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39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其包括控制手柄、刀头、前端旋钮、换能器外壳和变幅杆,刀头固定连接于前端旋钮上,前端旋钮和换能器外壳分别位于控制手柄的前后两端,且换能器外壳穿过控制手柄内部与前端旋钮螺纹连接,变幅杆设于换能器外壳和前端旋钮之间,且变幅杆延伸至刀头的端面上,换能器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扭力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旋钮环嵌入式地套在换能器外壳上,棘爪和斜向凹槽卡合使得旋钮环具有扭力控制功能,结构简单,无需增加超声刀的结构空间,便于操控;通过拧动旋钮环即可实现扭力精准控制,无需借助专用的安装工具,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
技术介绍
现代有源手术器械往往需要在手术中解决对组织的切断和血管的闭合,超声刀在这两方面兼长,可以有效地用于许多医疗上的治疗过程,超声刀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换能器产生振动,发出超声波沿着切割刀杆的纵向轴线传播,然后在刀杆上沿轴线产生放大的驻波,最后在刀头前端产生高速纵向机械运动,刀头末端的机械振动在切割有机组织时非常有效,并且由超声频率超声的热可以凝结组织,闭合血管,这种器械由于刀杆通过套管可以易于到达手术部位,特别适用于微创手术,如内窥镜或腹腔镜手术。超声刀控制的关键是沿着刀杆长度产生共振的同时控制刀头的振动幅度,从而在手术过程中获得最佳性能,因而通过控制换能器和刀杆之间的机械配合使得超声刀达到最佳效能。目前,在对超声刀装配控制时,需要借助专用的扭力扳手来紧固,操作过程繁琐,另外,也有将扭力扳手嵌入式地与超声刀设计为一体,使得超声刀结构比较复杂且体积大,不利于医务人员的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超声刀的装配控制需要借助专用的安装工具导致操作过程繁琐、超声刀结构中嵌入扭力扳结构导致超声刀体积变大而不易操控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其包括控制手柄、刀头、前端旋钮、换能器外壳和变幅杆,刀头固定连接于前端旋钮上,前端旋钮和换能器外壳分别位于控制手柄的前后两端,且换能器外壳穿过控制手柄内部与前端旋钮螺纹连接,变幅杆设于换能器外壳和前端旋钮之间,且变幅杆延伸至刀头的端面上,换能器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扭力控制机构。进一步地,上述扭力控制机构包括旋钮环,旋钮环套设于环形凹槽内,旋钮环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沿旋钮环轴心呈等角度均匀排列设置的棘爪,环形凹槽内面向棘爪的端部设置有与棘爪相匹配的斜向凹槽,棘爪弹性卡接于斜向凹槽内。进一步地,上述旋钮环为薄壁环状结构,且旋钮环的外壁与换能器外壳的外壁重合。进一步地,上述棘爪沿周向倾斜设置,斜向凹槽沿换能器外壳轴心呈径向布置。进一步地,上述棘爪为弹性材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中,采用换能器外壳穿过控制手柄与前端旋钮连接,变幅杆设于换能器外壳和前端旋钮之间并将能量传递至刀头上;通过棘爪弹性卡接于斜向凹槽内,顺时针转动旋钮环时,棘爪与斜向凹槽的斜面弹性作用直至棘爪形变后跳入相邻斜向凹槽内,实现扭力控制。因此,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旋钮环嵌入式地套在换能器外壳上,棘爪和斜向凹槽卡合使得旋钮环具有扭力控制功能,结构简单,无需增加超声刀的结构空间,便于操控;2)通过拧动旋钮环即可实现扭力精准控制,无需借助专用的安装工具,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中旋钮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中换能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控制手柄;2-刀头;3-前端旋钮;4-换能器外壳;5-变幅杆;6-环形凹槽;7-扭力控制机构;8-旋钮环;9-棘爪;10-斜向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其中,首先设置了控制手柄1、刀头2、前端旋钮3、换能器外壳4和变幅杆5,刀头2固定连接于前端旋钮3上,前端旋钮3和换能器外壳4分别位于控制手柄1的前后两端,且换能器外壳4穿过控制手柄1内部与前端旋钮3螺纹连接,变幅杆5设于换能器外壳4和前端旋钮3之间,且变幅杆5延伸至刀头2的端面上,换能器外壳4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6内设置有扭力控制机构7。