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多面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522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多面铣床,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基板,基板上侧设有切削台,切削台滑动安装在基板上,切削台上安装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工件夹具,基板上还安装有动力头,动力头位于切削台的侧部并且设有多个,基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动力头运转的切削电机,工件夹具包括安装在滑枕内部的拉杆,拉杆上下延伸并可沿滑枕上下滑动,拉杆的上端贯穿切削台并从切削台上侧探出,拉杆探出切削台的一端套设有用于压紧工件的压板。该立体多面铣床能够同时对工件的多个面同步切削,工件通过压板夹紧在切削台上,无需人工夹紧工件,从而实现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多面铣床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立体多面铣床。
技术介绍
铣床是一种生产车间常见的机加工设备,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以及比较复杂的型面。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通常铣刀以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铣床仅具有一个工作面,在加工多面体的零件时,加工效率较低,具体表现在,只有当工件的一个面加工完毕后才能更换到下一个工作面,而且由于目前铣床上的夹具是纯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每次更换工件加工面都要重新调整,费时费力,这又进一步延长了零件的加工时长,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工件的多个面同时进行切削加工,提高生产效率的立体多面铣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立体多面铣床,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基板,基板上侧设有切削台,切削台滑动安装在基板上,切削台上安装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工件夹具,基板上还安装有动力头,动力头位于切削台的侧部并且设有多个,基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动力头运转的切削电机,机架上还安装有推动切削台上下升降的进给机构。采用上述结构后,围绕切削台安装多个动力头,在动力头上安装铣刀后,即可开展对工件多个面的同步切削,工作过程中动力头固定,进给机构推动切削台上下升降,可同时对工件的多个面进行切削,避免频繁拆装工件,更换切削面,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关于切削台的滑动安装结构,基板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中固装有上下延伸的滑轨,滑轨上安装有可上下升降的滑枕,滑枕上下两端伸出通孔,滑枕呈中空的方筒形,切削台固装在滑枕的顶部。关于进给机构的具体结构,进给机构包括固装在基板上的丝母座,丝母座中螺装有丝杠,丝杠上下延伸,滑枕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进给电机。除此之外,进给机构还可以是气缸或油缸,将气缸或油缸的缸体安装在基板上,将活塞杆的端部与滑枕固定连接,工作过程中气缸伸缩,实现滑枕上下升降。关于工件夹具的具体结构,工件夹具包括安装在滑枕内部的拉杆,拉杆上下延伸并可沿滑枕上下滑动,拉杆的上端贯穿切削台并从切削台上侧探出,拉杆探出切削台的一端套设有用于压紧工件的压板,拉杆的顶端设有凸沿,压板上开设有压板孔,压板孔孔径不小于凸沿孔径,拉杆上还套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压靠在压板上侧,限位板上开设有孔径大于凸沿的通过孔,限位板上还开设有孔径小于凸沿的限位槽,限位槽和通过孔相互连通,限位板通过限位槽套设在拉杆上。对于具有通孔的工件,可以将工件的通孔套设在拉杆上,然后再将压板套设在拉杆上,将压板压靠在工件上侧,最后将限位板压靠在压板上侧,安装限位板时先利用通过孔将限位板套设在拉杆上,然后推动限位板,使限位板移动到限位槽位置,利用凸沿的底面压靠在限位板上,实现工件的夹紧;对于没有通孔的工件,可以将先将工件放置到切削台上,然后利用压板的侧面压紧工件。为了实现工件的自动夹紧,滑枕的底部固装有底板,底板的下侧固装有夹紧油缸,夹紧油缸的活塞杆贯穿底板并且伸入到滑枕中,活塞杆的顶端与拉杆固定连接。具体工作时控制夹紧油缸伸缩收紧拉杆,从而达到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关于动力头的设置数量以及排布方式,动力头共安装有六个,六个动力头环绕切削台等间距排列。关于切削电机的安装结构,切削电机固定安装在基板的下侧,切削电机设有多个并且与动力头一一对应,切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动力头的输入轴相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效果进行具体分析。综上所述本技术围绕切削台安装多个动力头,在动力头上安装铣刀后,即可同时开展对工件的多个面同步切削,工作过程中动力头固定,进给机构推动切削台上下升降,可同时对工件的多个面进行切削,避免频繁拆装工件,更换切削面,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切削台的上侧安装有压板,压板通过夹紧油缸收紧,无需人工夹紧工件,达到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动力头的排列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工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1、基板2、动力头3、工件夹具4、切削电机5、切削台6、进给电机7、夹紧油缸8、滑轨9、丝母座10、拉杆11、滑枕12、丝杠13、底板14、压板15、限位板16、凸沿17、通过孔18、限位槽19、压板孔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附图,本技术的一种立体多面铣床,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基板2,基板2上侧设有切削台6,切削台6滑动安装在基板2上,切削台6上安装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工件夹具4,基板2上还安装有动力头3,动力头3位于切削台6的侧部并且设有多个,基板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动力头3运转的切削电机5,机架1上还安装有推动切削台6上下升降的进给机构。参照附图1,采用上述结构后,围绕切削台6安装多个动力头3,在动力头3上安装铣刀后,即可开展对工件多个面的同步切削,工作过程中动力头3固定,进给机构推动切削台6上下升降,可同时对工件的多个面进行切削,避免频繁拆装工件,更换切削面,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关于切削台6的滑动安装结构,参照附图4,基板2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中固装有上下延伸的滑轨9,滑轨9上安装有可上下升降的滑枕12,滑枕12上下两端伸出通孔,滑枕12呈中空的方筒形,切削台6固装在滑枕12的顶部。关于进给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参照附图4,进给机构包括固装在基板2上的丝母座10,丝母座10中螺装有丝杠13,丝杠13上下延伸,滑枕1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杠13转动的进给电机7。除此之外,进给机构还可以是气缸或油缸,将气缸或油缸的缸体安装在基板2上,将活塞杆的端部与滑枕12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多面铣床,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基板(2),基板(2)上侧设有切削台(6),切削台(6)滑动安装在基板(2)上,切削台(6)上安装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工件夹具(4),基板(2)上还安装有动力头(3),动力头(3)位于切削台(6)的侧部并且设有多个,基板(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动力头(3)运转的切削电机(5),机架(1)上还安装有推动切削台(6)上下升降的进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多面铣床,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基板(2),基板(2)上侧设有切削台(6),切削台(6)滑动安装在基板(2)上,切削台(6)上安装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工件夹具(4),基板(2)上还安装有动力头(3),动力头(3)位于切削台(6)的侧部并且设有多个,基板(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动力头(3)运转的切削电机(5),机架(1)上还安装有推动切削台(6)上下升降的进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多面铣床,其特征是:所述基板(2)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中固装有上下延伸的滑轨(9),滑轨(9)上安装有可上下升降的滑枕(12),滑枕(12)上下两端伸出通孔,滑枕(12)呈中空的方筒形,切削台(6)固装在滑枕(1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多面铣床,其特征是:所述进给机构包括固装在基板(2)上的丝母座(10),丝母座(10)中螺装有丝杠(13),丝杠(13)上下延伸,滑枕(1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杠(13)转动的进给电机(7)。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立体多面铣床,其特征是:所述工件夹具(4)包括安装在滑枕(12)内部的拉杆(11),拉杆(11)上下延伸并可沿滑枕(12)上下滑动,拉杆(11)的上端贯穿切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锋刁文龙刘俊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畅隆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