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377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极片模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包括用于极片送入的入料组件、用于将极片从入料组件上抓取的转移组件、用于放置转移组件所抓取极片的第一放置组件及第二放置组件、对应于第一放置组件的第一模切组件、对应于第二放置组件的第二模切组件、及用于将模切后极片下料的下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过两次模切后再下料,可实现快速转移模切,模切效率高,可分别对极片模切出极耳和圆角,自动化程度高,且适用于连涂极片和间涂极片模切使用,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
本技术涉及极片模切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因其上述特点,锂离子电池已应用到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极片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池的性能发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片的制作是通过在基材的两侧表面涂布极粉材料,将将涂布后的基材进行模切,得到所需大小和形状的极片。现有在极片切断后一般直接进入模切成型,而此方式只能针对一种极片成型,只能单独对连涂极片或间涂极片中一种进行模切,导致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经过两次模切后再下料,可实现快速转移模切,模切效率高,可分别对极片模切出极耳和圆角,自动化程度高,且适用于连涂极片和间涂极片模切使用,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的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包括用于极片送入的入料组件、用于将极片从入料组件上抓取的转移组件、用于放置转移组件所抓取极片的第一放置组件及第二放置组件、对应于第一放置组件的第一模切组件、对应于第二放置组件的第二模切组件、及用于将模切后极片下料的下料组件。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入料组件包括有用于将极片卷料裁断的裁断组件及用于将裁断后的极片定位的定位工位。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模切组件包括对应于第一放置组件的第一冲切模具,所述第一冲切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及第一下模。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放置组件位于第一上模与第一下模之间。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模切组件用于极片的一次模切。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模切组件包括第二冲切模具及第三冲切模具,所述第二放置组件位于第二冲切模具与第三冲切模具之间。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冲切模具与第三冲切模具分别对应于第二放置组件两侧。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模切组件用于极片二次模切。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转移组件为四位转移机械手,可传动于入料组件、第一放置组件、第二放置组件及下料组件。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下料组件为下料输送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传统的极片模切,本技术在极片切断后设置转移组件将极片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通过第一模切组件和第二模切组件进行一次模切和二次模切,经过两次模切后再下料,可实现快速转移模切,模切效率高,可分别对极片模切出极耳和圆角,自动化程度高,且适用于连涂极片和间涂极片模切使用,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具体是,设置了用于极片送入的入料组件、用于将极片从入料组件上抓取的转移组件、用于放置转移组件所抓取极片的第一放置组件及第二放置组件、对应于第一放置组件的第一模切组件、对应于第二放置组件的第二模切组件、及用于将模切后极片下料的下料组件;通过放置组件用于放置极片,放置后通过模切组件用于对极片进行模切,切料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且适用于连涂极片和间涂极片模切使用,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极片转移装置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入料组件100、裁断组件110、定位工位120、转移组件200、第一放置组件300、第二放置组件400、第一模切组件500、第一冲切模具510、第二模切组件600、第二冲切模具610、第三冲切模具620、下料组件7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包括用于极片送入的入料组件100、用于将极片从入料组件100上抓取的转移组件200、用于放置转移组件200所抓取极片的第一放置组件300及第二放置组件400、对应于第一放置组件300的第一模切组件500、对应于第二放置组件400的第二模切组件600、及用于将模切后极片下料的下料组件700。入料组件100包括有用于将极片卷料裁断的裁断组件110及用于将裁断后的极片定位的定位工位120,通过裁断组件110设置切刀用于将极片卷料切断,切断后可方便后续抓取转移。第一模切组件500包括对应于第一放置组件300的第一冲切模具510,所述第一冲切模具510包括第一上模及第一下模,通过上模与下模的配合用于对极片冲切成型,模切效果好,实用性强。第一放置组件300位于第一上模与第一下模之间,进一步改进为,第一模切组件500用于极片的一次模切。第二模切组件600包括第二冲切模具610及第三冲切模具620,所述第二放置组件400位于第二冲切模具610与第三冲切模具620之间,进一步改进为,第二冲切模具610与第三冲切模具620分别对应于第二放置组件400两侧,第二模切组件600用于极片二次模切,通过第二冲切模具610和第三冲切模具620可对极片两侧进行模切,冲切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转移组件200为四位转移机械手,可传动于入料组件100、第一放置组件300、第二放置组件400及下料组件700,在取料位置通过吸盘用于极片抓取后转移放置,自动化程度高,可选用为交替传动,可实现高速模切转移。下料组件700为下料输送带,可通过自动输送,送料效率高。本技术在极片切断后设置转移组件200将极片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通过第一模切组件500和第二模切组件600进行一次模切和二次模切,经过两次模切后再下料,可实现快速转移模切,模切效率高,可分别对极片模切出极耳和圆角,自动化程度高,且适用于连涂极片和间涂极片模切使用,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具体是,设置了用于极片送入的入料组件100、用于将极片从入料组件100上抓取的转移组件200、用于放置转移组件200所抓取极片的第一放置组件300及第二放置组件400、对应于第一放置组件300的第一模切组件500、对应于第二放置组件400的第二模切组件600、及用于将模切后极片下料的下料组件700;通过放置组件用于放置极片,放置后通过模切组件用于对极片进行模切,切料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且适用于连涂极片和间涂极片模切使用,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极片送入的入料组件、用于将极片从入料组件上抓取的转移组件、用于放置转移组件所抓取极片的第一放置组件及第二放置组件、对应于第一放置组件的第一模切组件、对应于第二放置组件的第二模切组件、及用于将模切后极片下料的下料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极片送入的入料组件、用于将极片从入料组件上抓取的转移组件、用于放置转移组件所抓取极片的第一放置组件及第二放置组件、对应于第一放置组件的第一模切组件、对应于第二放置组件的第二模切组件、及用于将模切后极片下料的下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组件包括有用于将极片卷料裁断的裁断组件及用于将裁断后的极片定位的定位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切组件包括对应于第一放置组件的第一冲切模具,所述第一冲切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及第一下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型极片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组件位于第一上模与第一下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