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跳频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680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3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跳频方法及装置,该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跳频方式开启,确定跳数和/或每跳的时域长度;其中,PUSCH的传输方式为多时隙共同传输一个传输块;根据跳频方式,以及跳数和/或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从而能够满足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模式为多时隙传输一个传输块的情况下进行跳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跳频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跳频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可能使用类似于PUSCHrepetitiontypeB的时域资源分配(TimeDomainResourceAssignment,TDRA)表格。基于TypeB的PUSCH重复传输支持两种跳频方式,分别为:名义PUSCH副本间跳频和时隙间跳频,由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高层信令来配置具体跳频方式。而将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模式为多时隙传输一个传输块(TBProcessingOverMulti-slots,TBoMS)模式的情况下,如果单个传输块跨时隙边界,则可能会分布在多个时隙的不同位置,然而现有的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时隙内跳频或者时隙间跳频的模式不再适用。因此,亟需一种满足多TBoMS模式的跳频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跳频方法及装置,应用于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模式为多时隙传输一个传输块(TBProcessingOverMulti-slots,TBoMS)模式,可以满足多TBoMS模式进行跳频。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跳频方法,所述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跳频方式开启,确定跳数和/或每跳的时域长度;其中,所述PUSCH的传输方式为多时隙共同传输一个传输块;根据所述PUSCH的跳频方式,以及所述跳数和/或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跳频方法,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跳频开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跳数和每跳的时域长度,其中,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模式为多时隙传输一个传输块,然后终端设备根据跳数和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能够满足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模式为多时隙传输一个传输块的情况下进行跳频,从而能够获取频率分集增益,提高覆盖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跳数,包括: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获取所述协议约定的第一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2;将所述第一预设值确定为所述跳数。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获取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根据协议约定的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与跳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确定所述跳数。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获取PU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个数;根据协议约定的DMRS的配置个数和跳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PUSCH中的DMRS的配置个数确定所述跳数。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获取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每跳的时域长度,所述协议约定的每跳的时域长度、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跳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确定所述跳数。可选的,所述协议约定的每跳的时域长度、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跳数的对应关系为: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为所述跳数和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的乘积。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获取PUSCH中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所述不可用符号不能用于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PUSCH中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确定所述跳频起始位置和所述跳频结束位置。可选的,所述协议约定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为:所述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之前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以及所述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之后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获取PUSCH中的时隙边界位置;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PUSCH中的时隙边界位置,确定所述跳频起始位置和所述跳频结束位置。可选的,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与起始跳频位置的对应关系为: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前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以及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后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获取PUSCH中时隙边界位置,以及第一预设符号位数;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第一预设符号位数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时隙边界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符号位数,确定所述跳频起始位置和所述跳频结束位置。可选的,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第一预设符号位数和跳频起始位置的对应关系为: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前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后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以及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前相差所述第一预设符号位数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后相差所述第一预设符号位数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跳数,包括: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跳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跳数,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等于2;将所述第三预设值确定为所述跳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基站配置的第三预设值,包括:接收所述基站通过调度剩余系统信息RM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或下行控制信息DCI或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发送的所述第三预设值。可选的,所述接收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发送的所述第三预设值包括: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复用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调制编码方法MCS字段或传输功率控制TPC字段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位;或者新增字段发送的所述第三预设值。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跳数,包括:接收所述基站指示的第一参数集合中的一个第一参数值,将所述第一参数值确定为所述跳数。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基站指示的第一参数集合中的一个第一参数值,包括:接收所述基站通过调度剩余系统信息RM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一参数集合;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或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指示的所述第一参数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参数值。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基站指示的第一参数集合中的第一参数值,包括:接收所述基站通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或时域资源分配TDRA表格增加一个字段承载所述第一参数集合;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复用其调制编码方法MCS字段指示所述第一参数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参数值。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跳数,包括:获取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资源长度;根据所述基站配置的每跳的时域长度,所述基站配置的每跳的时域长度、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跳数对应的特定计算规则,以及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跳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n响应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跳频方式开启,确定跳数和/或每跳的时域长度;其中,所述PUSCH的传输方式为多时隙共同传输一个传输块;/n根据所述PUSCH的跳频方式,以及所述跳数和/或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跳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跳频方式开启,确定跳数和/或每跳的时域长度;其中,所述PUSCH的传输方式为多时隙共同传输一个传输块;
根据所述PUSCH的跳频方式,以及所述跳数和/或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跳数,包括: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获取所述协议约定的第一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2;
将所述第一预设值确定为所述跳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获取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
根据协议约定的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与跳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确定所述跳数。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获取PU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个数;
根据协议约定的DMRS的配置个数和跳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PUSCH中的DMRS的配置个数确定所述跳数。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获取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
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每跳的时域长度,所述协议约定的每跳的时域长度、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跳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确定所述跳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约定的每跳的时域长度、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跳数的对应关系为:
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为所述跳数和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的乘积。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获取PUSCH中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所述不可用符号不能用于传输数据;
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PUSCH中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确定所述跳频起始位置和所述跳频结束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约定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为:
所述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之前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以及
所述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之后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获取PUSCH中的时隙边界位置;
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PUSCH中的时隙边界位置,确定所述跳频起始位置和所述跳频结束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与起始跳频位置的对应关系为:
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前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以及
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后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获取PUSCH中时隙边界位置,以及第一预设符号位数;
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第一预设符号位数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时隙边界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符号位数,确定所述跳频起始位置和所述跳频结束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第一预设符号位数和跳频起始位置的对应关系为:
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前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后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以及
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前相差所述第一预设符号位数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后相差所述第一预设符号位数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跳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等于2;
将所述第三预设值确定为所述跳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基站配置的第三预设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调度剩余系统信息RM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或下行控制信息DCI或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发送的所述第三预设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发送的所述第三预设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复用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调制编码方法MCS字段或传输功率控制TPC字段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位,或者新增字段发送的所述第三预设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指示的第一参数集合中的一个第一参数值,将所述第一参数值确定为所述跳数。


