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29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本体的另一侧上端呈波纹设置,所述本体的另一侧下端呈曲线设置,所述本体的中部位置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内的一周侧壁上共同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上可拆卸连接有量尺,所述量尺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本体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本体上设有两个第二刻度线,两个第二刻度线分别位于圆形开口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直角尺和量角器结合在一起能很好的提升产品的实用性,便于快速使用,并且还在尺上设置波纹线和弧形线等线条,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绘图,同时设置多种产状要素的图例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提升产品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
本技术涉及地质绘图
,尤其涉及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
技术介绍
地质图实际上是将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用一定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也就是用一定比例尺和各种花纹符号,把出露于地表的所有地质体、地质现象反映在平面图上。地质测绘工作是收集工作区内所有的地质资料和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地质测绘把出露于地表的所有地质体反映在平面图上,系统地研究区内的地层、构造、岩石、矿产等地质特征,为普查找矿、水文及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野外地质测绘时需要进行绘图,从而将出露于地表的所有地质体、地质现象标识清楚,便于使用,现有的这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一般都是简单的长条尺,其方便工作人员绘制长条直线,但是不方便绘制曲线等其他线条,也不能同时测量角度,当需要进行绘图时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准备一整套量尺工具,不方便快速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本体的另一侧上端呈波纹设置,所述本体的另一侧下端呈曲线设置,所述本体的中部位置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内的一周侧壁上共同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上可拆卸连接有量尺,所述量尺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本体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本体上设有两个第二刻度线,两个第二刻度线分别位于圆形开口的两侧,所述圆形开口的上端一周设有第三刻度线,所述量尺上设有第四刻度线,所述量尺上刻画有多种产状要素符号,多种产状要素符号均贯通设置。优选地,所述套环内的一周侧壁均呈弧形设置,所述量尺的一周侧壁呈弧形设置,所述套环内的一周侧壁和量尺的一周侧壁相对应,所述套环上设有第一圆形槽,所述第一圆形槽的下端设有第二圆形槽,所述第二圆形槽内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上端滑动套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上端贯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套管的上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的顶部,所述第一套管内的顶部和第二套管内的底部共同固定有弹簧,所述转轴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和套环的顶部相抵触,所述转盘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转动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量尺的中心。优选地,所述本体的一周侧壁、第二开口内的一周侧壁、第一开口以及产状要素符号的一周侧壁均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本体、量尺、套环均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形槽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的底部和第二圆形槽内的底部平齐,所述豁口的宽度大于横杆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为长度刻度线,所述第三刻度线和第四刻度线为角度刻度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直条尺和量角尺结合在一起,从而方便快速使用,并且能很好的保证量角的准确性,同时通过第二开口方便快速绘画直线,提升设备的功能性;2、能很好的绘画波纹线和弧线,便于快速根据地表情况绘制对应的产状要素,并且在上设置多种产状要素的图例,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将直角尺和量角器结合在一起能很好的提升产品的实用性,便于快速使用,并且还在尺上设置波纹线和弧形线等线条,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绘图,同时设置多种产状要素的图例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提升产品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