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59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发动机托盘,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主体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杆,所述主体框架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固定板,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该发动机托盘,通过减震弹簧和弹簧限位孔的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达到了保护装置减少外界的冲撞力的效果,通过限位板和挡杆的设置,工作人员将发动机放置在限位板上,且在挡杆会将发动机进行固定,且限位板的下方设置有滑槽,方便将发动机进行移动固定,发动机不会发生震动,达到了将发动机进行固定的效果,通过保护盒的设置,来达到保护发动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托盘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发动机生产线
,具体为发动机托盘。
技术介绍
在进行汽车装配时,为了加快生产节拍,提高装配效率,很多零部件都是先分装到一起,然后以总成的方式再装配到车体上。对于不同的车型,同类的零件结构差异也很大,这对于分装线上的夹具和设备的通用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发动机的装配就是典型的例子,发动机和托架、制动器、前支柱等是通过发动机托盘在发动机分装线上分装到一起。发动机托盘的托盘本体上设置有发动机支撑,用于将发动机顶起,方便进行装配,汽车在批量生产时,发动机在自身的分装、和变速器的合装、发动机变速器合装总成往车身上装配都需要在一个装配夹具上进行,来保证发动机在装配过程中的精度。为了满足不同车型的发动机装配混线生产,提高装配节拍,减少场地占用,需要在一个发动机托盘上尽可能实现多种车型的发动机的通用,然而,不同型号的发动机结构及装车姿态不同,其对应的发动机支撑也不同,如果实现发动机托盘的通用,则需要在托盘本体上设置多种发动机支撑,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支撑为固定式支撑,托盘本体的面积有限,且各型号发动机的底部结构差异较大,发动机支撑过多极易造成与发动机油底壳的干涉,因此本技术提供了发动机托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发动机托盘,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发动机托盘,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主体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杆,所述主体框架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固定板,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可选的,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固定板,所述第一横向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杆。可选的,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固定板,所述第二横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横向固定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可选的,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纵向固定板,所述第二纵向固定板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二纵向固定板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第五支撑板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可选的,所述第二纵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横向固定板,所述第三横向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六支撑板。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杆的一侧插接有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部开设有弹簧限位孔。(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发动机托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发动机托盘,通过减震弹簧和弹簧限位孔的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在将发动机放在减震弹簧上,再将主体框架放在保护盒里面,使得装置在遭到震动时,能够保护装置减少震动,达到了保护装置减少外界的冲撞力的效果。2、该发动机托盘,通过限位板和挡杆的设置,工作人员将发动机放置在限位板上,且在挡杆会将发动机进行固定,且限位板的下方设置有滑槽,方便将发动机进行移动固定,在限位板的限制下,发动机不会发生震动,充分将发动机固定,达到了将发动机进行固定的效果。3、该发动机托盘,通过保护盒的设置,将主体框架放置在保护盒内部,保护盒内部设置的弹簧限位孔会将主体框架底部设置的减震弹簧限制住,且在保护盒内部设置有橡胶垫,对于主体框架的碰撞进行缓存,来达到保护发动机的效果。4、该发动机托盘,通过第一纵向固定板、第一横向固定板、第二纵向固定板、第二横向固定板和第三横向固定板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各个支撑板的设置来将主体框架进行固定,且各个固定架都是相互连接,启到固定作用,达到了固定主体框架的效果。5、该发动机托盘,通过固定支杆和固定轨道的设置,工作人员将主体框架固定连接在固定轨道上,使得主体框架固定在保护盒内部,达到了将主体框架固定在保护盒内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框架;2、减震弹簧;3、固定支杆;4、连接管;5、第一纵向固定板;6、第一支撑板;7、第一横向固定板;8、限位板;9、挡杆;10、第二横向固定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第二纵向固定板;14、第四支撑板;15、第五支撑板;16、连接架;17、第三横向固定板;18、第六支撑板;19、固定轨道;20、保护盒;21、弹簧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发动机托盘,包括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2;减震弹簧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弹簧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弹簧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弹簧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震弹簧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震弹簧。与引震曲轴相接的装置,用来抗衡曲轴的扭转震动(即曲轴受汽缸点火的冲击力而扭动的现象);通过减震弹簧2和弹簧限位孔21的设置,在主体框架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2,在将发动机放在减震弹簧2上,再将主体框架1放在保护盒20里面,使得装置在遭到震动时,能够保护装置减少震动,达到了保护装置减少外界的冲撞力的效果;主体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杆3,可以使得主体框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管4,主体框架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固定板5,第一纵向固定板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第一纵向固定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固定板7,第一横向固定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可以有效将发动机固定住主体框架中,从而避免发动机发生移动的效果;限位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杆9;通过限位板8和挡杆9的设置,工作人员将发动机放置在限位板8上,且在挡杆9会将发动机进行固定,且限位板8的下方设置有滑槽,方便将发动机进行移动固定,在限位板8的限制下,发动机不会发生震动,充分将发动机固定,达到了将发动机进行固定的效果;第一纵向固定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固定板10,第二横向固定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1,可以将第二横向固定板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2,主体框架1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纵向固定板13,第二纵向固定板13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14,第二纵向固定板13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撑板15,第四支撑板14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6,第五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动机托盘,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2),所述主体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杆(3),所述主体框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管(4),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固定板(5),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板(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固定板(7),所述第一横向固定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杆(9),所述限位板(8)的下方设置有滑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托盘,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2),所述主体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杆(3),所述主体框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管(4),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固定板(5),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板(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固定板(7),所述第一横向固定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杆(9),所述限位板(8)的下方设置有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固定板(10),所述第二横向固定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横向固定板(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华王凤祥崔宝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鑫淼盛源汽车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