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00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4
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包括:袖带传感器、血压检测器、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血压控制电路、存储器、扬声器驱动电路、显示器驱动电路、通信电路、按键、电源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血压控制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所述显示器驱动电路、所述通信电路、所述按键和所述电源连接,所述血压检测器分别与所述袖带传感器、所述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和所述血压控制电路连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故障识别,易于维护,通过采用ASI芯片内集成的动脉硬化算法处理血压数据得到动脉硬化指数,只需测量一只手臂即可完成动脉硬化指数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
技术介绍
在今天人人对健康倍加关注的语境下,动脉硬化早已不是医学教科书里鲜为人知的专业术语;另外随着动脉硬化病程发展,动脉血管内膜逐渐增厚,血管半径狭窄,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动脉硬化是一种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强相关的疾病,及早检测到病变征兆对于干预和改善动脉血管健康程度存在着重大意义。基于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动脉硬化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生化检测、影像检查、物理方式测量动脉僵硬度(ArterialStiffness):由于动脉硬化和胆固醇含量有很强的关系,所以生化检测是通过血液化验来判定血液中总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判断动脉硬化的风险因子;影像检查是通过B型超声影像观察动脉中的动脉硬化斑块的特征来判断动脉硬化的风险因子,所以生化检测和影像检测需要去医院等专业机构检测。动脉僵硬程度是动脉血管本身的物理性质,而大量的临床统计可以通过测量动脉僵硬程度作为动脉硬化的手段;因此也可以通过脉搏波沿着动脉血管传播的速度实现测量。而现在已有的通过物理方式无创检测动脉硬化的检测仪通常需要被测者在两手臂和两脚踝佩戴充气袖带,袖带加压后通过示波法获得脉搏波。通过计算脉搏波从心脏传导到手臂和脚踝的时间差,并且通过身高推算“心脏到手臂”与“心脏到脚踝”的距离差,从而计算出动脉硬化程度。通常通过物理检测的检测仪需要体积大,不容易搬动,而且需要测量四肢,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包括:袖带传感器、血压检测器、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血压控制电路、存储器、扬声器驱动电路、显示器驱动电路、通信电路、按键、电源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血压控制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所述显示器驱动电路、所述通信电路、所述按键和所述电源连接,所述血压检测器分别与所述袖带传感器、所述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和所述血压控制电路连接。优选地,所述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包括:ASI芯片、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和二极管D30,其中,所述ASI芯片分别与所述电阻R32、所述电阻R33、所述电阻R34、所述电阻R35、所述电阻R36、所述电阻R37、所述电阻R38和所述电阻R39连接,所述电阻R3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电阻R33的第二端连接WAKEUP引脚,所述电阻R3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5的第二端连接ASIVDD引脚,所述电阻R36和所述电阻R3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ASIVDD引脚,所述电阻R38的第二端连接SDA引脚,所述电阻R39的第二端连接SCL引脚,所述电容C30、所述电容C31、所述电容C32、所述电容C33和所述电容C3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ASIVDD引脚而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35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2和所述电阻R35的第一端连接而第二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30阳极连接所述电源而阴极连接所述ASIVDD引脚。优选地,所述血压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其中,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ASIVDD引脚而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NIBP引脚而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而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ASIVDD引脚而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而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源。优选地,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语音控制芯片U3、电容C14、扬声器LS1、稳压二极管D7和稳压二极管D8,其中,所述语音控制芯片U3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容C14的第一端连接VCC_WIFI引脚而第二端连接所述语音控制芯片U3和接地,所述扬声器LS1分别与所述语音控制芯片U3、所述稳压二极管D7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7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8的阳极接地。优选地,所述显示器驱动电路包括:旋转编码器U6、电阻R9、电阻R10、电阻R37、电阻R39、电阻R40、电容C24、开关S1和开关S2,其中,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而第二端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U6,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而第二端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U6,所述电阻R3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而第二端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U6,所述电阻R3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1的第一端而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U6,所述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U6,所述电容C24的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U6。优选地,所述通信电路包括:通信芯片U2、电阻R9、电容C11和电容C12,其中,所述通信芯片U2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信芯片U2而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1和所述电容C1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源和所述通信芯片U2而第二端接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故障识别,易于维护,通过采用ASI芯片内集成的动脉硬化算法处理血压数据得到动脉硬化指数,只需测量一只手臂即可完成动脉硬化指数测量;本申请在普通电子血压计上进行改进,因此还可以同时收集人体高低血压和脉搏信息,本设计结构简洁,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使用,具有较大的应用和推广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中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中血压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中扬声器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中显示器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中通信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包括:袖带传感器、血压检测器、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血压控制电路、存储器、扬声器驱动电路、显示器驱动电路、通信电路、按键、电源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带传感器、血压检测器、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血压控制电路、存储器、扬声器驱动电路、显示器驱动电路、通信电路、按键、电源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血压控制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所述显示器驱动电路、所述通信电路、所述按键和所述电源连接,所述血压检测器分别与所述袖带传感器、所述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和所述血压控制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带传感器、血压检测器、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血压控制电路、存储器、扬声器驱动电路、显示器驱动电路、通信电路、按键、电源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血压控制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所述显示器驱动电路、所述通信电路、所述按键和所述电源连接,所述血压检测器分别与所述袖带传感器、所述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和所述血压控制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硬化指数计算电路包括:ASI芯片、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和二极管D30,其中,所述ASI芯片分别与所述电阻R32、所述电阻R33、所述电阻R34、所述电阻R35、所述电阻R36、所述电阻R37、所述电阻R38和所述电阻R39连接,所述电阻R3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电阻R33的第二端连接WAKEUP引脚,所述电阻R3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5的第二端连接ASIVDD引脚,所述电阻R36和所述电阻R3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ASIVDD引脚,所述电阻R38的第二端连接SDA引脚,所述电阻R39的第二端连接SCL引脚,所述电容C30、所述电容C31、所述电容C32、所述电容C33和所述电容C3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ASIVDD引脚而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35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2和所述电阻R35的第一端连接而第二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30阳极连接所述电源而阴极连接所述ASIVDD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动脉硬化指数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其中,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ASIVDD引脚而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张岭李敏曹述苗王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奥萨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