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90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涉及一种混配专用设备,包括外箱,外箱顶板上表面中间位置与电机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机输出端竖直向下,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轴上端固定连接,通过电机转动,电机输出端竖直向下,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轴上端固定连接,通过连杆间的传动,第一细菌箱与第一放置板上表面右端滑动连接,第一液体菌群通过第一通孔间断性的流入混合箱,第二细菌箱与第二放置板上表面左端滑动连接,第二液体菌群通过第二通孔间断性的流入混合箱,通过搅拌叶片的圆周转动,第一液体菌群与第二液体菌群能够充分混合,达到了本装置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配专用设备,具体是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生物菌群由光合菌类、乳酸菌类、酵母菌类等三大菌群的多属多种微生物组成。通过发酵工艺将上述好氧及厌氧微生物混合培养,各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有用物质及其分泌物,形成相互生长的基质和原料,通过相互共生、增殖关系形成一个结构稳定、功能广泛的具有多种多样微生物群落的生物菌群。正常微生物菌群对人体的健康起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我们保持健康,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及防御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包括外箱,外箱顶板上表面中间位置与电机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机输出端竖直向下,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轴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贯穿第一主动轮,第一转轴贯穿第二主动轮,第一转轴与第一主动轮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二主动轮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主动轮上端与第二主动轮下端固定连接,外箱顶板左端与第二转轴上端连接,第二转轴下端与第一从动轮上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轮下端偏心处与第一圆柱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圆柱下端与第一连杆左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右端与第二连杆左端转动连接,外箱背板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第二连杆贯穿第一限位块,第二连杆与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第二连杆右端与第一细菌箱左侧上端固定连接,外箱左板内表面中部与第一放置板左端固定连接,第一细菌箱与第一放置板上表面右端滑动连接,外箱顶板右端与第三转轴上端连接,第三转轴下端与第二从动轮上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二从动轮下端偏心处与第二圆柱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圆柱下端与第三连杆右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左端与第四连杆右端转动连接,外箱背板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第四连杆贯穿第二限位块,第四连杆与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第四连杆左端与第二细菌箱右侧上端固定连接,外箱右板内表面中部与第二放置板右端固定连接,第二细菌箱下表面与第二放置板上表面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皮带滑动连接,第一从动轮与第一皮带滑动连接,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第一从动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细菌箱底端中心处有第一圆孔,第二细菌箱底端中心处有第二圆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皮带滑动连接,第二从动轮与第二皮带滑动连接,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第二从动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箱底板上表面中心处与混合箱下表面固定连接,混合箱左板上端与第一放置板右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混合箱右板上端与第二放置板左端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位于第一细菌箱和第二细菌箱之间,第一转轴位于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之间,第一转轴下端固定连接若干搅拌叶片,第一转轴下端位于位于混合箱中心处,水管左端贯穿混合箱右板下端,水管右端贯穿外箱右板下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轴上端与第一轴承内圆固定连接,第一轴承外圆与外箱顶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转轴上端与第二轴承内圆固定连接,第二轴承外圆与外箱顶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细菌箱为耐腐蚀金属材料。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箱底板下端左右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支撑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转动,电机输出端竖直向下,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轴上端固定连接,通过连杆间的传动,第一细菌箱与第一放置板上表面右端滑动连接,第一液体菌群通过第一通孔间断性的流入混合箱,第二细菌箱与第二放置板上表面左端滑动连接,第二液体菌群通过第二通孔间断性的流入混合箱,通过搅拌叶片的圆周转动,第一液体菌群与第二液体菌群能够充分混合,达到了本装置预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中第一圆柱与第一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箱、2-电机、3-第一转轴、4-第二主动轮、5-第一主动弄轮、6-第二转轴、7-第一从动轮、8-第一圆柱、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一限位块、12-第一细菌群、13-第一放置板、14-第三转轴、15-第二从动轮、16-第二圆柱、17-第三连杆、18-第四连杆、19-第二限位块、20-第二细菌箱、21-第二放置板、22-第一皮带、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二皮带、26-混合箱、27-搅拌叶片、28-输液管、29-第一轴承、30-第二轴承、31-支撑底座、32-支撑装置、33-万向轮、34-制动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包括外箱1,外箱1顶板上表面中间位置与电机2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机2输出端竖直向下,电机2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贯穿第一主动轮5,第一转轴3贯穿第二主动轮4,第一转轴3与第一主动轮5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与第二主动轮4