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秧苗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691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秧苗培养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的中部通过隔板分为动力室和培养室,条形槽的定忙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另一端贯穿隔板,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一侧面固接在培养箱的一侧面上,培养箱的顶部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圆柱孔,圆柱内通过固定组件夹持有培养筒,转轴的外壁上固接有箱盖,动力室内的丝杆的端部固接有第一锥齿轮,动力室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外壁上固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轴的另一端端部固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调节培养箱的高度,从而便于秧苗的取放;同时便于秧苗均匀的吸收营养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秧苗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培养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秧苗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产量高等优良品种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水稻秧苗方式主要是在水田里进行苗圃培养,但是,在水田里进行苗圃培养的方式,存在泥土的养分可能不均、同时周围环境对苗圃的影响不可控制,从而不利于鉴定结果的判定;现有的秧苗在进行培养时,通常是直接放置在培养箱上,营养液穿过通孔进入到培养箱内,并对秧苗进行浸泡,从而对秧苗进行培养,然而,现有的培养装置不具有对培养箱进行升降,从而不便于苗圃的取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作物秧苗培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作物秧苗培养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水平放置的矩形箱,所述装置本体内的中部通过隔板分为动力室和培养室,所述培养室的一侧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定忙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隔板,且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隔板上,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一侧面通过T型滑块滑动连接在条形槽的底面上,所述螺纹套的一侧面固接在培养箱的一侧面上,所述培养箱的另一侧面通过矩形滑块滑动连接在培养室的侧面上,所述培养箱的顶部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圆柱孔,且每个所述圆柱孔均贯穿固定板,每个所述圆柱内通过固定组件夹持有培养筒,且每个所述培养筒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培养室的顶面开设有出口,且所述出口贯穿培养室,所述出口一侧的装置本体的顶面通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固接有箱盖,在所述动力室内的丝杆的端部固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动力室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外壁上固接有第二锥齿轮,且所述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端部固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动力室的顶面贯穿有波纹管,且所述波纹管的端部固接在培养箱的底面,所述波纹管与培养箱连通,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固接在动力室的底面,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面中部固接有出液管,且所述出液管与波纹管连通,所述出液管的一端端部设有阀门。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弹簧、活动杆、半圆形板、第二限位板,所述圆柱孔的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每个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二矩形槽,每个所述第一矩形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半圆形板,每块所述半圆形板的一侧面均固接有活动杆,每根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在第二矩形槽内,每根所述活动杆的外壁上均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弹簧。优选地,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外壁上固接有第二限位板,且所述第二限位板滑动连接在第二矩形槽的一端,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外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板,且所述第一限位板固接在第二矩形槽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活动杆的外壁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在第一限位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接第二限位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弹簧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原长。优选地,所述箱盖包括玻璃框、玻璃、把手,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固接有玻璃框,所述玻璃框内镶嵌有玻璃,且所述玻璃与出口配合,所述玻璃的顶面一侧固接有把手,所述玻璃的顶面中部固接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贯穿玻璃。优选地,所述条形槽的底面中部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的一侧面固接在螺纹套的一侧面上,所述培养室的一侧面中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的一侧面固接在培养箱的一侧面。优选地,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面上,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中部固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接在动力室的底面上。