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711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包括前护板、后护板以及脚护板,所述前护板和后护板均为弧形,所述前护板和后护板组合成圆筒形,所述脚护板用于包裹脚底板以及脚的两侧,所述后护板与脚护板连接;所述前护板、后护板以及脚护板的内侧均设有棉质带孔内衬。通过前护板、后护板以及脚护板对小腿或脚踝受伤的人员的小腿以及脚部进行包裹和固定,从而有利于小腿或踝部骨折的康复,缩短康复时间,设置的棉质带孔内衬质地柔软,提高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吸汗排湿,保证患处的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腿部骨折康复治疗仪器
,特别涉及一种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小腿和脚踝部在运动时极易发生扭伤或者骨折等运动损伤,如果损伤严重,常常造成受伤人员无法正常行走,需要长时间的卧床康复治疗。现有技术中,对小腿以及脚踝部的康复治疗一般选择石膏或者砂布进行固定,选用石膏固定,肢体难以移动,只有在骨折严重时使用,而砂布固定的固定效果较差,上述两种方案都不适合用于受伤人员的居家康复治疗,给受伤人员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其优点是用于小腿或踝部受伤人员的康复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包括前护板、后护板以及脚护板,所述前护板和后护板均为弧形,所述前护板和后护板组合成圆筒形,所述脚护板用于包裹脚底板以及脚的两侧,所述后护板与脚护板连接;所述前护板、后护板以及脚护板的内侧均设有棉质带孔内衬。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前护板、后护板以及脚护板对小腿或脚踝受伤的人员的小腿以及脚部进行包裹和固定,从而有利于小腿或踝部骨折的康复,缩短康复时间,设置的棉质带孔内衬质地柔软,提高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吸汗排湿,保证患处的环境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护板、后护板以及脚护板上设有若干透气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用于通风透气,有利于保持患处的环境干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护板、后护板以及脚护板上均设有矩形贯穿的宽型滑槽,宽型滑槽内用于放置艾灸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受伤人员的康复治疗中,可以使用艾灸的方式来改善血液循环,提供治疗效果,艾灸时可直接将艾灸盒放置在宽型滑槽内,艾灸盒和沿着宽型滑槽滑动,用于改变艾灸的位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脚护板的内侧底部设有波浪形的防滑鞋垫,所述防滑鞋垫为EVA材质或硅胶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伤患在康复治疗中,也需要少量的自住行走或被动行走,防滑鞋垫提高伤患脚底的触感,提高用户体验,EVA材质或硅胶材质的防滑鞋垫可以良好的贴合人体肌肤,提高行走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护板延伸至脚面位置,所述后护板的底部设有护跟板,所述后护板和脚护板的两侧各通过一个固定卡盘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脚跟脚面部位也进行包裹,从而使得伤患使用时更舒适,后护板和脚护板通过固定卡盘连接固定,对小腿和脚部进行支撑。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前护板、后护板以及脚护板与棉质带孔内衬之间设有电疗线、可充气气囊和电极片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疗线用于与电疗仪连接对患处进行电疗;可充气气囊在充气时可以对腿部进行支撑,提高对腿部的支撑效果,使之适用于不同体格的伤患,其次,可充气气囊在充气后可以对患处进行挤压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电极片用于发热,对患处进行理疗,通过上述手段可以提高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时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电疗仪、电热控制仪和充气泵,所述电疗仪通过导线与电疗线连接,所述电热控制仪通过导线与电极片连接,所述充气泵通过气管与可充气气囊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疗仪、电热控制仪和充气泵均为另外设置并通过导线或气管与相应部件连接,从而减少了前护板、后护板以及脚护板的重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护板和后护板上设有若干矩形固定环,矩形固定环内设有尼龙粘扣,尼龙粘扣用于将前护板和后护板进行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尼龙粘扣使用方便,便于前护板和后护板的连接与拆卸。