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艳春专利>正文

一种吸脂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37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脂针,针尖部、针管和针尾部,针尖部通过针管和针尾部相连通,针尖部上设有多个凹槽,针管为中空结构,针管靠近所述针尖部上设有多个吸脂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吸脂针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吸脂针在脂肪中行进的阻力,最大限度的降低所造成的深层软组织挫伤,同时保证吸脂的安全和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脂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吸脂针。
技术介绍
吸脂是将吸脂针通过皮肤的小切口进入皮下,将局部堆积的脂肪组织吸出,以改善肥胖体型的一种方法。其中,吸脂针的结构对于吸脂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有吸脂针的针尖部为顿圆形,在插入皮下的过程中易造成顿性挫伤的问题,同时,吸脂针的吸脂孔边沿过于光滑,不利于脂肪的切割。鉴于此,目前亟待提出一种插入时不会造成顿性损伤、吸脂效果理想且结构强度较好的吸脂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吸脂针。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吸脂针,针尖部、针管和针尾部,所述针尖部通过所述针管和所述针尾部相连通,所述针尖部设有多个凹槽,所述针管为中空结构,所述针管靠近所述针尖部设有多个吸脂孔。优先地,所述针管包括椭圆形针管部和圆形针管部,所述椭圆形针管部的一端与所述针尖部相连,所述椭圆形针管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圆形针管部相连,所述椭圆形针管部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圆形针管部的截面为圆形。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地是,所述吸脂孔呈单排的排列设置在所述椭圆形针管部的管壁上。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地是,所述针尾部包括手柄和连接口,所述手柄的末端设有连接口。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地是,所述手柄上设有定位标识。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地是,所述吸脂孔与所述定位标识在一条水平线上排列。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地是,所述吸脂孔的边缘为锐利的切割细齿。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地是,所述吸脂孔的个数为1-5个。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地是,所述针尖部的夹角为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针尖部便于吸脂针穿入皮下,不会造成顿性挫伤;针管靠近针尖部设有椭圆形针管部即截面为椭圆,截面大,吸脂效果更好;吸脂孔边缘为锐利切割细齿,在穿入皮下的过程中对脂肪进行切割,便于吸脂;吸脂孔设置为单排,可以在吸脂针伸入并到达人体皮下脂肪层时,朝向皮下脂肪层的一侧具有吸脂孔,实现吸脂,而朝向表皮的一侧不具有吸脂孔,不会对表皮造成伤害;定位标识可以通过肉眼识别吸脂孔的位置;吸脂孔分布均匀不会造成吸脂部位脂肪流失的不均匀,在人体外表呈现凹凸的现象;本技术可以避免顿性挫伤,保证吸脂高效且吸脂针的结构强度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A’面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B-B’面的剖面图;图4是C部放大图;图中:1、针尖部;2、圆形针管部;3、手柄;4、定位标识;5、吸脂孔;6、连接口;7、椭圆形针管部;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吸脂针,针尖部1、针管和针尾部,针尖部1通过所述针管和针尾部相连通,针尖部1具有多个凹槽8,如图4所示多个凹槽8的结构如现有技术中的剑樋,本专利中如图1展现的针尖部1的针尖处夹角为30°,针管为中空结构,所述针管包括椭圆形针管部7和圆形针管部2,椭圆形针管部7的一端与针尖部1相连,椭圆形针管部7的另一端与圆形针管部2相连,如图2所示椭圆形针管部7的截面为椭圆形,如图3所示圆形针管部2的截面为圆形,吸脂孔5呈单排的排列设置在椭圆形针管部7的管壁上。吸脂孔5设置为单排,可以在该吸脂针伸入并到达人体皮下脂肪层时,朝向皮下脂肪层的一侧具有吸脂孔5,实现吸脂,而朝向表皮的一侧不具有吸脂孔5,不会对表皮造成伤害;针尾部包括手柄3,手柄3上设有定位标识4,手柄3的末端设有用于连接胶管的连接口;吸脂孔5与定位标识4在一条水平线上排列,在该吸脂针伸入到皮下之后可以通过定位标识4在体外部识别吸脂孔5的位置,当吸脂孔5并未对准待吸脂部位时,进行对吸脂针的转动即可实现调整吸脂孔5的位置调节;吸脂孔5的边缘为锐利的切割细齿,该切割细齿可以是在生产该吸脂管的吸脂孔5时,不对吸脂孔5的边缘进行打磨光滑,这样制作的吸脂孔5可以保留锐利的边缘结构实现以上效果;在该吸脂针穿入皮下的过程中对脂肪进行切割,便于吸脂;吸脂孔5的个数为1-5个,优先地,吸脂孔5的个数为4个,虽然吸脂孔5降低了,保证了吸脂高效;本技术改进的流线型吸脂头具有多个凹槽8:1、该吸脂针从最大程度上减少吸脂手术时脂肪组织的阻力,减轻组织损伤,使术后并发症减少减轻,术后恢复更快;2、阻力减小之后,使得手术者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省力,劳动量明显降低;3、阻力减少之后,操作更加轻盈,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意味着,麻醉时间缩短,意味着患者更加安全。吸脂针的使用方法如下:将该吸脂针的针尖部1伸入至人体皮下脂肪层,并将针管上设置吸脂孔5的一侧朝向皮下脂肪层,未设置吸脂孔5的一侧朝向表皮,启动所述吸脂机,所述吸脂机通过负压真空吸引,将脂肪组织从吸脂孔5中吸出,并通过针管进入针尾部的手柄3,进而进入手柄3通过连接口6相连接的胶管,实现脂肪组织的吸出。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脂针,其特征在于:针尖部、针管和针尾部,所述针尖部通过所述针管和所述针尾部相连通,所述针尖部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针管为中空结构,所述针管靠近所述针尖部设有多个吸脂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脂针,其特征在于:针尖部、针管和针尾部,所述针尖部通过所述针管和所述针尾部相连通,所述针尖部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针管为中空结构,所述针管靠近所述针尖部设有多个吸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脂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包括椭圆形针管部和圆形针管部,所述椭圆形针管部的一端与所述针尖部相连,所述椭圆形针管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圆形针管部相连,所述椭圆形针管部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圆形针管部的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脂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脂孔呈单排的排列设置在所述椭圆形针管部的管壁上。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春
申请(专利权)人:孙艳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