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静脉溶栓导管螺旋盘绕式收纳及置管快速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颈静脉溶栓导管螺旋盘绕式收纳及置管快速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血管疾病,常常危机患者生命,以往临床上大多给予抗凝、全身溶栓等治疗,但治疗效果较差,并发症较多,难以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提升。近年来,经颈内静脉置管溶栓治疗蓬勃发展,其创伤小、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其实施过程如下:先经颈内静脉实施髂股静脉插管术:将5F导管从右侧颈静脉插入,通过导管鞘,在健侧骼总静脉将单弯导管、超滑导丝插入,实施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对下腔静脉、对侧骼静脉入口处的情况进行评估,对患侧骼静脉实施选择性插管,插管成功后进行造影,对血栓与髂静脉及其内血流进行观察,以此为依据对下腔静脉滤器是否需放置进行评估。溶栓导管长度为150cm,其外露部分长度根据患者血栓位置不同及患者身高不同而略有差异。现有治疗操作中,在针对溶栓导管过长的普遍措施为采用弹力绷带“十字交叉”外固定,针对置管处溶栓导管固定采用置管处皮肤缝合的方式进行固定。但在医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静脉溶栓导管螺旋盘绕式收纳及置管快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收纳固定结构及导管走管固定结构;/n所述导管收纳固定结构包括:保护壳、导管束套圈、支撑骨架、收纳壳、导管板夹;所述收纳壳、支撑骨架、保护壳依次贴合套设,所述收纳壳与所述保护壳仿形设计;所述保护壳外轮廓呈圆饼状,所述保护壳上端设置有圆形开口,内部为中空;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所述导管束套圈,所述收纳壳内设置有所述导管板夹,所述溶栓导管的一端夹设在所述导管板夹上后呈螺旋盘绕式收纳在所述收纳壳内,所述溶栓导管的另一端夹设在所述导管束套圈后伸出;/n所述导管走管固定结构包括:导管压夹上座、导管压夹下座、固定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静脉溶栓导管螺旋盘绕式收纳及置管快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收纳固定结构及导管走管固定结构;
所述导管收纳固定结构包括:保护壳、导管束套圈、支撑骨架、收纳壳、导管板夹;所述收纳壳、支撑骨架、保护壳依次贴合套设,所述收纳壳与所述保护壳仿形设计;所述保护壳外轮廓呈圆饼状,所述保护壳上端设置有圆形开口,内部为中空;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所述导管束套圈,所述收纳壳内设置有所述导管板夹,所述溶栓导管的一端夹设在所述导管板夹上后呈螺旋盘绕式收纳在所述收纳壳内,所述溶栓导管的另一端夹设在所述导管束套圈后伸出;
所述导管走管固定结构包括:导管压夹上座、导管压夹下座、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前后端均设置有卡套立柱,所述卡套立柱上开设有弧形卡套槽,所述导管压夹上座卡设在所述导管压夹下座后形成夹持从所述导管束套圈伸出的所述溶栓导管的夹持槽,所述导管压夹下座可转动地夹持在两个所述卡套立柱的所述卡套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静脉溶栓导管螺旋盘绕式收纳及置管快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固定支撑条、外周固定圈、出口固定圈、轴套管;所述固定支撑条贴合所述保护壳内壁从底部中心沿径向经圆周处内壁走向至所述保护壳开口;所述保护壳内部呈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组所述固定支撑条,所述保护壳底部中心处的所述固定支撑条交汇处连接有所述轴套管,所述保护壳开口处内部设置有所述出口固定圈与若干组所述固定支撑条的端头连接;所述保护壳圆周侧内壁处的所述固定支撑条回折处设置有环状的所述外周固定圈与若干组所述固定支撑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静脉溶栓导管螺旋盘绕式收纳及置管快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管上套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端和下端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圆周凸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静脉溶栓导管螺旋盘绕式收纳及置管快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压夹下座中间段为主段结构,所述主段结构前后两侧端面连接有卡套段结构,所述卡套段结构两端端口处连接有卡簧结构;所述导管压夹下座通过所述卡套段结构与弧形所述卡套槽进行相互卡套;所述卡套段结构外侧为圆弧外周,在与弧形所述卡套槽相互卡套的状态下,进行相对的阻尼转动;所述主段结构两侧的外壁为圆弧曲面结构,且两个圆弧曲面外壁同圆心,所述主段结构上下均为平端面结构,所述主段结构的外径大于所述卡套段结构的外径;所述导管压夹下座上开设有下座竖直嵌入槽,所述下座竖直嵌入槽在所述导管压夹下座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导管压夹下座的截面呈U型凹槽结构,U型凹槽的底部为半圆形的圆弧底部面结构,且所述圆弧底部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董翔宇,苏梦丹,史婉秋,周纪妹,张延藏,王璐璐,李爱真,侯晨辉,李丹,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