19.根据权利要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指示的第一参数集合中的一个第一参数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调度剩余系统信息RM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一参数集合;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或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发送的所述第一参数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参数值。


20.根据权利要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指示的第一参数集合中的第一参数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或时域资源分配TDRA表格增加一个字段承载所述第一参数集合;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复用其调制编码方法MCS字段发送的所述第一参数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参数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获取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资源长度;
根据所述基站配置的每跳的时域长度,所述基站配置的每跳的时域长度、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跳数对应的特定计算规则,以及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确定所述跳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跳时域长度,包括: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
获取所述协议约定的第二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为大于零的整数;
将所述第二预设值确定为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
获取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
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每跳的时域长度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
获取PU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个数;
根据协议约定的DMRS的配置个数和每跳的时域长度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PUSCH中的DMRS的配置个数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
获取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
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跳数,所述协议约定的跳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每跳的时域长度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每跳的时域长度的对应关系为:
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为所述跳数和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的乘积。


28.根据权利要求22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
获取PUSCH中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所述不可用符号不能用于传输数据;
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PUSCH中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确定所述跳频的起始位置和所述跳频的技术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约定的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为:
所述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之前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以及
所述不可用符号的位置之后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2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
获取PUSCH中的时隙边界位置;
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PUSCH中的时隙边界位置,确定所述跳频起始位置和所述跳频结束位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与起始跳频位置的对应关系为:
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前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以及
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后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


32.根据权利要求22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
获取PUSCH中时隙边界位置,以及第二预设符号位数;
根据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第二预设符号位数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时隙边界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符号位数,确定所述跳频起始位置和所述跳频结束位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约定的时隙边界位置、第二预设符号位数与跳频起始位置和跳频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为:
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前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后相邻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以及
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前相差所述第二预设符号位数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起始位置,所述时隙边界位置之后相差所述第二预设符号位数的符号位置为所述跳频结束位置。


