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电性提锂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811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导电性提锂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导电聚合物单体对电极活性物质进行表面包覆改性,提高电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和亲水性;在电极吸附材料制浆过程引入高分子有机化合物,通过共混改性改善粘结相的亲水性,并增强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此外,通过加入粒度不同的造孔剂,并采用程序烘干电极,使电极形成“多孔—微裂纹”的内部结构,提高溶液在电极板内部的传质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极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环境友好和成本低廉等特点,易于工业化生产。该电极具有高导电性、亲水性和渗水性,提锂效率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导电性提锂电极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盐湖提锂
,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电性提锂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盐湖提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盐湖锂资源的开发,专利技术了诸如蒸发法、吸收法、溶剂萃取法、电渗析法和膜分离法等多种工艺。蒸发法适合从低镁锂比溶液中提取锂(Mg/Li<6),即便如此在蒸发过程中约有50%的锂会损失在蒸发结晶盐中,而对高Mg/Li比值卤水的处理情况则更为严重。电渗析法和膜分离法虽然环保,但卤水需要用大量的水稀释,更糟糕的是,由于同为一价阳离子Li+和Na+/K+难以通过膜分离,因此需要将卤水中的Na+和K+通过蒸发法进行脱除,导致锂的大量损失。而对于溶剂萃取法,由于盐水的粘度较高,容易造成乳化现象。虽然通过离心萃取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现象,但有机萃取剂在卤水中具有一定溶解度,对环境带来潜在的污染。离子筛吸法因其选择性高、成本低、无毒等特点,被认为是盐水提锂的可行方法之一,但目前工业使用的离子筛材料的吸附容量低,且常需要对卤水进行升温吸附和解吸,能耗高。针对盐湖提锂的难题,现有技术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导电性提锂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电极活性物质加入到含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FeC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电性提锂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电极活性物质加入到含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FeCl3的混合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后加入导电聚合物单体,在0~5℃下反应1-10小时,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滤渣烘干后,得到导电聚合物改性电极粉体材料;
(2)将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和粘结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真空机械搅拌直至溶解,得到混合胶液;
(3)将步骤(1)中的改性电极粉体材料、科琴黑、碳纳米管、短碳纤维和造孔剂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胶液中,真空机械搅拌4-8小时,得到电极浆料;
(4)将步骤(3)所得电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得到电极,再将涂覆后的电极依次进行程序烘干和水浸处理,得到所述改性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电极活性物质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优选为LiFePO4、LiMn2O4、LiNixCoyMn(1-x-y)O2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导电聚合物单体为吡咯、噻吩、苯胺、吲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氯化铁与导电聚合物单体的加入量按摩尔比计为5:(1~2.5):(1~2.5):(0.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利华徐文华刘冬福赵中伟刘旭恒张治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南锂业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