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20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米除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壳,所述装置主体壳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槽,所述装置主体壳的侧面设置有人力风机装置,所述装置主体壳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筛选装置和第二筛选装置,所述装置主体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入管道,所述导入管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除尘装置。该大米除杂装置,通过人力风机装置握住握杆带动转动轴承转动,同时带动转动轴承外表面的风机扇叶产生风力,把除杂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从输出管道通到除尘装置内利用水进行除尘,再从污水出口排出流入利用,节省了电能,避免了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除杂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米加工
,具体为一种大米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大米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现代社会吃的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内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大米是对稻米进行加工得来的,稻米是从地里利用机械收割,再经过太阳晒去水分,收割和日晒的过程中,稻米中会混合大量的石头和灰尘,人工筛选石头和风机进行清尘非常耗费时间,除杂的效率低下,灰尘还要使用专门的机器处理,导致成本增加,除尘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电,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米除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米除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壳(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槽(5),所述装置主体壳(1)的侧面设置有人力风机装置(6),所述装置主体壳(1)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筛选装置(8)和第二筛选装置(9),所述装置主体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管道(4),所述输出管道(4)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入管道(3),所述导入管道(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除尘装置(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除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壳(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槽(5),所述装置主体壳(1)的侧面设置有人力风机装置(6),所述装置主体壳(1)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筛选装置(8)和第二筛选装置(9),所述装置主体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管道(4),所述输出管道(4)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入管道(3),所述导入管道(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除尘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力风机装置(6)包括有握杆(21)、第一固定块(22)、转动轴承(23)、风机扇叶(24)、限位头(25)、第二固定块(26)和连接杆(27),所述握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2),所述第一固定块(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7),所述连接杆(2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6),所述第二固定块(2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承(23),所述转动轴承(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机扇叶(24),所述风机扇叶(24)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头(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壳(1)的内壁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10)和第二卡槽(15),所述第一卡槽(10)和第二卡槽(15)的内部均卡接有第一筛选装置(8)和第二筛选装置(9),所述第一筛选装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萍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四季粮仓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