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坤明专利>正文

一种正多极多极点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647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多极多极点火花塞,包括:金属外壳、陶瓷绝缘体、中心电极、电极片以及接线螺杆;金属外壳的内腔固定设置有陶瓷绝缘体,接线螺杆连接中心电极,接线螺杆和中心电极均设于陶瓷绝缘体内,中心电极的一端延伸至陶瓷绝缘体外并固定连接有电极片,电极片上包括有至少两个的电极,电极位于金属外壳的上方,陶瓷绝缘体和金属外壳的内侧壁间具有空腔,以形成热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杜绝了发动机在怠速、低速的运行情况下由于燃料燃烧不充分所产生的积碳粘连在电极片和金属外壳之间造成回路接地从而火花塞点火失效的现象;另外可以根据不同发动机的热值需求,从而调整火花塞的热值大小,使火花塞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发动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多极多极点火花塞
本技术涉及火花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多极多极点火花塞。
技术介绍
汽车、摩托车是当前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特别在城镇化的建设趋势中,机动车的发展更为生活节奏加快和生产效率提升提供了一个平台与基础。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则火花塞就是整个心脏的起搏部分,是确保发动机运行效益与质量的前提与基础。汽车火花塞出现问题,将会引起发动机启动、运行中出现不着车、震动、耗油等实际问题,影响汽车正常功能的发挥,更会对行车安全和舒适度乃至于环保目标实现都带来负面的恶化效果。目前较为常用的火花塞为侧电极火花塞,参阅图1,包括接线螺杆1、陶瓷绝缘体2、金属外壳3、侧电极4以及中心电极5。在金属外壳3的顶端连接有侧电极4,侧电极4位于中心电极5的上方,两者间存在间隙6,侧电极4为负极,中心电极5为正极。当火花塞工作时,高压电从接线螺杆1通过中心电极5,击穿油气混合气,产生火花,电流从中心电极5到达侧电极4,再通过火花塞壳体、发动机缸体到达接地。侧电极存在一个缺陷:在使用时为单点点火,点火效果较差、燃料燃烧不充分、工作不可靠,并且常常产生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多极多极点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陶瓷绝缘体、中心电极、电极片以及接线螺杆;所述金属外壳为上下敞口的结构,所述金属外壳的内腔固定设置有所述陶瓷绝缘体,所述接线螺杆连接所述中心电极,所述接线螺杆和所述中心电极均设于所述陶瓷绝缘体内,所述中心电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陶瓷绝缘体外并固定连接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上包括有至少两个的电极,所述电极位于所述金属外壳的上方,所述陶瓷绝缘体和所述金属外壳的内侧壁间具有空腔,以形成热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多极多极点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陶瓷绝缘体、中心电极、电极片以及接线螺杆;所述金属外壳为上下敞口的结构,所述金属外壳的内腔固定设置有所述陶瓷绝缘体,所述接线螺杆连接所述中心电极,所述接线螺杆和所述中心电极均设于所述陶瓷绝缘体内,所述中心电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陶瓷绝缘体外并固定连接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上包括有至少两个的电极,所述电极位于所述金属外壳的上方,所述陶瓷绝缘体和所述金属外壳的内侧壁间具有空腔,以形成热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多极多极点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上的每个所述电极包括至少两个的极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多极多极点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形状呈十字型,所述电极片包括四个电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多极多极点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电极上的两极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坤明原春玲黎超
申请(专利权)人:韦坤明佛山市华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