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753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按摩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其通过设置多组按摩辊,便于对患者臀部以及大腿下端进行按摩,提高使用实用性;包括支撑腿、座板、椅背、第一电机、正反螺杆、正螺纹套、反螺纹套、按摩辊支板、按摩辊、海绵垫、扶手和电源开关,座板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支撑腿上端连接,椅背左端下侧与座板右端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椅背内部下侧,正反螺杆输入端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并且正反螺杆可转动设置在座板内部,正反螺杆圆周外侧对称设置有正反外螺纹,正螺纹套螺装设置在正反螺杆圆周外侧右部,反螺纹套螺装设置在正反螺杆圆周外侧左部,正螺纹套与反螺纹套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按摩辊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按摩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的巨大压力,休息时间越来越少,亚健康人群也越来越多,穴位按摩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提高人体免疫力,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等好处;传统的穴位按摩是通过医师人工按摩的,人工按摩对臀部及大腿处等敏感部位较为不便,因此需要一种穴位按摩理疗装置解决人工按摩敏感部位的尴尬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多组按摩辊,便于对患者臀部以及大腿下端进行按摩,提高使用实用性的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本技术的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包括支撑腿、座板、椅背、第一电机、正反螺杆、正螺纹套、反螺纹套、按摩辊支板、按摩辊、海绵垫、扶手和电源开关,座板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支撑腿上端连接,椅背左端下侧与座板右端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椅背内部下侧,正反螺杆输入端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并且正反螺杆可转动设置在座板内部,正反螺杆圆周外侧对称设置有正反外螺纹,正螺纹套螺装设置在正反螺杆圆周外侧右部,反螺纹套螺装设置在正反螺杆圆周外侧左部,正螺纹套与反螺纹套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按摩辊支板,每组按摩辊支板上端可转动设置有一组按摩辊,座板上端设置有滑槽,并且按摩辊支板可滑动设置在座板上端滑槽中,海绵垫下端与座板上端连接,并且海绵垫罩设在按摩辊外侧,按摩辊上端与海绵垫下端贴紧,座板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扶手,前侧扶手上端设置有电源开关,并且电源开关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本技术的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主动辊轴、第一背辊、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从动辊轴和第二背辊,椅背侧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主动辊轴输入端与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主动辊轴圆周外侧环套设置有第一背辊,主动齿轮环套设置在主动辊轴末端圆周外侧,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从动辊轴输入端与从动齿轮输出端连接,从动辊轴可转动设置在椅背内部下侧,从动辊轴圆周外侧环套设置有第二背辊。本技术的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还包括小腿按摩架和小腿按摩辊,小腿按摩架右端与左侧支撑腿左端连接,小腿按摩辊可转动设置在小腿按摩架内部。本技术的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还包括足板和足部按摩块,足板右端与左侧支撑腿左端下侧连接,足板上端设置有多组足部按摩块。本技术的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还包括垫脚,两组支撑腿下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垫脚。本技术的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还包括海绵头枕,椅背左端上侧固定安装有海绵头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让患者坐在座板上端,之后点按电源开关启动第一电机,然后第一电机输出端带动正反螺杆转动,之后转动的正反螺杆通过其圆周外侧正螺纹与正螺纹套配合带动正螺纹套移动,同时正反螺杆圆周外侧反螺纹与反螺纹套螺装配合使反螺纹套移动,然后带动四组按摩辊在海绵垫下端左右往复滚动,之后通过按摩辊的滚动对患者的臀部以及大腿下端进行按摩,通过设置多组按摩辊,便于对患者臀部以及大腿下端进行按摩,提高使用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按摩辊传动部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椅背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支撑腿;2、座板;3、椅背;4、第一电机;5、正反螺杆;6、正螺纹套;7、反螺纹套;8、按摩辊支板;9、按摩辊;10、海绵垫;11、扶手;12、电源开关;13、第二电机;14、主动辊轴;15、第一背辊;16、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从动辊轴;19、第二背辊;20、小腿按摩架;21、小腿按摩辊;22、足板;23、足部按摩块;24、垫脚;25、海绵头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包括支撑腿1、座板