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主动轮5上端与第二主动轮4下端固定连接,外箱1顶板左端与第二转轴6上端连接,第二转轴6下端与第一从动轮7上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轮7下端偏心处与第一圆柱8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圆柱8下端与第一连杆9左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9右端与第二连杆10左端转动连接,外箱1背板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11,第二连杆10贯穿第一限位块11,第二连杆10与第一限位块11滑动连接,第二连杆10右端与第一细菌箱12左侧上端固定连接,外箱1左板内表面中部与第一放置板13左端固定连接;通过电机2转动,电机2输出端竖直向下,电机2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贯穿第一主动轮5,第一转轴3与第一主动轮5固定连接,第一主动轮5通过第一皮带22连接第一从动轮7,第一从动轮7下表面偏心处与第一圆柱8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圆柱8下端与第一连杆9左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9右端与第二连杆10左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0右端与第一细菌箱12左侧上端固定连接,通过连杆间的传动,第一细菌箱12与第一放置板13上表面右端滑动连接,第一液体菌群35通过第一通孔23间断性的流入混合箱26;第一细菌箱12与第一放置板13上表面右端滑动连接,外箱1顶板右端与第三转轴14上端连接,第三转轴14下端与第二从动轮15上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二从动轮15下端偏心处与第二圆柱16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圆柱16下端与第三连杆17右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17左端与第四连杆18右端转动连接,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包括外箱(1),外箱(1)顶板上表面中间位置与电机(2)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机(2)输出端竖直向下,电机(2)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贯穿第一主动轮(5),第一转轴(3)贯穿第二主动轮(4),第一转轴(3)与第一主动轮(5)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与第二主动轮(4)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主动轮(5)上端与第二主动轮(4)下端固定连接,外箱(1)顶板左端与第二转轴(6)上端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二转轴(6)下端与第一从动轮(7)上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轮(7)下端偏心处与第一圆柱(8)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圆柱(8)下端与第一连杆(9)左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9)右端与第二连杆(10)左端转动连接,外箱(1)背板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11),第二连杆(10)贯穿第一限位块(11),第二连杆(10)与第一限位块(11)滑动连接,第二连杆(10)右端与第一细菌箱(12)左侧上端固定连接,外箱(1)左板内表面中部与第一放置板(13)左端固定连接,第一细菌箱(12)与第一放置板(13)上表面右端滑动连接,外箱(1)顶板右端与第三转轴(14)上端连接,第三转轴(14)下端与第二从动轮(15)上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二从动轮(15)下端偏心处与第二圆柱(16)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圆柱(16)下端与第三连杆(17)右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17)左端与第四连杆(18)右端转动连接,外箱(1)背板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19),第四连杆(18)贯穿第二限位块(19),第四连杆(18)与第二限位块(19)滑动连接,第四连杆(18)左端与第二细菌箱(20)右侧上端固定连接,外箱(1)右板内表面中部与第二放置板(21)右端固定连接,第二细菌箱(20)下表面与第二放置板(21)上表面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包括外箱(1),外箱(1)顶板上表面中间位置与电机(2)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机(2)输出端竖直向下,电机(2)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贯穿第一主动轮(5),第一转轴(3)贯穿第二主动轮(4),第一转轴(3)与第一主动轮(5)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与第二主动轮(4)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主动轮(5)上端与第二主动轮(4)下端固定连接,外箱(1)顶板左端与第二转轴(6)上端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二转轴(6)下端与第一从动轮(7)上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轮(7)下端偏心处与第一圆柱(8)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圆柱(8)下端与第一连杆(9)左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9)右端与第二连杆(10)左端转动连接,外箱(1)背板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11),第二连杆(10)贯穿第一限位块(11),第二连杆(10)与第一限位块(11)滑动连接,第二连杆(10)右端与第一细菌箱(12)左侧上端固定连接,外箱(1)左板内表面中部与第一放置板(13)左端固定连接,第一细菌箱(12)与第一放置板(13)上表面右端滑动连接,外箱(1)顶板右端与第三转轴(14)上端连接,第三转轴(14)下端与第二从动轮(15)上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二从动轮(15)下端偏心处与第二圆柱(16)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圆柱(16)下端与第三连杆(17)右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17)左端与第四连杆(18)右端转动连接,外箱(1)背板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19),第四连杆(18)贯穿第二限位块(19),第四连杆(18)与第二限位块(19)滑动连接,第四连杆(18)左端与第二细菌箱(20)右侧上端固定连接,外箱(1)右板内表面中部与第二放置板(21)右端固定连接,第二细菌箱(20)下表面与第二放置板(21)上表面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微肥的微生物菌群多功能混配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5)与第一皮带(22)滑动连接,第一从动轮(7)与第一皮带(22)滑动连接,第一主动轮(5)通过第一皮带(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萍孙梓媛张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田之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