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631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雾口罩,包括面罩和过滤组件;面罩:其左右两端均设有耳带,耳带的右端安装有弹簧扣,面罩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外壳体的前侧面上端设有均匀分布的进气孔,外壳体的中部设有水平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右端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导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外壳体的外弧面底端,导气管的进气口位于外壳体的外弧面上端,导气管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罩,导流罩的出气口与面罩的中部外侧面固定连接;过滤组件: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左端,该防雾口罩,去除雾气中的有害有毒物质,保证人们呼吸的洁净度,而且能够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润湿和加热,提高人们呼吸时的舒适度,提高了实用性能,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雾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
,具体为一种防雾口罩。
技术介绍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而人体吸入雾霾会导致:患癌症的风险增高;众所周知,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60%,而雾霾里含有的有害颗粒物更多,所以雾霾比吸烟更易致癌,影响呼吸系统,人们在雾霾天外出时,主要是通过配带口罩防止吸入雾霾,目前常用的防雾霾口罩是PM2.5口罩,PM2.5口罩的主要材料是使用无纺布、过滤纸等,并且最主要的是使用铅炭布,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毒功能,该结构的防雾霾口罩具有以下缺点:防雾霾效果弱;该结构的防雾霾口罩,整个面罩全可以透气,过滤仅是采用PM2.5的滤片进行过滤,因此透气面积大,过滤效果弱,防雾霾效果弱,不能重复使用,PM2.5口罩一般属于一次性口罩,使用一至两次就需要废弃,无法达到环保要求,另外,PM2.5口罩功能单一,无法对过滤后的空气润湿加热,导致使用者呼吸冷空气,容易引起不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雾口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雾口罩,采用多重过滤技术去除雾气中的有害有毒物质,保证人们呼吸的洁净度,而且能够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润湿和加热,提高人们呼吸时的舒适度,提高了实用性能,便于推广应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雾口罩,包括面罩和过滤组件;面罩:其左右两端均设有耳带,耳带的右端安装有弹簧扣,面罩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外壳体的前侧面上端设有均匀分布的进气孔,外壳体的中部设有水平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右端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导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外壳体的外弧面底端,导气管的进气口位于外壳体的外弧面上端,导气管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罩,导流罩的出气口与面罩的中部外侧面固定连接;过滤组件: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左端;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和蓄电池,所述控制开关固定连接于外壳体的外弧面,蓄电池固定连接于外壳体的内侧壁,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采用多重过滤技术去除雾气中的有害有毒物质,保证人们呼吸的洁净度,而且能够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润湿和加热,提高人们呼吸时的舒适度,提高了实用性能,便于推广应用。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初级过滤棉、中级过滤棉、活性炭吸附板和透气隔板,所述初级过滤棉、中级过滤棉、活性炭吸附板和透气隔板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前端,初级过滤棉与进气孔位置对应,对雾气中的粉尘和PM2.5进行过滤,减少对人体的损害。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分别设置于进气管和导气管的底端,避免纯净水倒灌入进气管和导气管的内部缩短使用寿命。进一步的,还包括电热环,所述电热环固定连接于导气管的外弧面上端,电热环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对湿润后的空气进行轻微加热,避免人体吸入凉气而感到不适。