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中,采用换能器外壳穿过控制手柄与前端旋钮连接,变幅杆设于换能器外壳和前端旋钮之间并将能量传递至刀头上;通过棘爪弹性卡接于斜向凹槽内,顺时针转动旋钮环时,棘爪与斜向凹槽的斜面弹性作用直至棘爪形变后跳入相邻斜向凹槽内,实现扭力控制。因此,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旋钮环嵌入式地套在换能器外壳上,棘爪和斜向凹槽卡合使得旋钮环具有扭力控制功能,结构简单,无需增加超声刀的结构空间,便于操控;2)通过拧动旋钮环即可实现扭力精准控制,无需借助专用的安装工具,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实施例二: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扭力控制机构7包括旋钮环8,旋钮环8套设于环形凹槽6内,旋钮环8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沿旋钮环8轴心呈等角度均匀排列设置的棘爪9,环形凹槽6内面向棘爪9的端部设置有与棘爪9相匹配的斜向凹槽10,棘爪9弹性卡接于斜向凹槽10内。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4,旋钮环8为薄壁环状结构,且旋钮环8的外壁与换能器外壳4的外壁重合。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4,棘爪9沿周向倾斜设置,斜向凹槽10沿换能器外壳4轴心呈径向布置。当超声刀装配控制时,两只手分别捏住旋钮环8套和前端旋钮3,朝着一方向转动前端旋钮3时,旋钮环8上的棘爪9弹性卡接在换能器外壳4上的斜向凹槽10内,保证换能器外壳4不随前端旋钮3一同转动,从而使得前端旋钮3逐渐旋在换能器外壳4上,当前端旋钮3和换能器外壳4之间达到预设的扭力值时,棘爪9弹性变形且沿着斜向凹槽10的斜面滑动,当棘爪9弹性变形最大时,棘爪9划过斜向凹槽10的顶端卡入相邻的另一个斜向凹槽10内,此时换能器外壳4随着前端旋钮3一同转动;当超声刀需要拆解时,两只手分别捏住旋钮环8套和前端旋钮3,朝着另一方向转动前端旋钮3时,旋钮环8上的棘爪9始终卡接在换能器外壳4上的斜向凹槽10内,保证换能器外壳4与前端旋钮3反向转动。实施例三: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棘爪9为弹性材质。所述棘爪9可以为抗形变能力强的塑料材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可满足棘爪9的塑性形变。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手柄(1)、刀头(2)、前端旋钮(3)、换能器外壳(4)和变幅杆(5),所述刀头(2)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端旋钮(3)上,所述前端旋钮(3)和所述换能器外壳(4)分别位于所述控制手柄(1)的前后两端,且所述换能器外壳(4)穿过所述控制手柄(1)内部与所述前端旋钮(3)螺纹连接,所述变幅杆(5)设于所述换能器外壳(4)和所述前端旋钮(3)之间,且所述变幅杆(5)延伸至所述刀头(2)的端面上,所述换能器外壳(4)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6),所述环形凹槽(6)内设置有扭力控制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手柄(1)、刀头(2)、前端旋钮(3)、换能器外壳(4)和变幅杆(5),所述刀头(2)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端旋钮(3)上,所述前端旋钮(3)和所述换能器外壳(4)分别位于所述控制手柄(1)的前后两端,且所述换能器外壳(4)穿过所述控制手柄(1)内部与所述前端旋钮(3)螺纹连接,所述变幅杆(5)设于所述换能器外壳(4)和所述前端旋钮(3)之间,且所述变幅杆(5)延伸至所述刀头(2)的端面上,所述换能器外壳(4)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6),所述环形凹槽(6)内设置有扭力控制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扭力控制的超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控制机构(7)包括旋钮环(8),所述旋钮环(8)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谢斌彬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雷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