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与工况相结合的圆盘剪刀片寿命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钢圆盘剪切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与工况相结合的圆盘剪刀片寿命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带钢经轧制后,由于带钢内部金属横向流动,带钢边部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不但影响带钢卷取,且不利于后续加工。为解决该问题,需要通过圆盘剪对带钢进行定宽切边处理,一方面满足成品带钢的宽度要求,同时去除带钢边部不规则的毛边和缺陷,获得良好的边部质量。一台圆盘剪有四把刀片,左右两边各一对,且每对刀片分为上刀片与下刀片。刀片性能能随着剪切公里数的增加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刀刃的逐渐磨损和钝化,当刀刃磨损和钝化到一定程度后,再用该刀片进行剪切,带钢边部则会发生扣边、毛刺、剪不断等问题,同时容易发生崩刃现象。此时,也就说明刀片已到达了它的使用寿命,应及时进行更换。现有技术主要依据剪切公里数或剪切吨位决定刀片使用寿命并进行刀片更换,并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若刀片更换较晚,则会产生带钢边部的质量缺陷,造成产品降级甚至报废处理;若刀片更换较早,则会造成刀片在使用寿命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与工况相结合的圆盘剪刀片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采集圆盘剪相关生产数据,所述相关生产数据包括:刀片初始硬度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与工况相结合的圆盘剪刀片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圆盘剪相关生产数据,所述相关生产数据包括:刀片初始硬度Hj、带钢厚度hij、带钢强度Tij、剪切速度Vij、剪切公里数Lij,
其中,j为任意一次服役序号,1≤j≤m,m为有效范围内同种材质刀片的服役总次数;
i为任意一卷带钢序号,1≤i≤nj,nj为第j次刀片服役期间内所剪切带钢总卷数;
2)测量并输入第j次刀片下机实际总磨损量Wsj:
设新刀片的半径为R、厚度为D、质量为M,则其密度为:
分别测量第j次刀片上机前和下机后的刀片质量,并计算第j次刀片上机前和下机后的刀片质量的差值ΔMj,
则刀片第j次服役周期内的总磨损量为:
3)给出刀片理论总磨损量Wlj与相关生产数据间的函数关系式:
式中,ξ为与刀片材料特性相关的常数,a为带钢厚度影响指数,b为带钢强度影响指数,c为剪切速度影响指数,d为剪切公里数影响系数;
4)认为刀片实际总磨损量Wsj与刀片理论总磨损量Wlj相等,即:
Wsj=Wlj;
5)利用服役总次数内所有圆盘剪生产数据回归得到a、b、c、d的值;
6)计算刀刃钝化程度最大允许值Wmax:
式中,βj为根据第j次下机刀片的实际状态和刀片服役周期内带钢边部剪切质量进行综合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群,王劲,王辉,吴琼,姚利松,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