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941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降低柔性电路板在弯折过程中其内部线路发生断裂的风险,降低显示装置发生显示失效的风险。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包括褶皱部、第一平展部和第二平展部,沿第一方向第一平展部和第二平展部分别位于褶皱部的两侧,且与褶皱部电连接。褶皱部的至少部分与弯折部并排设置,且褶皱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相连的多个波纹结构。且在褶皱部中,位于中部的波纹结构的高度大于位于两端的波纹结构的高度。本申请用于制作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可折叠显示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多个电路板。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折部及分别位于弯折部两侧的第一非弯折部和第二非弯折部。多个电路板包括与第一非弯折部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与第二非弯折部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及将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可折叠显示装置弯折过程中,柔性电路板会随之弯折,柔性电路板弯折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应力,在该应力作用下,柔性电路板内部的信号线路(比如电源信号线、数据信号线和控制信号线等)可能会发生断裂,进而导致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能够降低柔性电路板在弯折过程中其内部线路发生断裂的风险,降低显示装置发生显示失效的风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显示面板包括弯折部、第一非弯折部和第二非弯折部,沿第一方向第一非弯折部和第二非弯折部分别位于弯折部的两侧,且与弯折部一体设置。第一印刷电路板与第一非弯折部电连接。第二印刷电路板与第二非弯折部电连接。柔性电路板包括褶皱部、第一平展部和第二平展部,沿第一方向第一平展部和第二平展部分别位于褶皱部的两侧,且与褶皱部电连接。第一平展部远离褶皱部的一端与第一印刷电路板连接;第二平展部远离褶皱部的一端与第二印刷电路板连接;褶皱部的至少部分与弯折部并排设置,且褶皱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相连的多个波纹结构。且在褶皱部中,位于中部的波纹结构的高度大于位于两端的波纹结构的高度。其中,波纹结构的高度方向与平展部的板面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由褶皱部的端部至褶皱部中部的方向,波纹结构的高度逐渐增大。在一些实施例中,由褶皱部的端部至褶皱部中部的方向,波纹结构沿第一方向的长度逐渐增加。在一些实施例中,褶皱部的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该截面与第一方向平行且与平展部的板面垂直,且该截面的对称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展部和/或第二平展部包括层叠设置的电路板本体和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层的刚度大于电路板本体的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应力吸收层位于电路板本体的背侧。背侧是指:所述柔性电路板折弯后,第一平展部的电路板本体远离第二平展部的电路板本体的一侧,和第二平展部的电路板本体远离第一平展部的电路板本体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应力吸收层包括金属网。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还包括至少一条金属走线。沿第一方向,至少一条金属走线贯穿褶皱部和两个平展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条金属走线包括第一金属走线和第二金属走线;第一金属走线和第二金属走线平行设置,且第一金属走线和第二金属走线关于柔性电路板沿第一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信号线。第一金属走线和第二金属走线中的至少一条与电源信号线并联,以使第一金属走线和第二金属走线中与电源信号线并联的一者传输电源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铰链结构。铰链结构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且铰链结构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及柔性电路板的褶皱部均位于铰链结构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卡扣、及第二连接器卡扣。第一连接器包括用于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母头和第一连接器公头;第一平展部远离褶皱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母头电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与第一连接器公头电连接。第一连接器卡扣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公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器母头连接。第二连接器包括用于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器母头和第二连接器公头;第二平展部远离褶皱部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器母头电连接,第二印刷电路板与第二连接器公头电连接。第二连接器卡扣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器公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器母头连接。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柔性电路板用于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的褶皱部的至少部分与弯折部并排设置,显示装置弯折过程中,柔性电路板的褶皱部发生弯折。褶皱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相连的多个波纹结构。其中,波纹结构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述两个侧壁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这样,当褶皱部被挤压或拉扯时,两个侧壁未相连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随着变形减小或增大,进而使褶皱部产生拉伸形变或者压缩形变。两个平展部之间设置有褶皱部,褶皱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波纹结构。并且,当褶皱部发生弯折时,该褶皱部中的波纹结构中两个侧壁未相连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随着褶皱部压缩而变小,或者随着褶皱部拉伸而变大,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柔韧性,可以通过褶皱部产生的形变释放其内部受到的应力,进而降低其内部线路在应力作用下产生断裂的风险。而且,在褶皱部中,位于中部的波纹结构的高度大于位于两端的波纹结构的高度。因此,位于中部的波纹结构的相对的两个侧壁长度更长,该波纹结构的两个侧壁未相连的一端之间的间距更大,上述间距的可增加量和可减小量较大,进而使褶皱部中部能够产生的形变量大于褶皱部两端能够产生的形变量。褶皱部弯折过程中,褶皱部中部的弯折幅度(弯折角度)更大,因此,褶皱部中部受到的应力较褶皱部两端受到的应力更大。在褶皱部中,位于中部的波纹结构的高度可以大于位于两端的波纹结构的高度,可以使褶皱部中部在弯折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大的形变,降低褶皱部中部在弯折过程中内部产生的应力,降低褶皱部内部线路发生断裂的风险,提升柔性电路板的信赖性,进而降低显示装置发生显示失效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的限制。图1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一种平面结构图;图3为沿图2中剖面线A-A截取的一种剖面图;图4为沿图2中剖面线A-A截取的另一种剖面图;图5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图;图6为图5中柔性电路板的F向视图;图7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应力吸收层的结构图;图8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图;图9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图;图10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图;图11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图;图12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的装配图;图13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图;图14为本公开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面板,包括弯折部、第一非弯折部和第二非弯折部,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非弯折部和第二非弯折部分别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两侧,且与所述弯折部一体设置;/n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电连接;/n第二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非弯折部电连接;/n柔性电路板,包括褶皱部、第一平展部和第二平展部,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平展部和所述第二平展部分别位于所述褶皱部的两侧,且与所述褶皱部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平展部远离褶皱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平展部远离所述褶皱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褶皱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弯折部并排设置,所述褶皱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相连的多个波纹结构,所述褶皱部中,位于中部的所述波纹结构的高度大于位于两端的所述波纹结构的高度;所述波纹结构的高度的方向与所述平展部的板面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弯折部、第一非弯折部和第二非弯折部,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非弯折部和第二非弯折部分别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两侧,且与所述弯折部一体设置;
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电连接;
第二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非弯折部电连接;
柔性电路板,包括褶皱部、第一平展部和第二平展部,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平展部和所述第二平展部分别位于所述褶皱部的两侧,且与所述褶皱部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平展部远离褶皱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平展部远离所述褶皱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褶皱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弯折部并排设置,所述褶皱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相连的多个波纹结构,所述褶皱部中,位于中部的所述波纹结构的高度大于位于两端的所述波纹结构的高度;所述波纹结构的高度的方向与所述平展部的板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褶皱部的端部至所述褶皱部中部的方向,所述波纹结构的高度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褶皱部的端部至所述褶皱部中部的方向,所述波纹结构沿第一方向的长度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部的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所述截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与所述平展部的板面垂直,且所述截面的对称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展部和/或所述第二平展部包括:
电路板本体;
应力吸收层,与所述电路板本体层叠设置,所述应力吸收层的刚度大于所述电路板本体的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吸收层位于所述电路板本体的背侧;所述背侧是指:所述柔性电路板折弯后,所述第一平展部的电路板本体远离第二平展部的电路板本体的一侧,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王中杰郭光冉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