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椎体提拉复位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拉复位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骨科的新型椎体提拉复位系统,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脊柱椎体错位、脊柱侧弯是较为常见的骨科临床复位表现,由于错位、侧弯的椎体压迫神经或者脊柱不稳引起的组织张力过大,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感,因此椎体复位和脊柱的矫正是建立于恢复位移椎体的解剖位置,脊柱内外平衡,缓解脊柱周边压力,使之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解除椎体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基础上的一种复位治疗手术。椎体复位手术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很普遍,优点是手术简单、结构稳定。传统技术中椎体复位预先将椎弓根钉植入椎体的椎弓根内,然后通过提拉复位工具进行提拉作业,直至病患的滑脱椎体恢复原位。但是,这种结构的髓内钉还具有以下缺陷:第一,由于常规手术方法原理是通过提拉椎体来对病患椎体进行复位,但是如果椎体存在骨质疏松现象,则该方案失效;第二,传统手术方案需要多种器械配合,手术难度增大;第三,传统手术方案需要对病患椎体进行打孔,将椎弓根螺钉植入体内,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大;第四,传统手术方案需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椎体提拉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固定在手术床体两侧的固定框架机构(1)、用来夹持滑脱椎体两端横突的持骨机构(3),以及用来调节持骨机构(3)的升降调节复位机构(2),所述升降调节复位机构(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框架机构(1)和持骨机构(3)装配连接,且通过升降调节复位机构(2)调节持骨机构(3)的高度,当持骨机构(3)夹持滑脱椎体两端的横突后,锁紧持骨机构(3),并由所述升降调节复位机构(2)对持骨机构(3)连同夹持的椎体同步进行提升,实现滑脱椎体的提拉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椎体提拉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固定在手术床体两侧的固定框架机构(1)、用来夹持滑脱椎体两端横突的持骨机构(3),以及用来调节持骨机构(3)的升降调节复位机构(2),所述升降调节复位机构(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框架机构(1)和持骨机构(3)装配连接,且通过升降调节复位机构(2)调节持骨机构(3)的高度,当持骨机构(3)夹持滑脱椎体两端的横突后,锁紧持骨机构(3),并由所述升降调节复位机构(2)对持骨机构(3)连同夹持的椎体同步进行提升,实现滑脱椎体的提拉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椎体提拉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机构(1)包括固定块(11)、连接杆(12)、横杆(13)、连接杆锁紧手柄(14)和固定块锁紧手柄(15),所述固定块(11)的顶部设有固定块锁紧手柄(15),所述横杆(1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杆(12)的一端装配连接,且所述固定块(11)与连接杆(1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锁紧手柄(14)锁定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椎体提拉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机构(1)还包括调节基座(16)和固定块止转套(17),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插入调节基座(16)设有的插孔内,且固定块(11)套在调节基座(16)一端的外周,所述调节基座(16)设在固定块止转套(17)的内腔中,且固定块止转套(17)与固定块(11)相抵接;
所述固定块(11)设有床框卡槽(111),其顶部设有拧入床框卡槽(111)内的第一锁紧销轴(112),所述第一锁紧销轴(112)与固定块锁紧手柄(15)铰接连接,当固定块(11)卡装在床框时,转动固定块锁紧手柄(15),使第一锁紧销轴(112)的端面与床框相抵接,将固定块(11)与床框紧定为一体;
所述调节基座(16)的外侧端面上设有拧入插孔内的第二锁紧销轴(161),所述连接杆锁紧手柄(14)与第二锁紧销轴(161)铰接连接,转动连接杆锁紧手柄(14),使第二锁紧销轴(161)的端面与调节基座(16)的插孔内的连接杆(12)相抵,将连接杆(12)与调节基座(16)紧定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椎体提拉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的底部且靠近床框卡槽(111)处设有导向翻边(113),所述固定块(11)设有止转齿(114),所述固定块止转套(17)设有止转齿槽(171),所述止转齿(114)与止转齿槽(171)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椎体提拉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机构(1)还包括连接头(18),所述连接杆(1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雪明,房志刚,花金锦,韦良,
申请(专利权)人:汤雪明,迪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