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热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70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2
本申请提出一种过热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中,过热保护电路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和开关模块,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以及开关元件;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负载电路的当前温度,若当前温度小于预设定的温度阈值,向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高电平,若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定的温度阈值,向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低电平;开关元件用于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高电平时保持导通状态,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低电平时保持断开状态。当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为截止状态,此时开关元件的第一极与第二极之间的压差几乎为0,未能满足导通压差,开关元件保持断开状态。从而切断负载电路的供电线路,保护负载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热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热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电能源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在电能源应用领域,主要构件包括电路或电路板。同时电能源应用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电路长时间工作,可能会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器件损坏。为了避免出现电路温度过高的情况,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过热保护电路。现有技术提供的过热保护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的开合状态,从而切换电路的导通状态。其存在下列缺陷:在温度临界点附近,电路的导通状态反复改变,以致电路反复重启;触发器件继电器寿命短、体积大、功耗大,不利于对电路板高度、面积有限制要求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热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以至少部分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过热保护电路,所述过热保护电路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以及开关元件;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一极均连接于电源正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二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三极连接负载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于电源负极;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负载电路的当前温度,若所述当前温度小于预设定的温度阈值,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高电平,若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定的温度阈值,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低电平;所述开关元件用于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高电平时保持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低电平时保持断开状态。可选地,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位器、第五电阻、第六热敏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均连接于所述电源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电源负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正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负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负极;所述第四电位器的两个固定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电源负极;所述第四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五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热敏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热敏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负极,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六热敏电阻之间;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可选地,所述温度采集模块还包括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六热敏电阻之间。可选地,所述温度采集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两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两极。可选地,所述温度采集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两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电源负极。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一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二极。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可选地,所述开关元件为PMOS管,所述PMOS管的源极为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一极,所述PMOS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二极,所述PMOS管的漏极为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三极。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如上述的过热保护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过热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中,过热保护电路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和开关模块,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以及开关元件;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负载电路的当前温度,若当前温度小于预设定的温度阈值,向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高电平,若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定的温度阈值,向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低电平;开关元件用于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高电平时保持导通状态,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低电平时保持断开状态。若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定的温度阈值,向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低电平。当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为截止状态,此时开关元件的第一极与第二极之间的压差几乎为0,未能满足导通压差,开关元件保持断开状态。从而切断了负载电路的供电线路,保护了负载电路。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热保护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热保护电路的连接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热保护电路的连接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热保护电路的连接示意图之一。图中:10-温度采集模块;20-开关模块;30-负载电路;201-开关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保护电路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以及开关元件;/n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一极均连接于电源正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二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三极连接负载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于电源负极;/n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负载电路的当前温度,若所述当前温度小于预设定的温度阈值,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高电平,若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定的温度阈值,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低电平;/n所述开关元件用于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高电平时保持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低电平时保持断开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保护电路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以及开关元件;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一极均连接于电源正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二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三极连接负载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于电源负极;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负载电路的当前温度,若所述当前温度小于预设定的温度阈值,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高电平,若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定的温度阈值,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低电平;
所述开关元件用于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高电平时保持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被加载低电平时保持断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位器、第五电阻、第六热敏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均连接于所述电源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电源负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正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供电负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负极;
所述第四电位器的两个固定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电源负极;所述第四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五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先勇罗烜魏征胡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