的量尺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的转轴剖视图;图中:1第一开口、2本体、3豁口、4第二开口、5量尺、6连接板、7转盘、8转轴、9横杆、10第一圆形槽、11第二圆形槽、12套环、13连接轴、14凹槽、15第一套管、16第二套管、17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包括本体2,本体2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开口1,第一开口1为图例绘制框,便于保证图例绘制的一致性,有助于提升绘制效率,本体2的另一侧上端呈波纹设置,本体2的另一侧下端呈曲线设置,提高绘图效率,本体2的中部位置设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内的一周侧壁上共同固定有套环12,套环12上可拆卸连接有量尺5,量尺5方便转动,能很好的测量角度,量尺5上设有第二开口4,量尺5的下端和本体2的下端平齐设置,便于抵触绘制图纸,保证绘图质量,同时第二开口4方便绘制线段,提升实用性。在本技术中,本体2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刻度线,本体2上设有两个第二刻度线,两个第二刻度线分别位于圆形开口的两侧,便于绘制直线,所述第二刻度线的两侧均设有刻度,内侧的两排刻度值与外侧的两排刻度值成180°反向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绘图时使用,圆形开口的上端一周设有第三刻度线,量尺5上设有第四刻度线,便于测量角度并进行绘制,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为长度刻度线,第三刻度线和第四刻度线为角度刻度线,量尺5上刻画有多种产状要素符号,多种产状要素符号均贯通设置,产状要素符号一周侧壁均倾斜设置,从而方便笔尖贯穿并抵触绘图纸,方便使用者快速绘制,产状要素的图例众多,通过在量尺5上刻画其中常用的符号,能很好的提升绘图者的绘制效率。在本技术中,本体2的一周侧壁、第二开口4内的一周侧壁、第一开口1以及产状要素符号的一周侧壁均倾斜设置,便于笔尖插入,方便进行绘制。在本技术中,本体2、量尺5、套环12均采用透明塑料制成,方便进行绘制。在本技术中,套环12内的一周侧壁均呈弧形设置,量尺5的一周侧壁呈弧形设置,套环12内的一周侧壁和量尺5的一周侧壁相对应,方便进行转动,并且能很好的控制量尺5使其只能在套环12内进行自转,便于测量角度。在本技术中,套环12上设有第一圆形槽10,第一圆形槽10的下端设有第二圆形槽11,第二圆形槽11内安装有横杆9,横杆9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套管16,第二套管16的上端滑动套接有第一套管15,第一套管15的上端贯穿设有转轴8,转轴8的下端设有凹槽14,第一套管15的上端转动连接在凹槽14内的顶部,第一套管15内的顶部和第二套管16内的底部共同固定有弹簧17,转轴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盘7,转盘7和套环12的顶部相抵触,转盘7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3,连接轴13上转动套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量尺5的中心,第一圆形槽10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豁口3,豁口3内的底部和第二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包括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开口(1),所述本体(2)的另一侧上端呈波纹设置,所述本体(2)的另一侧下端呈曲线设置,所述本体(2)的中部位置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内的一周侧壁上共同固定有套环(12),所述套环(12)上可拆卸连接有量尺(5),所述量尺(5)上设有第二开口(4),所述本体(2)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本体(2)上设有两个第二刻度线,两个第二刻度线分别位于圆形开口的两侧,所述圆形开口的上端一周设有第三刻度线,所述量尺(5)上设有第四刻度线,所述量尺(5)上刻画有多种产状要素符号,多种产状要素符号均贯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包括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开口(1),所述本体(2)的另一侧上端呈波纹设置,所述本体(2)的另一侧下端呈曲线设置,所述本体(2)的中部位置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内的一周侧壁上共同固定有套环(12),所述套环(12)上可拆卸连接有量尺(5),所述量尺(5)上设有第二开口(4),所述本体(2)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本体(2)上设有两个第二刻度线,两个第二刻度线分别位于圆形开口的两侧,所述圆形开口的上端一周设有第三刻度线,所述量尺(5)上设有第四刻度线,所述量尺(5)上刻画有多种产状要素符号,多种产状要素符号均贯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地质填图用多功能绘图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2)内的一周侧壁均呈弧形设置,所述量尺(5)的一周侧壁呈弧形设置,所述套环(12)内的一周侧壁和量尺(5)的一周侧壁相对应,所述套环(12)上设有第一圆形槽(10),所述第一圆形槽(10)的下端设有第二圆形槽(11),所述第二圆形槽(11)内安装有横杆(9),所述横杆(9)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套管(16),所述第二套管(16)的上端滑动套接有第一套管(15),所述第一套管(15)的上端贯穿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下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伟徐昌董小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