优选地,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面四角处均纵向固接有支撑腿,每根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面固接有推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培养箱、固定板、培养筒的相互配合使用,便于对苗圃进行培养,从而使每颗秧苗均匀的吸收养分,有利于秧苗的生,同时可以控制秧苗生长的环境,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固定组件的使用,便于对培养筒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秧苗进行固定;通过箱盖的使用,便于隔离秧苗隔绝外界空气,同时便于秧苗吸收光,有利于秧苗的生长;2、通过丝杆、螺纹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电机、连接轴等相互配合使用,便于培养箱的升降,从而便于秧苗的拿取;通过进水管、波纹管和出液管的相互配合使用,便于调节培养箱内营养液,从而便于秧苗的生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培养箱的俯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螺纹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装置本体1、隔板2、培养箱3、固定板4、培养筒5、玻璃框6、玻璃7、转轴8、丝杆9、螺纹套10、第一锥齿轮11、连接轴12、第二锥齿轮13、电机14、出液管15、波纹管16、进水管17、第一限位板18、弹簧19、活动杆20、半圆形板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见图1-4,一种农作物秧苗培养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为水平放置的矩形箱,所述装置本体1内的中部通过隔板2分为动力室和培养室,所述培养室的一侧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定忙转动连接有丝杆9,所述丝杆9的另一端贯穿隔板2,且所述丝杆9转动连接在隔板2上,所述丝杆9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0,所述螺纹套10的一侧面通过T型滑块滑动连接在条形槽的底面上,所述螺纹套10的一侧面固接在培养箱3的一侧面上,所述培养箱3的另一侧面通过矩形滑块滑动连接在培养室的侧面上,便于培养箱3的移动;所述培养箱3的顶部固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圆柱孔,且每个所述圆柱孔均贯穿固定板4,每个所述圆柱内通过固定组件夹持有培养筒5,便于对培养筒5进行固定,进而固定秧苗,从而便于秧苗的生长;且每个所述培养筒5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便于秧苗吸收营养液;所述培养室的顶面开设有出口,且所述出口贯穿培养室,所述出口一侧的装置本体1的顶面通过转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壁上固接有箱盖,在所述动力室内的丝杆9的端部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动力室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的一端外壁上固接有第二锥齿轮13,且所述第二锥齿轮13和第一锥齿轮11啮合,所述连接轴12的另一端端部固接在电机14的输出轴上,电机14的型号为YPZ6516-4,通过丝杆9、螺纹套10、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2、电机14、连接轴12等相互配合使用,便于培养箱3的升降,从而便于秧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作物秧苗培养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为水平放置的矩形箱,所述装置本体(1)内的中部通过隔板(2)分为动力室和培养室,所述培养室的一侧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定忙转动连接有丝杆(9),所述丝杆(9)的另一端贯穿隔板(2),且所述丝杆(9)转动连接在隔板(2)上,所述丝杆(9)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0),所述螺纹套(10)的一侧面通过T型滑块滑动连接在条形槽的底面上,所述螺纹套(10)的一侧面固接在培养箱(3)的一侧面上,所述培养箱(3)的另一侧面通过矩形滑块滑动连接在培养室的侧面上,所述培养箱(3)的顶部固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圆柱孔,且每个所述圆柱孔均贯穿固定板(4),每个所述圆柱内通过固定组件夹持有培养筒(5),且每个所述培养筒(5)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培养室的顶面开设有出口,且所述出口贯穿培养室,所述出口一侧的装置本体(1)的顶面通过转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壁上固接有箱盖,在所述动力室内的丝杆(9)的端部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动力室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的一端外壁上固接有第二锥齿轮(13),且所述第二锥齿轮(13)和第一锥齿轮(11)啮合,所述连接轴(12)的另一端端部固接在电机(14)的输出轴上,所述动力室的顶面贯穿有波纹管(16),且所述波纹管(16)的端部固接在培养箱(3)的底面,所述波纹管(16)与培养箱(3)连通,所述波纹管(16)的另一端固接在动力室的底面,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面中部固接有出液管(15),且所述出液管(15)与波纹管(16)连通,所述出液管(15)的一端端部设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秧苗培养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为水平放置的矩形箱,所述装置本体(1)内的中部通过隔板(2)分为动力室和培养室,所述培养室的一侧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定忙转动连接有丝杆(9),所述丝杆(9)的另一端贯穿隔板(2),且所述丝杆(9)转动连接在隔板(2)上,所述丝杆(9)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0),所述螺纹套(10)的一侧面通过T型滑块滑动连接在条形槽的底面上,所述螺纹套(10)的一侧面固接在培养箱(3)的一侧面上,所述培养箱(3)的另一侧面通过矩形滑块滑动连接在培养室的侧面上,所述培养箱(3)的顶部固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圆柱孔,且每个所述圆柱孔均贯穿固定板(4),每个所述圆柱内通过固定组件夹持有培养筒(5),且每个所述培养筒(5)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培养室的顶面开设有出口,且所述出口贯穿培养室,所述出口一侧的装置本体(1)的顶面通过转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壁上固接有箱盖,在所述动力室内的丝杆(9)的端部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动力室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的一端外壁上固接有第二锥齿轮(13),且所述第二锥齿轮(13)和第一锥齿轮(11)啮合,所述连接轴(12)的另一端端部固接在电机(14)的输出轴上,所述动力室的顶面贯穿有波纹管(16),且所述波纹管(16)的端部固接在培养箱(3)的底面,所述波纹管(16)与培养箱(3)连通,所述波纹管(16)的另一端固接在动力室的底面,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面中部固接有出液管(15),且所述出液管(15)与波纹管(16)连通,所述出液管(15)的一端端部设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秧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18)、弹簧(19)、活动杆(20)、半圆形板(21)、第二限位板,所述圆柱孔的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每个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二矩形槽,每个所述第一矩形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半圆形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临安简诚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