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64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涉及塑料编织袋技术领域,包括塑料编织袋主体,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力背肩绳,所述弹力背肩绳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背带减压套,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磨外层,且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的内部且位于防磨外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防磨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精妙,采用背带减压套、弹力背肩绳、固定块结合,方便在需要使用于搬运货物时,货物一般体积较大,袋子大多数都是用手提,这样对与搬运太过耗费体力,并且使用时长会使手掌受伤,避免在使用时下不需用手提,不用太过耗费体力,并且可以让手掌不会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涉及塑料编织袋
,具体涉及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塑料编织袋大多数是以聚丙烯作为原料的,它一直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热塑性塑料,特别是在纤维和长丝、薄膜挤压、注塑加工等方面。聚丙烯极好的流动性能和宽范围的流速,以及其它独特的聚合物特性相结合,使它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较低的流速能满足挤压带、带状长丝和单丝等的加工要求,还能使成品有抗张强度和低延伸性,同时保持足够的横向完整性,使卷丝机导向装置上的劈裂和粉尘飞扬的情况达到最低程度。主要特点: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有较高的抗弯曲疲劳强度。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塑料编织袋存在在需要使用于搬运货物时,货物一般体积较大,袋子大多数都是用手提,这样对于搬运太过耗费体力的问题;2、对一些塑料编织袋来说会使用时间长,编织袋容易发生破裂,损伤,并且会老化,导致袋子的耐磨损程度降低,进而达不到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初衷,该塑料编织袋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背带减压套、弹力背肩绳、固定块,解决在需要使用于搬运货物时,货物一般体积较大,袋子大多数都是用手提,这样对与搬运太过耗费体力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使用时间长,编织袋容易发生破裂,损伤,并且会老化,导致袋子的耐磨损程度降低的问题,以达到避免使用时间长,袋子耐磨损的程度受到降低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包括塑料编织袋主体,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力背肩绳,所述弹力背肩绳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背带减压套。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磨外层,且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的内部且位于防磨外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防磨中层,所述防磨中层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防磨外层的内侧,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的内部且位于防磨中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防磨内层。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磨内层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防磨中层的内侧,且所述防磨内层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塑料编织袋主体的内部,所述背带减压套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的内壁上。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背带减压套的内部且位于海绵层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力缓冲带,所述压力缓冲带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海绵层的顶部,且所述压力缓冲带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的内壁上,所述背带减压套的内部且位于压力缓冲带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力缓冲二层。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力缓冲二层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压力缓冲带的顶部,且所述压力缓冲二层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的内壁上,所述背带减压套的内部且位于压力缓冲二层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力缓解层,所述压力缓解层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压力缓冲二层的顶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力缓解层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的内壁上,所述背带减压套的内部且位于压力缓解层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力缓解二层,所述压力缓解二层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的内壁顶端,且所述压力缓解二层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的内壁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通过设计精妙,采用背带减压套、弹力背肩绳、固定块结合,方便在需要使用于搬运货物时,货物一般体积较大,袋子大多数都是用手提,这样对与搬运太过耗费体力,并且使用时长会使手掌受伤,避免在使用时下不需要用手提,不用太过耗费体力,并且可以让手掌不会受伤。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通过采用防磨中层、防磨内层、防磨外层组合设置,可以实现解决使用时间长,编织袋容易发生破裂,损伤,并且会老化,导致袋子的耐磨损程度降低的问题,以达到避免使用时间长,袋子耐磨损的程度受到降低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塑料编织袋主体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背带减压套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料编织袋主体;2、背带减压套;3、弹力背肩绳;4、固定块;11、防磨中层;12、防磨内层;13、防磨外层;21、压力缓解二层;22、压力缓解层;23、压力缓冲二层;24、压力缓冲带;25、海绵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包括塑料编织袋主体1,塑料编织袋主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力背肩绳3,弹力背肩绳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背带减压套2,塑料编织袋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磨外层13,且塑料编织袋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防磨外层1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防磨中层11,防磨中层11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防磨外层13的内侧,塑料编织袋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防磨中层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防磨内层12,防磨内层12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防磨中层11的内侧,且防磨内层12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塑料编织袋主体1的内部,背带减压套2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海绵层25,海绵层25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2的内壁上,背带减压套2的内部且位于海绵层2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力缓冲带24,压力缓冲带2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海绵层25的顶部,且压力缓冲带24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2的内壁上,背带减压套2的内部且位于压力缓冲带2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力缓冲二层23,压力缓冲二层2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压力缓冲带24的顶部,且压力缓冲二层23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2的内壁上,背带减压套2的内部且位于压力缓冲二层2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力缓解层22,压力缓解层2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压力缓冲二层23的顶部,压力缓解层22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2的内壁上,背带减压套2的内部且位于压力缓解层2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力缓解二层21,压力缓解二层2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2的内壁顶端,且压力缓解二层21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2的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弹力背肩绳3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固定块4与塑料编织袋主体1相连接,背带减压套2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弹力背肩绳3与固定块4相连接,背带减压套2通过设置在弹力背肩绳3上的固定块4与塑料编织袋主体1相连接。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的工作原理。如图1-3所示,通过背带减压套2、弹力背肩绳3、固定块4结合,在使用时下不需要用手提,不用太过耗费体力,并且可以让手掌不会受伤,再通过背带减压套2内部的压力缓解二层21、压力缓解层22、压力缓冲二层23、压力缓冲带24、海绵层25结合设置,能够降低袋子的重量,并且使重量产生的压力得到缓解,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包括塑料编织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力背肩绳(3),所述弹力背肩绳(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背带减压套(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包括塑料编织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力背肩绳(3),所述弹力背肩绳(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背带减压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磨外层(13),且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防磨外层(1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防磨中层(11),所述防磨中层(11)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防磨外层(13)的内侧,所述塑料编织袋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防磨中层(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防磨内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内层(12)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防磨中层(11)的内侧,且所述防磨内层(12)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塑料编织袋主体(1)的内部,所述背带减压套(2)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海绵层(25),所述海绵层(25)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背带减压套(2)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背的耐磨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减压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伟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