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712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5
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两个升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床板,固定床板前端铰接有可向下翻转的第二翻转板,第二翻转板的前端铰接有当第二翻转板向下翻转时可始终与固定床板保持平行的平行板,固定床板的后端铰接有可向上翻转的第一翻转板;安装板的上侧安装有可左右摆动的限制板,限制板的下侧分别安装有多个夹持结构;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导管通过两个夹持带轮进行夹持限制,防止导管乱动脱落,并且两个夹持带轮在普通状态下可以进行转动,方便在患者翻身或者起身时带动导管一并移动,并且在通过夹持带轮限制导管移动至两个夹持带轮可以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带动下同步向外侧平行移动,方便使用者使用夹持带轮对导管进行夹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并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患有耳鼻喉科疾病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通常需要外置引流管、通气管等管道进行辅助治疗,在护理过程中对于外置管道的维护非常的麻烦并至关重要,在目前的日常护理时通常将外置管道固定在患者的身体和病床表面,在患者翻身或者起身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拉扯导致导管脱落,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安全,并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耽误治疗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可有效防止患者的外置管道脱落,并使用简单,功能多样,有效地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两端的上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升降板,两个所述升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床板,所述固定床板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右两端的上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升降板(2),两个所述升降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床板(3),所述固定床板(3)前端铰接有可向下翻转的第二翻转板(5),所述第二翻转板(5)的前端铰接有当所述第二翻转板(5)向下翻转时可始终与所述固定床板(3)保持平行的平行板(6),所述固定床板(3)的后端铰接有可向上翻转的第一翻转板(4),所述第一翻转板(4)的后端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角度板(7);右侧的所述升降板(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的上侧安装有可升降的安装板(52),所述安装板(52)的上侧安装有...

【技术特征摘要】
1.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右两端的上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升降板(2),两个所述升降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床板(3),所述固定床板(3)前端铰接有可向下翻转的第二翻转板(5),所述第二翻转板(5)的前端铰接有当所述第二翻转板(5)向下翻转时可始终与所述固定床板(3)保持平行的平行板(6),所述固定床板(3)的后端铰接有可向上翻转的第一翻转板(4),所述第一翻转板(4)的后端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角度板(7);右侧的所述升降板(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的上侧安装有可升降的安装板(52),所述安装板(52)的上侧安装有可左右摆动的限制板(62),所述限制板(62)的下侧分别安装有多个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夹持杆(71),所述第一夹持杆(71)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限制板(62)底部铰接,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杆(71)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夹持杆(72),所述第二夹持杆(72)与所述第一夹持杆(71)相互平行,两侧的所述第一夹持杆(71)和第二夹持板的下端铰接有连接板(73),所述第一夹持杆(71)和第二夹持杆(72)可同步相对摆动,所述连接板(73)的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夹持带轮(7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的左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花键轴(82),所述花键轴(82)的表面花键连接有升降蜗杆(21),所述升降蜗杆(21)与所述底座(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蜗杆(21)的前后两侧分别啮合有升降蜗轮(20),所述升降蜗轮(20)分别与所述底座(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蜗轮(20)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推板(19),所述升降推板(19)的上端分别铰接有升降滑块(18),所述升降板(2)内侧下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导轨(17),所述升降滑块(18)分别与所述升降导轨(17)滑动连接;所述花键轴(8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锥齿轮(22),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22)的上侧分别啮合有第二换向锥齿轮(23),所述第二换向锥齿轮(23)与所述升降板(2)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锥齿轮(23)的右端同轴固接有可转动的传动齿轮(24),所述花键轴(8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轴架,所述连轴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齿轮(24)同轴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板(3)的下端中部转动连接有翻转蜗杆(27),所述翻转蜗杆(2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锥齿轮(28),所述第一连接锥齿轮(28)的左侧啮合有第二连接锥齿轮(29),所述第二连接锥齿轮(29)与左侧的所述升降板(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锥齿轮(29)的左侧同轴连接有可转动的连接齿轮(30),所述翻转蜗杆(27)的后侧啮合有翻转蜗轮(26),所述翻转蜗轮(2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升降板(2)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25),所述驱动齿轮(25)的上侧啮合有移动齿条(10),所述移动齿条(10)与所述升降板(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齿条(10)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翻转齿条(9),所述翻转齿条(9)的上端分别啮合有翻转齿轮(8),所述第一翻转板(4)前端的左右两侧和所述第二翻转板(5)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翻转板(4)和所述第二翻转板(5)分别通过两侧的所述第一铰接轴分别与所述固定床板(3)的前后两端铰接,所述翻转齿轮(8)分别于所述第一翻转板(4)和所述第二翻转板(5)左侧的所述第一铰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翻转板(5)左侧下端安装有可始终与所述第二翻转板(5)保持平行的连动板(13),所述连动板(13)的后端铰接有第一平行板(11),所述第一平行板(11)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床板(3)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所述连动板(13)的前端铰接有第二平行板(12),所述第二平行板(12)的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平行板(12)通过两侧的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固定床板(3)铰接,所述第二平行板(12)与左侧的所述第二铰接轴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的左端转动连接有控制转盘(33),所述控制转盘(33)的中部滑动连接有调控杆(35),所述调控杆(3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调控按钮(34),所述调控杆(35)的表面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端面齿轮(36)和第一连接端面齿轮(37),所述第一连接端面齿轮(37)和第一连接端面齿轮(37)分别依次左右相对分布,所述传动齿轮(24)的上侧啮合有配合齿轮(39),所述配合齿轮(39)与所述升降板(2)转动连接,所述配合齿轮(39)与所述调控杆(35)同轴心,所述配合齿轮(3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面齿轮(36)啮合的第二配合端面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丽李小静徐改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