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用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37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用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座,所述把手座上设置有固定把手,活动把手及摆动驱动旋钮部;拉钩杆座,所述拉钩杆座设置在所述把手座的前端;拉钩杆,所述拉钩杆包括中空延伸杆,中空摆动杆及拉钩摆动杆,所述中空延伸杆一端与所述拉钩杆座连接,所述中空延伸杆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中空摆动杆一端连接,所述中空摆动杆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拉钩摆动杆一端连接,拉钩摆动杆另一端设有钩状凸起;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中空延伸垂直且可随着所述中空摆动杆相对于述中空延伸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中空摆动杆垂直且可随着所述拉钩摆动杆相对于所述中空摆动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的弯曲范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用拉钩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腹腔镜用拉钩。
技术介绍
在结直肠外科临床手术实践中,特别是结直肠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中,需要对血管表面的淋巴结进行裸化清扫,并对相关神经进行保护。在手术中,需要医生持续地通过戳卡孔放置的胃肠抓钳对相关血管、神经进行牵拉、暴露。然而,现有的腹腔镜胃肠抓钳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抓持面积过小,容易打滑,无法起到预期的手术效果;(2)抓持面积过大,易对抓持的血管、神经造成副损伤,影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严重者,甚至导致术中大出血等并发症;(3)医生在手术中需要长时间进行牵拉血管、神经的操作,容易造成医生疲劳,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630200.1)公开了一种新型腹腔镜用抓钳,该抓钳包括指环、钳柄、转轴、钳头、抓钩、抓齿,所述钳头的顶部设有抓齿,抓齿与钳头相垂直,钳头的中部设有2对抓钩,钳头通过转轴与钳柄连接,钳柄的下部设有指环,钳柄的内侧设有钳扣。使用时,手指放置在指环内,由钳扣调整抓钩张开角度的大小,手术中将前抓齿探入到腹腔内垂直钳夹组织,手术时用抓钩扎入要切除的瘤体组织锁定,将瘤体抓起,进而切除。该腹腔镜用抓钳的结构操作简单、方便使用,但仅用于腹腔镜手术中从辅助切口取出标本,且无法避免对组织、血管和神经的副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对血管、神经进行合适的牵拉,又不对血管、神经造成副损伤的新型腹腔镜用拉钩。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易于操作和副损伤较小的新型腹腔镜用钩状拉钩,以解决在腹腔镜微创手术时对血管、神经进行合适的牵拉同时避免对血管、神经造成副损伤。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腹腔镜用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座,所述把手座上设置有固定把手,活动把手及摆动驱动旋钮部;拉钩杆座,所述拉钩杆座设置在所述把手座的前端;拉钩杆,所述拉钩杆包括中空延伸杆,中空摆动杆及拉钩摆动杆,所述中空延伸杆一端与所述拉钩杆座连接,所述中空延伸杆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中空摆动杆一端连接,所述中空摆动杆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拉钩摆动杆一端连接,拉钩摆动杆另一端设有钩状凸起;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中空延伸垂直且可随着所述中空摆动杆相对于所述中空延伸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中空摆动杆垂直且可随着所述拉钩摆动杆相对于所述中空摆动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第一控制线,所述第一控制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的外圆周切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铰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的另一端沿着所述中空延伸杆穿出至把手座内通过第一转轴的外圆周切线方向与所述摆动驱动旋钮部连接,所述摆动驱动旋钮部被构造成在其沿着预定方向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线拉动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以使所述拉钩摆动杆相对于所述中空摆动杆摆动;第二控制线,所述第二控制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轴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的另一端沿着所述中空延伸杆穿出至把手座内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的外圆周切线方向与所述活动把手连接,所述活动把手被构造成在其沿着靠近固定把手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线拉动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以使所述中空摆动杆相对于所述中空延伸杆摆动;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把手的支臂部连接,用以提供拉力使得活动把手恢复至与固定把手远离的位置;第二复位扭簧,所述第二复位扭簧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中空摆动杆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用以提供扭力使得所述中空摆动杆处于第一位置。第三复位扭簧,所述第三复位扭簧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拉钩摆动杆的所述一端之间,用以提供扭力使得所述拉钩摆动杆处于第一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轴上设有向其径向凸出的第一挂接部,所述第二铰接轴上设有向其径向凸出的第二挂接部;所述第一控制线的所述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挂接部,所述第二控制线的所述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挂接部。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把手具有第三铰接部及自所述第三铰接部外缘延伸形成的支臂部;所述第三铰接部将所述活动把手与所述把手座铰接,所述第二控制线的所述一端连接于所述支臂部,所述支臂部被构造成当活动把手沿靠近所述固定把手的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控制线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把手与所述活动把手侧面上设有锁扣部;所述锁扣部包括设置在活动把手侧面固定连接的锁扣本体和固定把手侧面固定连接的与锁扣本体一体成型的锁扣齿,所述锁扣本体与所述锁扣齿可配合使用使得所述固定把手与所述活动把手紧锁。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驱动旋钮部设有驱动旋钮与驱动发条;所述驱动旋钮构造成在其沿着预定方向旋转时带动所述驱动发条发生形变;所述驱动旋钮上设有开关,当所述驱动旋钮沿着远离把手座方向操作,所述形变的驱动发条恢复原状。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摆动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挂接部垂直于所述中空延伸杆轴向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拉钩摆动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挂接部垂直于所述中空延伸杆轴向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线与所述第二控制线为钢丝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技术可满足腹腔镜微创手术的需求;2.