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及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822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及建造方法,包括地下室和多个结构竖井;每一结构竖井均为竖井式车库。建造时,步骤1、采用VSM工法下沉式竖井掘进机技术,建造结构竖井;采用不排水法进行土体开挖,并进行结构竖井的预制管片的拼装;完成后,进行结构水下封底,再抽取结构竖井中的水;接着,进行地下室的基坑围护施工;开挖地下室的基坑,拆除结构竖井在底板以上的管片结构,通过现浇实现底板与相应的结构竖井的连接;最后浇筑地下室的结构、停车出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又能够起到良好的控沉效果,同时还能满足一定的停车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及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空间建造
,特别涉及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及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软土地区建设超高层建筑,群桩承载力小、工后沉降大,通常借助修建一定深度的地下室不仅利用其补偿作用减少工后沉降,更能够满足一定的停车需要。现有技术的地下室方案存在以下主要缺点:1、当建筑层数过高,若充分发挥地下室的补偿作用,则地下室深度比较深,需要开挖深基坑,例如金茂大厦19.65m、环球金融中心17.8m至25.9m、上海中心31m、徐汇中心37m。2、深大基坑开挖工效慢、风险大。3、基坑开挖和现浇作业对附近交通、噪音、扬尘、光照等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如何满足软土地区的结构承载力要求,起到良好的控沉效果,并能够满足一定的停车需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及建造方法,实现的目的是既能够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又能够起到良好的控沉效果,同时还能满足一定的停车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包括地下室,以及位于所述地下室下方,并与所述地下室连接的多个结构竖井。每一所述结构竖井均为竖井式车库。优选的,每一所述结构竖井的下端均设有封底混凝土。优选的,每一所述结构竖井均采用圆弧形的预制管片拼装而成。优选的,所述地下室正上方的地面上设有超高层建筑。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的建造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采用VSM工法下沉式竖井掘进机技术,建造所有所述结构竖井;步骤2、采用不排水法进行土体开挖,并同步进行每一所述结构竖井的预制管片的拼装;完成后,进行结构水下封底,抽取每一所述结构竖井中的水,最终形成所有所述结构竖井;步骤3、所有所述结构竖井的深度和数量根据受力计算和停车数量确定;步骤4、进行所述地下室的基坑围护施工;步骤5、开挖所述地下室的基坑,拆除所有所述结构竖井在底板以上的管片结构,通过现浇实现底板与相应的所述结构竖井的连接;步骤6、浇筑所述地下室的结构、停车出入口完成结构基础施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软土地区建设超高层建筑深大基坑开挖带来的施工风险,减少传统土方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由于竖井采用预制拼装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现浇作业、更加绿色环保;智能化建造可同步施工,工效快,效益好。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多个结构竖井的平面示意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单个结构竖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包括地下室,以及位于地下室下方,并与地下室连接的多个结构竖井。每一结构竖井均为竖井式车库。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1、竖井类似一种大型的中空桩基,上部的荷载通过竖井的侧壁和底端进行平衡,从而使得地基基础满足承载力的要求。2、另外,竖井的中空结构,使得竖井成为一种类似补偿基础结构,上部结构超出补偿范围的荷载通过桩端传至较深的低压缩性土上(理论上土体越深,承载力越高,压缩性也越低),产生的沉降明显小于传统的大面积桩基础。3、最后,还有一个较明显的优点,VSM施工噪声小,泥浆少,采用智能化建造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施工作业条件和环境影响。4、利用竖井结构兼具考虑了停车库(类似独立竖井式停车库)。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结构竖井的下端均设有封底混凝土。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结构竖井均采用圆弧形的预制管片拼装而成。在某些实施例中,地下室正上方的地面上设有超高层建筑。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的建造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采用VSM工法下沉式竖井掘进机技术,建造所有所述结构竖井;VSM工法下沉式竖井掘进机技术已经在南京某地下车库项目进行了应用。步骤2、采用不排水法进行土体开挖,并同步进行每一结构竖井的预制管片的拼装;完成后,进行结构水下封底,抽取每一结构竖井中的水,最终形成所有结构竖井;步骤3、所有结构竖井的深度和数量根据受力计算和停车数量确定;步骤4、进行地下室的基坑围护施工;步骤5、开挖地下室的基坑,拆除所有结构竖井在底板以上的管片结构,通过现浇实现底板与相应的结构竖井的连接;步骤6、浇筑地下室的结构、停车出入口完成结构基础施工。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以及位于所述地下室下方,与所述地下室连接的多个结构竖井;/n每一所述结构竖井均为竖井式车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以及位于所述地下室下方,与所述地下室连接的多个结构竖井;
每一所述结构竖井均为竖井式车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结构竖井的下端均设有封底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结构竖井均采用圆弧形的预制管片拼装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停车库功能的地下竖井式结构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正上方的地面上设有超高层建筑。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弘王新包鹤立张银屏李庭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