2、椅背3、第一电机4、正反螺杆5、正螺纹套6、反螺纹套7、按摩辊支板8、按摩辊9、海绵垫10、扶手11和电源开关12,座板2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支撑腿1上端连接,椅背3左端下侧与座板2右端连接,第一电机4固定安装在椅背3内部下侧,正反螺杆5输入端与第一电机4输出端连接,并且正反螺杆5可转动设置在座板2内部,正反螺杆5圆周外侧对称设置有正反外螺纹,正螺纹套6螺装设置在正反螺杆5圆周外侧右部,反螺纹套7螺装设置在正反螺杆5圆周外侧左部,正螺纹套6与反螺纹套7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按摩辊支板8,每组按摩辊支板8上端可转动设置有一组按摩辊9,座板2上端设置有滑槽,并且按摩辊支板8可滑动设置在座板2上端滑槽中,海绵垫10下端与座板2上端连接,并且海绵垫10罩设在按摩辊9外侧,按摩辊9上端与海绵垫10下端贴紧,座板2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扶手11,前侧扶手11上端设置有电源开关12,并且电源开关12与第一电机4电性连接;让患者坐在座板2上端,之后点按电源开关12启动第一电机4,然后第一电机4输出端带动正反螺杆5转动,之后转动的正反螺杆5通过其圆周外侧正螺纹与正螺纹套6配合带动正螺纹套6移动,同时正反螺杆5圆周外侧反螺纹与反螺纹套7螺装配合使反螺纹套7移动,然后带动四组按摩辊9在海绵垫10下端左右往复滚动,之后通过按摩辊9的滚动对患者的臀部以及大腿下端进行按摩,通过设置多组按摩辊9,便于对患者臀部以及大腿下端进行按摩,提高使用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13、主动辊轴14、第一背辊15、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17、从动辊轴18和第二背辊19,椅背3侧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主动辊轴14输入端与第二电机13输出端连接,主动辊轴14圆周外侧环套设置有第一背辊15,主动齿轮16环套设置在主动辊轴14末端圆周外侧,从动齿轮17与主动齿轮16啮合连接,从动辊轴18输入端与从动齿轮17输出端连接,从动辊轴18可转动设置在椅背3内部下侧,从动辊轴18圆周外侧环套设置有第二背辊19;启动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输出端带动主动辊轴14转动,之后转动的主动辊轴14带动第一背辊15转动,然后转动的主动辊轴14带动其圆周外侧的主动齿轮16转动,之后转动的主动齿轮16与从动齿轮17啮合配合使从动齿轮17转动,然后转动的从动齿轮17带动从动辊轴18转动,之后转动的从动辊轴18带动其圆周外侧的第二背辊19转动,然后通过转动的第一背辊15与第二背辊19对患者后背进行按摩,提高使用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还包括小腿按摩架20和小腿按摩辊21,小腿按摩架20右端与左侧支撑腿1左端连接,小腿按摩辊21可转动设置在小腿按摩架20内部;通过设置小腿按摩辊21,便于对患者小腿部位进行按摩,提高使用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还包括足板22和足部按摩块23,足板22右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1)、座板(2)、椅背(3)、第一电机(4)、正反螺杆(5)、正螺纹套(6)、反螺纹套(7)、按摩辊支板(8)、按摩辊(9)、海绵垫(10)、扶手(11)和电源开关(12),座板(2)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支撑腿(1)上端连接,椅背(3)左端下侧与座板(2)右端连接,第一电机(4)固定安装在椅背(3)内部下侧,正反螺杆(5)输入端与第一电机(4)输出端连接,并且正反螺杆(5)可转动设置在座板(2)内部,正反螺杆(5)圆周外侧对称设置有正反外螺纹,正螺纹套(6)螺装设置在正反螺杆(5)圆周外侧右部,反螺纹套(7)螺装设置在正反螺杆(5)圆周外侧左部,正螺纹套(6)与反螺纹套(7)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按摩辊支板(8),每组按摩辊支板(8)上端可转动设置有一组按摩辊(9),座板(2)上端设置有滑槽,并且按摩辊支板(8)可滑动设置在座板(2)上端滑槽中,海绵垫(10)下端与座板(2)上端连接,并且海绵垫(10)罩设在按摩辊(9)外侧,按摩辊(9)上端与海绵垫(10)下端贴紧,座板(2)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扶手(11),前侧扶手(11)上端设置有电源开关(12),并且电源开关(12)与第一电机(4)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1)、座板(2)、椅背(3)、第一电机(4)、正反螺杆(5)、正螺纹套(6)、反螺纹套(7)、按摩辊支板(8)、按摩辊(9)、海绵垫(10)、扶手(11)和电源开关(12),座板(2)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支撑腿(1)上端连接,椅背(3)左端下侧与座板(2)右端连接,第一电机(4)固定安装在椅背(3)内部下侧,正反螺杆(5)输入端与第一电机(4)输出端连接,并且正反螺杆(5)可转动设置在座板(2)内部,正反螺杆(5)圆周外侧对称设置有正反外螺纹,正螺纹套(6)螺装设置在正反螺杆(5)圆周外侧右部,反螺纹套(7)螺装设置在正反螺杆(5)圆周外侧左部,正螺纹套(6)与反螺纹套(7)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按摩辊支板(8),每组按摩辊支板(8)上端可转动设置有一组按摩辊(9),座板(2)上端设置有滑槽,并且按摩辊支板(8)可滑动设置在座板(2)上端滑槽中,海绵垫(10)下端与座板(2)上端连接,并且海绵垫(10)罩设在按摩辊(9)外侧,按摩辊(9)上端与海绵垫(10)下端贴紧,座板(2)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扶手(11),前侧扶手(11)上端设置有电源开关(12),并且电源开关(12)与第一电机(4)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穴位按摩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机(13)、主动辊轴(14)、第一背辊(15)、主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健许策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世济通药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