34.根据权利要求22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
获取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
根据所述协议预设的跳数,所述协议预设的跳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每跳的是时域长度对应的特定计算规则,以及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预设的跳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每跳的是时域长度对应的特定计算规则为:
将第i(i=1,2,…,N-1)跳中每跳的时域长度确定为:floor(L/N);其中,L为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N为整数;
将第N跳中每跳的时域长度确定为:L-floor(L/N)*(N-1)。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预设的跳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每跳的是时域长度对应的特定计算规则为:
将第i(i=1,2,…,N-L+floor(L/N)*N)跳中每跳的时域长度确定为:floor(L/N);其中,L为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N为整数;
将第i(i=1+N-L+floor(L/N)*N,…,N)跳中每跳的时域长度确定为:ceil(L/N)。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配置的第四预设值;其中,所述第四预设值大于等于2;
将所述第四预设值确定为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基站配置的第四预设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调度剩余系统信息RM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或下行控制信息DCI或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发送的所述第四预设值。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来指示所述第四预设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复用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调制编码方法MCS字段或传输功率控制TPC字段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位或者新增字段发送的所述第四预设值。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指示的第二参数集合中的一个第二参数值,将所述第二参数值确定为所述跳数。


42.根据权利要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指示的第二参数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参数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调度剩余系统信息RMS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二参数集合;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或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发送的所述第二参数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参数值。


43.根据权利要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参数集合中的第二参数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或时域资源分配TDRA表格增加一个字段承载所述第二参数集合;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复用其调制编码方法MCS字段发送的所述第二参数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参数值。


44.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基站配置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包括:
获取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
根据所述基站配置的跳数,所述基站配置的长度跳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每跳的时域对应的特定计算规则,以及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确定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配置的长度跳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每跳的时域对应的特定计算规则为:
将第i(i=1,2,…,N-1)跳中每跳的时域长度确定为:floor(L/N);其中,L为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N为整数;
将第N跳中每跳的时域长度确定为:L-floor(L/N)*(N-1)。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配置的长度跳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和每跳的时域长度对应的特定计算规则为:
将第i(i=1,2,…,N-L+floor(L/N)*N)跳中每跳的时域长度确定为:floor(L/N);其中,L为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N为整数;
将第i(i=1+N-L+floor(L/N)*N,…,N)跳中每跳的时域长度确定为:ceil(L/N)。


47.根据权利要求1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方式为时隙内跳频,或者时隙间跳频,或者传输块内跳频,或者重传内跳频,或者重传间跳频。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USCH的跳频方式,以及所述跳数和/或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包括:
根据所述时隙内跳频,以及时隙内根据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所述跳数和时隙内根据权利要求22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USCH的跳频方式,以及所述跳数和/或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包括:
根据所述时隙间跳频,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所述跳数和根据权利要求22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USCH的跳频方式,以及所述跳数和/或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块内跳频,以及传输块内根据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所述跳数或传输块内根据权利要求22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


51.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USCH的跳频方式,以及所述跳数和/或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包括:
根据所述重传副本内跳频,以及重传副本内根据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所述跳数或重传副本内根据权利要求22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


52.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USCH的跳频方式,以及所述跳数和/或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包括:
根据所述重传副本间跳频,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所述跳数和根据权利要求22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进行跳频。


53.根据权利要求1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中每一跳均含有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


54.根据权利要求1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物理上行共享通道PUSCH的跳频方式开启,包括:
响应于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或者调度剩余系统信息RMSI,或者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CE,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携带的跳频指示,所述物理上行共享通道PUSCH的跳频方式开启。


55.一种跳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基站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跳频方式开启,确定UE的跳数和/或每跳的时域长度;其中,所述PUSCH的传输方式为多时隙共同传输一个传输块;
根据所述PUSCH的跳频方式,以及所述跳数和/或所述每跳的时域长度针对所述UE进行跳频。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跳数,包括: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获取所述协议约定的第五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五预设值大于等于2;
将所述第五预设值确定为所述跳数。


58.根据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获取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
根据协议约定的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与跳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传输块所占用的时域长度,确定所述跳数。


59.根据权利要求56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协议约定确定所述跳数,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