进一步的,所述面罩为硅胶面罩,提高人们的佩戴体验,同时提高与皮肤的密封性,避免人们直接吸入外部的雾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防雾口罩,具有以下好处:吸气时,面罩的内部形成负压,外部雾气从进气孔进入外壳体,雾气依次经过初级过滤棉和中级过滤棉的过滤,去除雾气中的PM2.5粒子,然后经过活性炭吸附板的进一步吸附过滤,去除其中的芳香烃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提高其过滤等级,被过滤后的空气经过进气管进入外壳体底端的纯净水中,然后由导气管和导流罩进入面罩的内部,空气在流经导气管时,电热环通电发热对导气管进行加热,导气管对其内部流过的湿润空气进行加热,提高人们呼吸的舒畅度,避免人们吸入冰凉的空气而感到不适,防水透气膜具有移动的阻水功能,避免纯净水在晃动的过程中进入进气管和导气管的内部,提高了防护性能,该防雾口罩采用多重过滤技术去除雾气中的有害有毒物质,保证人们呼吸的洁净度,而且能够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润湿和加热,提高人们呼吸时的舒适度,提高了实用性能,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罩、2外壳体、201进气孔、3耳带、4弹簧扣、5控制开关、6过滤组件、61初级过滤棉、62中级过滤棉、63活性炭吸附板、64透气隔板、7支撑板、8进气管、9导气管、10电热环、11防水透气膜、12蓄电池、13导流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雾口罩,包括面罩1和过滤组件6;面罩1:其左右两端均设有耳带3,耳带3的右端安装有弹簧扣4,面罩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2,外壳体2的前侧面上端设有均匀分布的进气孔201,外壳体2的中部设有水平的支撑板7,支撑板7的右端分别设有进气管8和导气管9,进气管8的出气口位于外壳体2的外弧面底端,导气管9的进气口位于外壳体2的外弧面上端,导气管9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罩13,导流罩13的出气口与面罩1的中部外侧面固定连接,面罩1为硅胶面罩,提高人们的佩戴体验,同时提高与皮肤的密封性,避免人们直接吸入外部的雾气;过滤组件6:设置于支撑板7的上表面左端,过滤组件6包括初级过滤棉61、中级过滤棉62、活性炭吸附板63和透气隔板64,初级过滤棉61、中级过滤棉62、活性炭吸附板63和透气隔板64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于支撑板7的上表面前端,初级过滤棉61与进气孔201位置对应,雾气依次经过初级过滤棉61和中级过滤棉62的过滤,去除雾气中的PM2.5粒子,然后经过活性炭吸附板63的进一步吸附过滤,去除其中的芳香烃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提高其过滤等级,减少对人体的损害;其中:还包括防水透气膜11,防水透气膜11分别设置于进气管8和导气管9的底端,防水透气膜11具有移动的阻水功能,避免纯净水在晃动的过程中进入进气管8和导气管9的内部,提高了防护性能。其中:还包括电热环10,电热环10固定连接于导气管9的外弧面上端,电热环10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5的输出端,被过滤后的空气经过进气管8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雾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1)和过滤组件(6);/n面罩(1):其左右两端均设有耳带(3),耳带(3)的右端安装有弹簧扣(4),面罩(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2),外壳体(2)的前侧面上端设有均匀分布的进气孔(201),外壳体(2)的中部设有水平的支撑板(7),支撑板(7)的右端分别设有进气管(8)和导气管(9),进气管(8)的出气口位于外壳体(2)的外弧面底端,导气管(9)的进气口位于外壳体(2)的外弧面上端,导气管(9)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罩(13),导流罩(13)的出气口与面罩(1)的中部外侧面固定连接;/n过滤组件(6):设置于支撑板(7)的上表面左端;/n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5)和蓄电池(12),所述控制开关(5)固定连接于外壳体(2)的外弧面,蓄电池(12)固定连接于外壳体(2)的内侧壁,控制开关(5)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2)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雾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1)和过滤组件(6);
面罩(1):其左右两端均设有耳带(3),耳带(3)的右端安装有弹簧扣(4),面罩(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2),外壳体(2)的前侧面上端设有均匀分布的进气孔(201),外壳体(2)的中部设有水平的支撑板(7),支撑板(7)的右端分别设有进气管(8)和导气管(9),进气管(8)的出气口位于外壳体(2)的外弧面底端,导气管(9)的进气口位于外壳体(2)的外弧面上端,导气管(9)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罩(13),导流罩(13)的出气口与面罩(1)的中部外侧面固定连接;
过滤组件(6):设置于支撑板(7)的上表面左端;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5)和蓄电池(12),所述控制开关(5)固定连接于外壳体(2)的外弧面,蓄电池(12)固定连接于外壳体(2)的内侧壁,控制开关(5)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2)的输出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梦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