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670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用于建筑物防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雷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接闪机构、第一导电线、第二导电线、接地线、女儿墙,所述女儿墙上间距设置有接闪机构,两相邻的接闪机构通过第二导电线相互连接,两对称的接闪机构通过第二导电线相互连接,所述接闪机构的底部与接地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接闪机构能够快速的将电流分散开来传入大地,避免雷击会炸毁建筑物或引起火灾的现象发生,接闪机构设置的底座与接地线焊接固定,确保接闪机构的导流性,同时每个接闪机构至少通过4根导电线连接到大地,即使1‑2根导电线断裂也不会影响导流性,造成雷击事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用于建筑物防雷,本技术涉及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装置、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个部分,其防雷的原理是通过金属制成的接闪装置将雷电吸引到自身,并安全导入大地,从而使附近的建筑物免受雷击,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可达数百万至数千万伏特,电流可达几十万安培;雷击会炸毁建筑物或引起火灾,造成人畜伤亡,也会造成电力系统停电等事故;因此,易受雷击的建筑物应备有防雷装置,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装置、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个部分,从基础预埋钢筋通过每层砼柱内钢筋伸至屋面女儿墙连接防雷钢筋,其防雷的原理是通过金属制成的接闪装置将雷电吸引到自身,并安全导入大地,从而使附近的建筑物免受雷击,防雷装置的三个部分要连接可靠。现有的建筑防雷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建筑防雷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防雷效果不是很好,这样建筑还是有很大的雷击风险,从而会对建筑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房顶的导电线相互交织成“米”字形结构,可以更好的进行避雷,通过对接闪机构的改造,使得接闪器和引下线可以牢固焊接在一起,避免长时间使用之后引下线和接闪器之间出现裂纹,保证引下线的电流传导作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包括接闪机构、第一导电线、第二导电线、接地线、女儿墙,所述女儿墙上间距设置有接闪机构,两相邻的接闪机构通过第二导电线相互连接,两对称的接闪机构通过第二导电线相互连接,所述接闪机构的底部与接地线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先将底座通过螺栓孔固定在建筑的屋顶面上,固定好之后,将底座和接地线焊接牢固,避免时间长后接地线和底座之间产生裂纹,保证装置导电电流的传输,当中央收集器和第一激发器、第二激发器周围有雷电电场时,第一激发器、第二激发器感应到电场,同时将周围的空气进行电离,使得周围空气产生电场,中央收集器在雷电场达到设定要求之后,进行先行放电,形成雷电的下行先导通道,使得雷电可以通过中央收集器和接地线传递到大地,避免雷电对建筑物产生损坏,因为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米字网状结构,可以更好的进行避雷,有效避免雷电直接作用于建筑物。所述女儿墙围成的屋顶中心处设置有绝缘墩,所述第一导电线横放在绝缘墩上,第一导电线与若干根第一导电线之间相互交织成“米”字形结构,每一根第一导电线的两端均与一个接闪机构连接,接闪机构收集雷电后能快速的流入大地。所述接闪机构包括底座、插接件、针杆、第一缴发器、第二缴发器、中央收集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插接件,所述针杆依次间距套接第一缴发器、第二缴发器后与中央收集器连接,所述插接件内安装有针杆,激发器可以将周围的空气进行电离,使得周围空气带电,形成电场,有利于所述中央收集器引导雷击。所述底座与接地线焊接,接闪机构与接地线连接稳定,能很好地起到传导电流的作用。所述插接件与第一缴发器之间的这段针杆上连接有第二导电线,使女儿墙上串联有第二导电线,方便导流。所述第一缴发器与第二缴发器之间的这段针杆上连接有第一导电线。第一导电线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并且集中到绝缘墩,绝缘墩除了给第一导电线提供支撑的作用外,还具有张紧的作用,方便晾晒被子等物而不影响避雷效果。所述接闪机构设置有4-8个,能满足防雷需求,又不会使造价过高。所述插接件与针杆螺纹连接或焊接,螺纹连接方便更换维修,焊接使结构更加稳定。