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检测分拣归类的生活垃圾回收箱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具体为一种自动检测分拣归类的生活垃圾回收箱及系统。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它一般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废弃的剩饭剩菜、纸张、塑料、玻璃、电池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三餐的厨余垃圾日渐增多,特别是菜叶、塑料包装袋等,特别剩饭剩菜,长期混合在一起会产生难闻气味影响周围环境,并且也不便于后期回收处理,因此为了满足生活、环境保护需求,调高人们垃圾分类意识,现设计一种自动检测分拣归类的生活垃圾回收箱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检测分拣归类的生活垃圾回收箱及系统,以解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检测分拣归类的生活垃圾回收箱及系统,包括:主体结构、检测结构以及分拣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内,所述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检测分拣归类的生活垃圾回收箱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1)、检测结构(2)以及分拣结构(3),所述检测结构(2)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1)内,所述分拣结构(3)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1)内,且位于检测结构(2)正下方;/n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主体箱(11)、一对结构相同的门体(12)、一对结构相同的垃圾箱(13)、一对结构相同的门锁(14)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挡板(15);/n所述主体箱(11)为矩形空腔结构,且前壁底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收取口,并前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矩形投放口,一对所述门体(12)一端分别固定安置于主体箱(11)前壁收取口侧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自动检测分拣归类的生活垃圾回收箱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1)、检测结构(2)以及分拣结构(3),所述检测结构(2)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1)内,所述分拣结构(3)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1)内,且位于检测结构(2)正下方;
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主体箱(11)、一对结构相同的门体(12)、一对结构相同的垃圾箱(13)、一对结构相同的门锁(14)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挡板(15);
所述主体箱(11)为矩形空腔结构,且前壁底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收取口,并前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矩形投放口,一对所述门体(12)一端分别固定安置于主体箱(11)前壁收取口侧壁沿上,且分别位于主体箱(11)左右两端相互对称,一对所述垃圾箱(13)分别可拆卸安置于主体箱(11)内下壁,且分别位于左右两端相互对称,并分别位于收取口后侧,一对所述门锁(14)分别固定嵌装于门体(12)另一端内,且位于中心线上,一对所述挡板(15)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置于主体箱(11)内前后两侧壁上,且分别位于投放口左右两侧相互对称;
所述检测结构(2)包括:显示屏(21)、集成控制模块(22)、数据模块(23)以及摄像头(24);
所述显示屏(21)固定嵌装于主体箱(11)前壁内,且位于顶端中心部位处,所述集成模块固定安置于主体箱(11)内上壁,且位于左端,所述数据模块(23)固定安置于主体箱(11)内上壁,且位于右端,所述摄像头(24)固定安置于主体箱(11)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分拣归类的生活垃圾回收箱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结构(3)包括:底架(31)、承载架(32)、安装座(33)、翻投板(34)、第一电动推杆(35)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调控组件(36);所述底架(31)固定焊接于主体箱(11)内下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承载架(32)固定焊接于底架(31)顶部两端上,且位于投放口下方,所述安装座(33)固定焊接于底架(31)底部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翻投板(34)活动安置于承载架(32)上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5)一端活动安置于安装座(33)内,且伸缩端活动连接于翻投板(34)下壁,并位于中心部位处,一对所述调控组件(36)分别固定安置于承载架(32)上壁,且分别位于左右两端中心部位处相互对称,并分别与翻投板(34)左右两端固定相连。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于广建,于春峰,徐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实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