本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和神经,避免副损伤;3.本技术能够很好地对血管和神经进行暴露,减轻医生长时间操作的疲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腹腔镜用拉钩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腹腔镜用拉钩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A处的剖视俯视图。图4是图1B处的剖视俯视图。图5是锁扣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5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进一步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镜用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n把手座(10),所述把手座(10)上设置有固定把手(11),活动把手(12),摆动驱动旋钮部(13)及锁扣部(18);/n拉钩杆座(20),所述拉钩杆座(20)设置在所述把手座(10)的前端;/n拉钩杆(30),所述拉钩杆(30)包括中空延伸杆(31),中空摆动杆(32)及拉钩摆动杆(33),所述中空延伸杆(31)一端与所述拉钩杆座(20)连接,所述中空延伸杆(31)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321)与所述中空摆动杆(32)一端连接,所述中空摆动杆(32)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331)与所述拉钩摆动杆(33)一端连接,拉钩摆动杆(33)另一端设有钩状凸起;所述第一铰接轴(321)与所述中空延伸杆(31)垂直且可随着所述中空摆动杆(32)相对于所述中空延伸杆(3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铰接轴(331)与所述中空摆动杆(32)垂直且可随着所述拉钩摆动杆(33)相对于所述中空摆动杆(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n第一控制线(40),所述第一控制线(4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321)的外圆周切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铰接轴(331)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40)的另一端沿着所述中空延伸杆(31)穿出至把手座(10)内通过第一转轴(15)的外圆周切线方向与所述摆动驱动旋钮部(13)连接,所述摆动驱动旋钮部(13)被构造成在其沿着预定方向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线(40)拉动所述第二铰接轴(331)转动,以使所述拉钩摆动杆(33)相对于所述中空摆动杆(32)摆动;/n第二控制线(50),所述第二控制线(5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轴(321)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50)的另一端沿着所述中空延伸杆(31)穿出至把手座(10)内通过第二转轴(16)与第三转轴(17)的外圆周切线方向与所述活动把手(12)连接,所述活动把手(12)被构造成在其沿着靠近固定把手(11)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线(50)拉动所述第一铰接轴(321)转动,以使所述中空摆动杆(32)相对于所述中空延伸杆(31)摆动;/n第一复位弹簧(1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座(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把手(12)的支臂部(121)连接,用以提供拉力使得活动把手(12)恢复至与固定把手(11)远离的位置;/n第二复位扭簧(322),所述第二复位扭簧(322)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轴(321)与所述中空摆动杆(32)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用以提供扭力使得所述中空摆动杆(32)处于第一位置;/n第三复位扭簧(332),所述第三复位扭簧(332)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轴(331)与所述拉钩摆动杆(33)的所述一端之间,用以提供扭力使得所述拉钩摆动杆(33)处于第一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用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座(10),所述把手座(10)上设置有固定把手(11),活动把手(12),摆动驱动旋钮部(13)及锁扣部(18);
拉钩杆座(20),所述拉钩杆座(20)设置在所述把手座(10)的前端;
拉钩杆(30),所述拉钩杆(30)包括中空延伸杆(31),中空摆动杆(32)及拉钩摆动杆(33),所述中空延伸杆(31)一端与所述拉钩杆座(20)连接,所述中空延伸杆(31)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321)与所述中空摆动杆(32)一端连接,所述中空摆动杆(32)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331)与所述拉钩摆动杆(33)一端连接,拉钩摆动杆(33)另一端设有钩状凸起;所述第一铰接轴(321)与所述中空延伸杆(31)垂直且可随着所述中空摆动杆(32)相对于所述中空延伸杆(3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铰接轴(331)与所述中空摆动杆(32)垂直且可随着所述拉钩摆动杆(33)相对于所述中空摆动杆(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第一控制线(40),所述第一控制线(4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321)的外圆周切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铰接轴(331)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40)的另一端沿着所述中空延伸杆(31)穿出至把手座(10)内通过第一转轴(15)的外圆周切线方向与所述摆动驱动旋钮部(13)连接,所述摆动驱动旋钮部(13)被构造成在其沿着预定方向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线(40)拉动所述第二铰接轴(331)转动,以使所述拉钩摆动杆(33)相对于所述中空摆动杆(32)摆动;
第二控制线(50),所述第二控制线(5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轴(321)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50)的另一端沿着所述中空延伸杆(31)穿出至把手座(10)内通过第二转轴(16)与第三转轴(17)的外圆周切线方向与所述活动把手(12)连接,所述活动把手(12)被构造成在其沿着靠近固定把手(11)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线(50)拉动所述第一铰接轴(321)转动,以使所述中空摆动杆(32)相对于所述中空延伸杆(31)摆动;
第一复位弹簧(1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座(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把手(12)的支臂部(121)连接,用以提供拉力使得活动把手(12)恢复至与固定把手(11)远离的位置;
第二复位扭簧(322),所述第二复位扭簧(322)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轴(321)与所述中空摆动杆(32)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用以提供扭力使得所述中空摆动杆(32)处于第一位置;
第三复位扭簧(3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悠然张维芯谷云飞陈邑岐杨柏霖周在龙竺平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