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轮机余热储能供热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轮机余热储能供热系统及方法,属于余热利用
技术介绍
大型的机器比如燃气轮机在将燃料的热量转换成机械能之后,仍然会排放出大量的高温余热烟气,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高温余热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还对环境造成破环,形成温室效应。目前,尾气处理应用最广泛的是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该系统通过快速加热来回收这些蒸汽余热,其以低温高沸点的大量有机物蒸汽作为主要加热工质,将热量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由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是先将高温烟气的热量通过换热器转到水蒸气中,再由蒸汽做功转化为电能,故转化过程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气轮机余热储能供热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和方法不仅能将大型燃气轮机高温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还能将余热直接储存在水蒸气中,实现暖气的直接供热,提高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气轮机余热储能供热系统,包括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尾气回收储能系统和供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轮机余热储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尾气回收储能系统和供热系统;/n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包括燃气轮机(1)、发电机(2)和蓄电池(3),所述燃气轮机(1)开设有燃气入口(101)、空气入口(102)和烟气出口(103),燃气轮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连接,发电机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n所述尾气回收储能系统包括换热器(4)、尾气处理器(5)、烟囱(6)和储存罐(7),换热器(4)上开设第一入口(401)、第一出口(402)、第二入口(403)、第二出口(404)和第三入口(405),烟气出口(103)与第一入口(401)连接,并在连接管路上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轮机余热储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尾气回收储能系统和供热系统;
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包括燃气轮机(1)、发电机(2)和蓄电池(3),所述燃气轮机(1)开设有燃气入口(101)、空气入口(102)和烟气出口(103),燃气轮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连接,发电机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尾气回收储能系统包括换热器(4)、尾气处理器(5)、烟囱(6)和储存罐(7),换热器(4)上开设第一入口(401)、第一出口(402)、第二入口(403)、第二出口(404)和第三入口(405),烟气出口(103)与第一入口(401)连接,并在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4);
尾气处理器(5)包括尾气入口(501)和尾气出口(502),第一出口(402)与尾气入口(501)连接,尾气出口(502)与烟囱(6)连接;
第二入口(403)通过第一阀门(15)与第一自来水源(17)连接,第二出口(404)与储存罐入口(701)连接;在第二出口(404)与储存罐(7)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3)和压力传感器(18);
所述供热系统包括混合室(8)、暖气供应机构(9)、污水处理器(10)、第一水泵(11)和第二水泵(12),混合室(8)包括水蒸气入口(801)、自来水入口(803)、热水出口(802)和回水入口(804),水蒸气入口(801)与储存罐出口(702)连接,自来水入口(803)通过第二阀门(16)与第二自来水源(19)连接,热水出口(802)与暖气供应机构(9)的热水入口(901)连接;
暖气供应机构出口(902)与用户端(20)连接,经用户端(20)取热后的温水经管路与污水处理器入口(1001)连接,污水处理器出口一(1002)和污水处理器出口二(1003)分别通过第一水泵(11)和第二水泵(12)与混合室的回水入口(804)和换热器的第三入口(405)连接;在暖气供应机构(9)和用户端(20)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余热储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4)、第二温度传感器(13)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4)的测温范围分别为-30~800℃、-30~300℃和-30~15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环,戴前进,滕道祥,邵环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