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护板上设有三角形吊环,所述三角形吊环用于与另设的尼龙带的连接,尼龙带的一端设有挂钩用于与三角形吊环连接,尼龙带的另一端悬挂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伤患的康复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需要仰卧,此时通过尼龙带将前护板吊至合适高度,提高伤患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伸缩杆和弧形支撑架,底座固定在地面上,弧形支撑架通过伸缩杆连接在底座上,弧形支撑架用于与后护板连接以支撑后护板,后护板上设有至少两组螺栓,弧形支撑架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孔,螺栓上连接有螺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架同样可以在伤患平躺或欹枕时将受伤的腿部支撑起来,方便了使用,弧形支撑架提高了与后护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1.通过前护板、后护板以及脚护板的支撑,使得骨折的小腿或踝部得到支撑,从而帮助康复,通过设置的棉质带孔内衬以及防滑鞋垫提高用户的穿戴舒适性;2.通过设置的电疗线、可充气气囊和电极片进行辅助治疗,提高康复效果;3.通过尼龙带悬吊以及支架支撑两种方式对小腿进行水平支撑,使用灵活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前护板的展开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护板的展开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俯视角度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支架的示意图。图中,1、前护板;2、后护板;3、脚护板;4、棉质带孔内衬;5、透气孔;6、宽型滑槽;7、固定卡盘;8、护跟板;9、三角形吊环;10、支架;101、底座;102、伸缩杆;103、弧形支撑架;11、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考图1-5,一种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包括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所述前护板1和后护板2均为弧形,所述前护板1和后护板2组合成圆筒形,所述脚护板3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脚护板3用于包裹脚底板以及脚的两侧,所述后护板2与脚护板3连接;所述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的内侧均设有棉质带孔内衬4。通过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对小腿或脚踝受伤的人员的小腿以及脚部进行包裹和固定,从而有利于小腿或踝部骨折的康复,缩短康复时间,设置的棉质带孔内衬4质地柔软,提高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吸汗排湿,保证患处的环境质量。所述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上设有若干透气孔5,透气孔5用于通风透气,有利于保持患处的环境干燥。所述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上均设有矩形贯穿的宽型滑槽6,宽型滑槽6内用于放置艾灸盒。在受伤人员的康复治疗中,可以使用艾灸的方式来改善血液循环,提供治疗效果,艾灸时可直接将艾灸盒放置在宽型滑槽6内,艾灸盒和沿着宽型滑槽6滑动,用于改变艾灸的位置。市面上的艾灸盒有很多种尺寸,在本实施例中,可选择宽度在2-3cm的艾灸盒为宜,对应的,宽型的滑槽的宽度也在2-3cm之间且略大于艾灸盒的宽度。前护板1和后护板2的外形与小腿形状契合,即,前护板1和后护板2均上端的宽度大于下端的宽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护板2的宽度大于前护板1的宽度,具体来说,前护板1的弧面对应的中心角为120°,而后护板2对应的中心角为240°,这样设置便于将前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所述前护板(1)和后护板(2)均为弧形,所述前护板(1)和后护板(2)组合成圆筒形,所述脚护板(3)用于包裹脚底板以及脚的两侧,所述后护板(2)与脚护板(3)连接;所述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的内侧均设有棉质带孔内衬(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所述前护板(1)和后护板(2)均为弧形,所述前护板(1)和后护板(2)组合成圆筒形,所述脚护板(3)用于包裹脚底板以及脚的两侧,所述后护板(2)与脚护板(3)连接;所述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的内侧均设有棉质带孔内衬(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上设有若干透气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上均设有矩形贯穿的宽型滑槽(6),宽型滑槽(6)内用于放置艾灸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护板(3)的内侧底部设有波浪形的防滑鞋垫,所述防滑鞋垫为EVA材质或硅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板(1)延伸至脚面位置,所述后护板(2)的底部设有护跟板(8),所述后护板(2)和脚护板(3)的两侧各通过一个固定卡盘(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脚踝扭伤骨折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护板(1)、后护板(2)以及脚护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刘超李铎陶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