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接闪机构能够快速的将电流分散开来传入大地,避免雷击会炸毁建筑物或引起火灾的现象发生,接闪机构设置的底座与接地线焊接固定,确保接闪机构的导流性,同时每个接闪机构至少通过4根导电线连接到大地,即使1-2根导电线断裂也不会影响导流性,造成雷击事件。本技术的屋顶中心处设置绝缘墩,给第一导电线起到张紧和支撑的作用,第一导电线在睛天时,可用于用户到屋顶来晾晒被子等物。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接闪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接闪机构,11-底座,12-插接件,13-针杆,14-第一缴发器,15-第二缴发器,16-中央收集器,2-第一导电线,3-第二导电线,4-接地线,5-女儿墙,6-绝缘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包括接闪机构1、第一导电线2、第二导电线3、接地线4、女儿墙5,所述女儿墙5上间距设置有接闪机构1,两相邻的接闪机构1通过第二导电线3相互连接,两对称的接闪机构1通过第二导电线3相互连接,所述接闪机构1的底部与接地线4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先将底座11通过螺栓孔固定在建筑的屋顶面上,固定好之后,将底座11和接地线4焊接牢固,避免时间长后接地线4和底座11之间产生裂纹,保证装置导电电流的传输,当中央收集器16和第一激发器、第二激发器周围有雷电电场时,第一激发器、第二激发器感应到电场,同时将周围的空气进行电离,使得周围空气产生电场,中央收集器16在雷电场达到设定要求之后,进行先行放电,形成雷电的下行先导通道,使得雷电可以通过中央收集器16和接地线4传递到大地,避免雷电对建筑物产生损坏,因为第一导电线2和第二导电线3米字网状结构,可以更好的进行避雷,有效避免雷电直接作用于建筑物。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女儿墙5围成的屋顶中心处设置有绝缘墩6,所述第一导电线2横放在绝缘墩6上,第一导电线2与若干根第一导电线2之间相互交织成“米”字形结构,每一根第一导电线2的两端均与一个接闪机构1连接,接闪机构1收集雷电后能快速的流入大地。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接闪机构1包括底座11、插接件12、针杆13、第一缴发器14、第二缴发器15、中央收集器16,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插接件12,所述针杆13依次间距套接第一缴发器14、第二缴发器15后与中央收集器16连接,所述插接件12内安装有针杆13,激发器可以将周围的空气进行电离,使得周围空气带电,形成电场,有利于所述中央收集器16引导雷击。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底座11与接地线4焊接,接闪机构1与接地线4连接稳定,能很好地起到传导电流的作用。实施例5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插接件12与第一缴发器14之间的这段针杆13上连接有第二导电线3,使女儿墙5上串联有第二导电线3,方便导流。实施例6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包括接闪机构(1)、第一导电线(2)、第二导电线(3)、接地线(4)、女儿墙(5),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5)上间距设置有接闪机构(1),两相邻的接闪机构(1)通过第二导电线(3)相互连接,两对称的接闪机构(1)通过第二导电线(3)相互连接,所述接闪机构(1)的底部与接地线(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包括接闪机构(1)、第一导电线(2)、第二导电线(3)、接地线(4)、女儿墙(5),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5)上间距设置有接闪机构(1),两相邻的接闪机构(1)通过第二导电线(3)相互连接,两对称的接闪机构(1)通过第二导电线(3)相互连接,所述接闪机构(1)的底部与接地线(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5)围成的屋顶中心处设置有绝缘墩(6),所述第一导电线(2)横放在绝缘墩(6)上,若干根第一导电线(2)之间相互交织成“米”字形结构,每一根第一导电线(2)的两端均与一个接闪机构(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机构(1)包括底座(11)、插接件(12)、针杆(13)、第一缴发器(14)、第二缴发器(15)、中央收集器(16),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插接件(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靖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展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