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777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除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侧对称安装有多个止刹万向轮,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引风装置,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所述承载板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密封座,所述密封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所述密封座上卡接有滤化除臭室,所述滤化除臭室由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三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风机将气体通过进风管抽入内部,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连通管的导通下排入除臭液内,经过除臭液的吸附除臭后再次经过冷触媒过滤网、活性炭吸附网的二次滤化,由于壳体内设置多个滤化除臭室,除臭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除臭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臭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085655U,一种新型除臭装置,包括由SUS304不锈钢制成的外壳,外壳底部设置基脚,外壳一端设置进气口,另一端设置出气口;外壳内部空间沿着空气流向依次设置粗效滤网,活性炭过滤单元以及光催化氧化单元,出气口处设置风机;其中,粗效滤网包括粗效滤网框架,粗效滤网框架内设置由合成纤维制成的滤面,活性炭过滤单元具有活性炭过滤单元框架,活性炭过滤单元框架内设置由活性炭制成的过滤体,内置多种净化段,有效分解异味分子,达到除臭的目的,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维护。随着装置的持续性工作,过滤性单元不间断的过滤臭味气体,气体中悬浮的杂质也会慢慢堵塞过滤单元,需要使用者对过滤单元进行清洗,清洗时设备必须停止工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过滤性单元不间断的过滤臭味气体,气体中悬浮的杂质也会慢慢堵塞过滤单元,需要使用者对过滤单元进行清洗,清洗时设备必须停止工作,十分不便”的缺点,而提出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除臭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侧对称安装有多个止刹万向轮(2),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上设有引风装置,所述隔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1),所述承载板(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12),所述承载板(11)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密封座(13),所述密封座(1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17),所述密封座(13)上卡接有滤化除臭室(7),所述滤化除臭室(7)由第一外壳(701)、第二外壳(702)、第三外壳(703)三部分组成,所述第一外壳(701)、第二外壳(702)、第三外壳(703)均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外壳(701)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除臭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侧对称安装有多个止刹万向轮(2),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上设有引风装置,所述隔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1),所述承载板(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12),所述承载板(11)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密封座(13),所述密封座(1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17),所述密封座(13)上卡接有滤化除臭室(7),所述滤化除臭室(7)由第一外壳(701)、第二外壳(702)、第三外壳(703)三部分组成,所述第一外壳(701)、第二外壳(702)、第三外壳(703)均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外壳(701)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卡座,所述第一外壳(701)内注有除臭液,所述第一外壳(701)底壁对称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4),所述连通管(14)上固定连接半球罩(15),所述第二外壳(702)内固定连接有冷触媒过滤网(9),所述第三外壳(703)上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10),所述第三外壳(703)上设有出风口(8)。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索科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