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系统中的两步随机接入过程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6836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4
描述了用于移动通信技术中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性方法包括由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消息,其包括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无线设备的标识、建立原因、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或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向无线设备传送竞争解决消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至少一部分是使用从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π/2‑BPSK的调制组中所选择的第一调制方案调制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线系统中的两步随机接入过程
本文档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
技术介绍
无线通信技术正在将世界推向日益互联和网络化的社会。无线通信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长足进步引起了对容量和连接性的更高需求。比如能量消耗、设备成本、频谱效率、以及时延在内的其它方面对于满足各种通信场景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与现有无线网络相比,下一代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需要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和设备提供支持,以及为更高的数据速率提供支持,因此要求用户设备实施更高效的随机接入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涉及用于包括第五代(5G)新无线(NR)通信系统在内的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在一个示例性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无线设备传送随机接入消息,其包括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无线设备的标识、建立原因、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或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随机接入消息的至少一部分是使用从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π/2-BPSK在内的调制组中所选择的第一调制方案调制的。在另一示例性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消息,其包括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无线设备的标识、建立原因、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或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向无线设备传送竞争解决消息,其中随机接入消息的至少一部分是使用从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π/2-BPSK在内的调制组中所选择的第一调制方案调制的。在又另一示例性方面,上述方法以处理器可执行代码的形式具体化并且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中。在又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被配置为或可操作为执行上述方法的设备。上述和其它方面以及其实施方式在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将更详细地进行描述。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中的基站(BS)与用户设备(UE)的示例。图2示出了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示例。图3示出了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示例。图4示出了MsgA的信道结构的示例。图5示出了MsgA的信道结构的另一示例。图6示出了MsgA的信道结构的又一示例。图7示出了MsgA的信道结构的又一示例。图8示出了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图9示出了无线通信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图10是根据本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装置的一部分的框图表示。具体实施方式对第四代的移动通信技术(4G,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高级/LTE-A,高级长期演进)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4G和5G系统正在研究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传输和海量连接性的特性。图1示出了包括BS120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E)111、112和113在内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LTE、5GNR蜂窝网络)的示例。如本公开技术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传输(131、132、133)包括MsgA,并且下行链路传输(141、142、143)包括MsgB。UE可以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计算机、机器对机器(M2M)设备、终端、移动设备、物联网(IoT)设备等。在现有的LTE和NR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传输需要通过随机接入(RACH)过程进入RRC连接状态以用于后续数据传输。如图2所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现有实施方式包括四个步骤。如其中所示,在第一步中,UE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机传送随机接入前导。在第二步中,UE根据由网络节点(例如基站、eNB、gNB)通过DL-SCH发送的信息获得定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可以包括定时提前(TA),其还可以被称为定时调整量或到达延迟差量。UE进一步获得例如,MCS指示和与第三步传输信息相关联(例如与Msg3相关的上行链路传输调度)的跳频指示。所述第三步是指根据由基站所发送的定时调整信息,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调度信息,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传送Msg3。在一些实施例中,Msg3包括例如连接请求和用户标识符在内的信息。在第四步中,UE接收竞争解决消息(被称为Msg4),其是基于由网络节点所接收的用户标识信息(例如UEID)。传递到UE的Msg4(包括用户标识符和随机接入请求响应消息反馈)是基于PRACH,其是从基站所配置的PRACH资源池中选择的特定序列,并且其中UE从配置的资源池中随机地选择PRACH传输。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两个UE选择相同的PRACH时机(时间/频率位置和前导码索引),并且基站在PRACH检测程序期间不能够区分这两个UE。因此,在第四步中,基站依赖第三步中携带在Msg3中的用户ID来识别是否允许用户成功接入;如果UE未从基站接收到包括与其自身标识相关联的信息的反馈,则随机接入过程被认为是不成功的。为了简化信令程序、UE功率消耗和其它因素,图2中所述的四步过程可以被简化为图3中所示的两步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和Msg3被合并到MsgA,并且竞争解决和一些随机接入响应被类似地结合到MsgB。被包含在原始消息中的内容(例如跳频信息、重传信息等)被合并到MsgB。对于在MsgA中传送的Msg3,如果遵循传统的四步随机接入过程,π/2-BPSK是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波形相一致的一种受支持的调制和编码方案。使用此调制模式将导致传输波形表现出优良的峰均功率比(PAPR)属性。然而,在现有的循环前缀OFDM(CP-OFDM)波形的实施方式中,BPSK或π/2-BPSK不被支持。当UE执行基于竞争的传输时,使用π/2-BPSK或BPSK调制的一些优势包括:○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可以被分为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等式的两部分,并且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干扰抑制更强。○考虑到传输块大小(TBSize)和资源块(RB)的数量,则可以获得低于FEC编码器母码速率的更大范围,从而可以获得更大的传输自由度,例如,如下:○pi/2-BPSK和BPSK调制的解调比高阶调制的解调更简单。本文档使用章节标题和副标题以便于理解,并且不用于将公开的技术和实施例的范围限制于某些章节。因此,在不同章节中公开的实施例能够被相互使用。此外,本文档使用来自3GPP新无线(NR)网络架构和5G协议的示例仅是为了促进理解,并且公开的技术和实施例可以被实践在使用与3GPP协议不相同的通信协议的其它无线系统中。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示例性实施例实施例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两步随机接入(2步RACH)过程中,UE在MsgA的PUSCH上传送56比特、或64比特、或72比特、或80比特的传输块大小、或16比特的RNTI。在示例中,RRC配置的TransformPrecoder被禁用,并且指示UE使用BPSK的信息(例如PUSCH-tp-BPSK)被配置。在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n由无线设备传送随机接入消息,其包括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所述无线设备的标识、建立原因、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或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n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至少一部分是使用从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π/2-BPSK的调制组中选择的第一调制方案调制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无线设备传送随机接入消息,其包括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所述无线设备的标识、建立原因、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或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至少一部分是使用从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π/2-BPSK的调制组中选择的第一调制方案调制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网络节点并且响应于传送所述随机接入消息,接收竞争解决消息。


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消息,其包括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无线设备的标识、建立原因、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或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向无线设备传送竞争解决消息,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至少一部分是使用从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π/2-BPSK的调制组中选择的第一调制方案调制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传递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完成了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网络节点之间的两步随机接入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剩余部分是使用从所述调制组中选择的第二调制方案调制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预编码器参数被禁用,并且其中调制参数将所述第一调制方案或所述第二调制方案配置为π/2-BPSK。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编码器参数为transformPrecoder,其是由层2(L2)信令配置的,并且其中所述调制参数为PUSCH-tp-pi/2-BPSK,其是由蜂窝网络配置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预编码器参数被禁用,并且其中调制参数将所述第一调制方案或所述第二调制方案配置为BPSK。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编码器参数为transformPrecoder,其是由层2(L2)信令配置的,并且其中所述调制参数为PUSCH-tp-BPSK,其是由蜂窝网络配置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调制方案或所述第二调制方案是基于物理广播信道(PBCH)中的主系统信息块(MIB)配置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调制方案或所述第二调制方案是基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中的系统信息块(SIB)、和PDSCH或物理信道(PCH)中的寻呼信息配置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调制方案或所述第二调制方案是使用4比特字段或5比特字段配置的。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调制方案或所述第二调制方案是基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或同步信号(SS)块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调制方案是从BPSK、π/2-BPS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宇洲袁志锋李卫敏唐红李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