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陶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43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陶炉组件,包括炉体和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锅具;炉体设有支撑台,支撑台设有电磁检测部件,电磁检测部件在支撑台上形成有相应的检测区域;每个锅具的底部均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不同的锅具放置于支撑台时,不同锅具上的磁性件在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电陶炉组件能够识别出不同类型的锅具,从而实现了无需用户专门指定锅具类型,炉体便能够自动识别出锅具类型,进而能够进入相应的烹饪类型,达到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陶炉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
,特别涉及一种电陶炉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器技术的不断发展,电陶炉等无明火加热炉具已成为人们所常用的生活电器之一。以电陶炉为例,无明火加热炉具的主要操作流程为:将锅具放在电陶炉的发热区域,再开启电陶炉,并选择所需要的加热功能。相关技术中,当用户需要烹饪不同类型的菜品时,如火锅、炒菜、煎炸等,所使用到的锅具是不同的,相应的所需的烹饪功率和烹饪火力也是不同的。当将不同类型的锅具,如炒锅、火锅或者煎锅等放置在电陶炉上时,现有的电陶炉无法识别出锅具类型,往往需要用户手动在电陶炉上指定锅具的类型,存在操作不便,导致用户体验感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陶炉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陶炉无法识别锅具类型的技术问题,以提高用户体验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陶炉组件,包括炉体和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锅具;所述炉体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有电磁检测部件,所述电磁检测部件在所述支撑台上形成有相应的检测区域;每个所述锅具的底部均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不同的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不同所述锅具上的所述磁性件在所述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不同的所述电磁检测部件在所述支撑台上的检测区域不同;每个所述锅具对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检测区域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锅具对应每个所述检测区域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不同所述锅具上的所述磁性件在同一个所述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磁性件的安装槽。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的底部呈中心对称形状;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所述支撑台对应所述安装支架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所述支撑台对应所述安装支架相对于中心的对称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的底部为四边形;所述锅具底部的至少一个边角处设有所述安装支架,所述支撑台对应所述锅具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所述电磁检测部件。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包括加热板和围绕所述加热板周缘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电磁检测部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锅具的底部设有受热板和围绕所述受热板周缘的第二限位部,所述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其中之一为限位槽,其中之另一为限位凸台;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所述受热板贴合于所述加热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插合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炉体还包括壳体,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凹设于所述支撑台的限位槽,所述电磁检测部件设于所述限位槽的下方。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组件和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的电控模块,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加热板的下方,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电磁检测部件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检测部件为霍尔元件;和/或,所述锅具设置为煎锅、火锅或者炒锅。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电陶炉组件中,炉体设有用于支撑加热锅具的支撑台,支撑台设有电磁检测部件,该电磁检测部件能够在支撑台上形成相应的检测区域;通过在不同的锅具的底部设置数量和/或位置不同的磁性件,当不同的锅具放置在支撑台上时,炉体内的电磁检测部件能够根据检测区域内的磁性件的数量和/或位置的不同,识别出不同类型的锅具,从而实现了无需用户专门指定锅具类型,炉体便能够自动识别出锅具类型,进而能够进入相应的烹饪类型,达到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陶炉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陶炉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陶炉组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锅具与炉体装配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炉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陶炉组件中磁性件与电磁检测部件相对应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电陶炉组件中磁性件与电磁检测部件相对应的一实施例的配合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电陶炉组件中磁性件与电磁检测部件相对应的另一实施例的配合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电陶炉组件中磁性件与电磁检测部件相对应的又一实施例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陶炉组件,旨在通过在电陶炉的炉体上设置电磁检测部件,在不同的锅具上设置不同位置或数量的磁性件,利用电磁检测部件对磁性件的数量或位置的检测,以识别出不同的锅具类型,从而实现无需用户专门指定锅具类型,炉体便能够自动识别出锅具类型,进而能够进入相应的烹饪类型,达到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以及图9至图12所示,该电陶炉组件包括炉体100和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锅具300(第一锅具300A、第二锅具300B)。炉体100设有支撑台120,该支撑台120设有电磁检测部件200,电磁检测部件200在支撑台120上形成有相应的检测区域;每个锅具300的底部均输液至少一个磁性件400,不同的锅具300放置于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炉体,所述炉体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有电磁检测部件,所述电磁检测部件在所述支撑台上形成有相应的检测区域;和/n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锅具,每个所述锅具的底部均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不同的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不同所述锅具上的所述磁性件在所述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有电磁检测部件,所述电磁检测部件在所述支撑台上形成有相应的检测区域;和
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锅具,每个所述锅具的底部均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不同的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不同所述锅具上的所述磁性件在所述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不同的所述电磁检测部件在所述支撑台上的检测区域不同;
每个所述锅具对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检测区域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锅具对应每个所述检测区域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
不同所述锅具上的所述磁性件在同一个所述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磁性件的安装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的底部呈中心对称形状;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所述支撑台对应所述安装支架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所述支撑台对应所述安装支架相对于中心的对称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豫吴国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玛西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