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N蛋白混合物的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59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N蛋白混合物的试剂盒,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试剂盒本体,试剂盒本体包括盒体以及安装在盒体上的盒盖;盒体内设置有一U型放置架,U型放置架内由下至上依次放置有若干检测卡;盒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压紧检测卡避免检测卡发生晃动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横杆,两横杆之间设置一压紧板,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凸柱,凸柱上贯穿设置一活动杆;活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垫片一和圆形垫片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盒体内设置用于存放检测卡的U型放置架和压紧组件,避免盒体内的检测卡部分取出时,剩余存放在盒体内的检测卡伴随着盒体的移动在盒体内的发生剧烈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N蛋白混合物的试剂盒
本技术属于生物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N蛋白混合物的试剂盒。
技术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确定首先是通过如下途径,即病患满足以下条件:白细胞或淋巴细胞数量偏低;具有肺炎影像学病征;连续使用细菌性肺炎药物三天病情无好转。确定病患后主要通过分离并培养病毒株或者荧光定量PCR手段或者病毒序列匹配的方法对病例进行确诊。但这些确诊方法都存在问题:病毒株分离培养时间长、难度大;RT-PCR检测时间长,甚至会出现假阴、假阳等误诊结果;序列匹配方法繁琐,成本高。中国公开号CN211043409U公开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属于生物检测
,包括设有盒腔的试剂盒体,沿试剂盒体的长度方向盒腔内依次排列设有样品垫、滤血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及吸水滤纸,结合垫上包被有标记物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检测抗体和质控物,硝酸纤维素膜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检测区和质控区,检测区包被并固定有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捕获抗体,质控区包被并固定有质控捕获抗体;盒盖上设置有与样品垫对应的加样口和与检测区及质控区对应的显示窗口;该试剂盒在使用时,当将放置在容纳盒内的试剂盒进行取出时,剩余在容纳盒内试剂盒无法进行有效的固定,可能伴随着容纳盒的移动使得容纳盒内的试剂盒发生剧烈晃动,从而造成试剂盒相互碰撞而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N蛋白混合物的试剂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N蛋白混合物的试剂盒,包括试剂盒本体,所述试剂盒本体包括盒体以及安装在盒体上的盒盖;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一U型放置架,所述U型放置架内由下至上依次放置有若干检测卡;所述盒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压紧检测卡避免检测卡发生晃动的压紧组件;其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横杆,两所述横杆之间设置一压紧板,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凸柱,所述凸柱上贯穿设置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垫片一和圆形垫片二。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一弧形槽口。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位于顶部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四个拐角侧均设置有一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与圆形垫片二配合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凸柱上设置有与活动杆配合的贯通孔且所述贯通孔内设置有与活动杆配合的阻尼套。进一步地,所述U型放置架包括矩形底板,所述矩形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侧板,所述侧板、矩形底板和盒体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与圆形垫片一配合的槽口。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卡包括卡壳和设置在卡壳内的检测试纸条;所述检测试纸条包括衬纸,所述衬纸上表面沿所述检测试纸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样品垫、滤血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及吸水滤纸;所述结合垫上包被有N蛋白-标记物和S蛋白-标记物,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包被N蛋白和S蛋白混合物的检测线和包被N蛋白抗体和S蛋白抗体混合物的质控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盒体内设置用于存放检测卡的U型放置架和压紧组件,避免盒体内的检测卡部分取出时,剩余存放在盒体内的检测卡伴随着盒体的移动在盒体内的发生剧烈晃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试剂盒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压紧组件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U型放置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检测试纸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N蛋白混合物的试剂盒,包括试剂盒本体,试剂盒本体包括盒体1以及安装在盒体1上的盒盖;盒体1内设置有一U型放置架3,U型放置架3内由下至上依次放置有若干检测卡;盒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压紧检测卡避免检测卡发生晃动的压紧组件2;其中,压紧组件2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横杆21,两横杆21之间设置一压紧板23,横杆2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凸柱22,凸柱22上贯穿设置一活动杆25;活动杆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垫片一26和圆形垫片二27。优选地,压紧板2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一弧形槽口24。优选地,压紧组件2还包括位于顶部的盖板28,盖板28的四个拐角侧均设置有一安装块29,安装块29上设置有与圆形垫片二27配合的凹槽291。优选地,凸柱22上设置有与活动杆25配合的贯通孔且贯通孔内设置有与活动杆25配合的阻尼套。优选地,U型放置架3包括矩形底板31,矩形底板3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侧板32,侧板32、矩形底板31和盒体1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与圆形垫片一26配合的槽口33。优选地,检测卡包括卡壳和设置在卡壳内的检测试纸条;检测试纸条包括衬纸10,衬纸10上表面沿检测试纸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样品垫60、滤血垫50、结合垫40、硝酸纤维素膜30及吸水滤纸20;结合垫40上包被有N蛋白-标记物和S蛋白-标记物,硝酸纤维素膜30上设有包被N蛋白和S蛋白混合物的检测线和包被N蛋白抗体和S蛋白抗体混合物的质控线。卡壳设置有与样品垫60对应的加样口、与检测区及质控区对应的显示窗口。优选地,标记物为量子点微球、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或者上转换荧光微球;优选的量子点微球的粒径范围为50-200nm。优选地,的检测线上N蛋白和S蛋白混合物的浓度为0.4-1mg/mL;的质控线上N蛋白抗体和S蛋白抗体混合物的浓度为0.3-1.5mg/mL;用于稀释N蛋白和S蛋白混合物溶液或N蛋白抗体和S蛋白抗体混合物溶液的稀释液为含3%-5%蔗糖的PBS缓冲液。使用时,先将压紧组件2从盒体1内取出,此时可将放置在U型放置架3内的检测卡取出使用;取出后先将压紧组件2放入盒体1内,此时圆形垫片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N蛋白混合物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盒本体,所述试剂盒本体包括盒体(1)以及安装在盒体(1)上的盒盖;/n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一U型放置架(3),所述U型放置架(3)内由下至上依次放置有若干检测卡;/n所述盒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压紧检测卡避免检测卡发生晃动的压紧组件(2);/n其中,所述压紧组件(2)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横杆(21),两所述横杆(21)之间设置一压紧板(23),/n所述横杆(2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凸柱(22),所述凸柱(22)上贯穿设置一活动杆(25);所述活动杆(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垫片一(26)和圆形垫片二(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N蛋白混合物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盒本体,所述试剂盒本体包括盒体(1)以及安装在盒体(1)上的盒盖;
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一U型放置架(3),所述U型放置架(3)内由下至上依次放置有若干检测卡;
所述盒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压紧检测卡避免检测卡发生晃动的压紧组件(2);
其中,所述压紧组件(2)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横杆(21),两所述横杆(21)之间设置一压紧板(23),
所述横杆(2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凸柱(22),所述凸柱(22)上贯穿设置一活动杆(25);所述活动杆(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垫片一(26)和圆形垫片二(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N蛋白混合物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2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一弧形槽口(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N蛋白混合物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2)还包括位于顶部的盖板(28),所述盖板(28)的四个拐角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兴樊丽刘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瀚海博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