11轮消息字的动态更新过程为:



第12轮~第63轮消息字的动态更新过程为:



其中,Wt1为第一动态消息字寄存器;Wt2为第二动态消息字寄存器;W16为第三动态消息字寄存器;WJ为基础消息字寄存器,J=0、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3算法的硬件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消息字均为32比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SM3算法的硬件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对16个基础消息字寄存器进行赋值之前,还包括判断原始消息数据比特数的步骤:
判断原始消息数据的比特数是否满足设定比特,若不满足,则补齐;若超出,则按照设定比特进行消息块的分组,剩余不满足设定比特的补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SM3算法的硬件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口模块,用于接收原始消息数据以及输出SM3算法的加密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M3算法的硬件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FIFO存储模块,所述FIFO存储模块连接接口模块,用于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炫博张亚国李正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智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