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保温剂的破碎机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07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7
一种用于生产保温剂的破碎机上料装置,包括料仓、筒体和转动板,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筒体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管连通,所述筒体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孔,所述筒体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转动板关于所述转动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转动板的上端高于所述进料口,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内壁滑动设置,所述转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筒体的底面贴合滑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上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保温剂的破碎机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温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保温剂的破碎机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厂生产保温剂时,保温剂的原料首先要经过破碎机的破碎,使其颗粒度大小满足后续工序的使用要求,在往破碎机内上料时,每次加入的物料不能过多,以保证破碎效果,传统的上料方式是工人手动往破碎机内分批多次上料,由于破碎机的上料口往往在其顶部,工人上料时的劳动强度较高,上料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保温剂的破碎机上料装置,目的在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上料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保温剂的破碎机上料装置,包括料仓、筒体和转动板,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筒体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管连通,所述筒体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孔,所述筒体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转动板关于所述转动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转动板的上端高于所述进料口,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内壁滑动设置,所述转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筒体的底面贴合滑动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同轴固定套设有限位柱,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柱固定连接,所述下料孔设置为扇形,所述下料孔的内圆弧壁位于所述限位柱圆周面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孔关于所述进料口对称设置,所述下料孔的圆心角为60~90°。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孔的下端套设有防尘罩。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设置为伸缩软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料仓中的物料首先经出料管和进料口排到筒体内,转动轴带动转动板缓慢转动,将筒体内的物料拨到下料孔处并落入到破碎机内,循环往复,实现自动分批多次上料,无需人工手动上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上料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料仓,2、出料管,3、筒体,4、转动板,5、限位柱,6、防尘罩,7、下料孔,8、转动轴,9、进料口,10、动力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保温剂的破碎机上料装置,包括料仓1、筒体3和转动板4,料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筒体3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进料口9,进料口9与出料管2连通,筒体3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孔7,筒体3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8,转动轴8与筒体3同轴设置,转动轴8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10,转动板4关于转动轴8对称设置两个,转动板4的上端高于进料口9,转动板4的一端与转动轴8的上端连接,转动板4的另一端与筒体3的内壁滑动设置,转动板4的下表面与筒体3的底面贴合滑动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轴8同轴固定套设有限位柱5,转动板4的一端与限位柱5固定连接,下料孔7设置为扇形,下料孔7的内圆弧壁位于限位柱5圆周面的内侧,防止在转动板4拨动物料的过程中,有小部分物料无法通过下料孔7落下,为了保证通过下料孔7一次落下的物料较多,下料孔7关于进料口9对称设置,下料孔7的圆心角为60~9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料孔7的下端套设有防尘罩6,防止物料从下料孔7落入到破碎机内时产生较多的粉尘,作为具体地一种实施方式,防尘罩6设置为伸缩软管,方便调整上料装置和破碎机的相对位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保温剂的破碎机上料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料仓1中的物料首先经出料管2和进料口9排到筒体3内,当筒体3内堆积物料达到一定量时变回堵塞住进料口,料仓1中的物料不再经出料管2和进料口9排到筒体3内,而转动轴8带动转动板4缓慢转动,将筒体3内堆积的一定量的物料拨到下料孔7处并落入到破碎机内,此过程中料仓1中的物料继续经出料管2和进料口9排到筒体3内,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自动分批多次上料,无需人工手动上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上料效率。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保温剂的破碎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筒体(3)和转动板(4),所述料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所述筒体(3)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与所述出料管(2)连通,所述筒体(3)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孔(7),所述筒体(3)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与所述筒体(3)同轴设置,所述转动轴(8)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10),所述转动板(4)关于所述转动轴(8)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转动板(4)的上端高于所述进料口(9),所述转动板(4)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8)的上端连接,所述转动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筒体(3)的内壁滑动设置,所述转动板(4)的下表面与所述筒体(3)的底面贴合滑动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保温剂的破碎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筒体(3)和转动板(4),所述料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所述筒体(3)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与所述出料管(2)连通,所述筒体(3)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孔(7),所述筒体(3)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与所述筒体(3)同轴设置,所述转动轴(8)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10),所述转动板(4)关于所述转动轴(8)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转动板(4)的上端高于所述进料口(9),所述转动板(4)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8)的上端连接,所述转动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筒体(3)的内壁滑动设置,所述转动板(4)的下表面与所述筒体(3)的底面贴合滑动设置。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绪武卫勤平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市星原耐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