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盘转换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62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源盘转换接头,包括转换接头外壳和接头转换结构;转换接头外壳:其内部底面右侧通过平面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台,转动台中部接线槽的上端设有接线管,转换接头外壳上表面右侧的通孔内转动连接有旋钮,旋钮的底面与接线管的上端固定连接,转换接头外壳的右侧面中部设有插接口,转换接头外壳左侧面中部的进线口处设有进线管;接头转换结构:分别设置于转换接头外壳的上表面右侧和转动台的内部;该电源盘转换接头,可以快速完成对金属接头的切换工作,操作简便,不使用时还可以对金属接头进行收纳存放,避免金属接头受外部因素影响发生损坏,实用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盘转换接头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具体为电源盘转换接头。
技术介绍
电源盘是指绕有电线电缆的可移动式电源线盘,电源盘上面配有国标插座或是工业插座,有漏电保护器及电源指示灯,用作户外电源,为了方便移动和携带,小型的电缆盘应该有线盘支架和提手,大一些的电缆盘带有脚轮,高端的有防雨、防尘等产品,转换插头——从字面上理解是让某种插头转换成另一种插头(如电话电源插头、USB充电插头,电脑电源插头,通用是各国电源插头等互换作用)。再普遍指,将各国不同电源插头或某国电源插头转换成另一个国家或多国电源插头,将多国或某一国家电源插头能插在另外一个国家的插座。使不同国家的插头能到全球不同国家能互通,解决了全球不同国家的电器能到另外的国家使用,电源盘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用电设备对自身接头进行切换,而现有的电源盘转换接头通常结构较为复杂,无法快速完成对金属接头的切换工作,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出了电源盘转换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电源盘转换接头,可以快速完成对金属接头的切换工作,操作简便,不使用时还可以对金属接头进行收纳存放,避免金属接头受外部因素影响发生损坏,实用性更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源盘转换接头,包括转换接头外壳和接头转换结构;转换接头外壳:其内部底面右侧通过平面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台,转动台中部接线槽的上端设有接线管,转换接头外壳上表面右侧的通孔内转动连接有旋钮,旋钮的底面与接线管的上端固定连接,转换接头外壳的右侧面中部设有插接口,转换接头外壳左侧面中部的进线口处设有进线管;接头转换结构:分别设置于转换接头外壳的上表面右侧和转动台的内部,可以快速完成对金属接头的切换工作,操作简便,不使用时还可以对金属接头进行收纳存放,避免金属接头受外部因素影响发生损坏,实用性更好。进一步的,所述接头转换结构包括接头收纳槽、绝缘滑板、金属接头、拨杆和推拉滑口,所述接头收纳槽等角度设置于转动台的外弧面,接头收纳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绝缘滑板,绝缘滑板的外侧面均设有金属接头,绝缘滑板的上表面均设有拨杆,拨杆与转动台上表面对应的条形滑口滑动连接并延伸至转换接头外壳的上侧,转换接头外壳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推拉滑口,推拉滑口与对应的拨杆滑动连接,可以快速完成对金属接头的切换工作,操作简便。进一步的,所述接头转换结构还包括导通块和金属杆,所述接头收纳槽的内侧后端均设有导通块,导通块的接线端延伸至转动台中部的接线槽内,绝缘滑板的内部中心处均设有与金属接头连通的金属杆,金属杆的两端始终与导通块接触,可以使金属接头通电。进一步的,所述转换接头外壳的顶壁左侧设有固定环,可以对电源线路提供限位支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转换接头外壳上表面右端与插接口连通的滑口内滑动连接有滑盖,滑盖的上表面设有拉环,可以避免金属接头受外部因素影响发生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电源盘转换接头,具有以下好处:通过拉环拉动滑盖上升,使插接口处于打开状态,根据需要使用的金属接头型号,拧动旋钮,通过旋钮带动转动台进行正反一百八十度转动,避免接线管内的线路扭矩过大而损坏,使插接口与对应的金属接头位置对应,由于接头收纳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绝缘滑板,推拉滑口与对应的拨杆滑动连接,推动拨杆向右滑动,拨杆可以带动绝缘滑板向外滑动,使金属接头伸出插接口,可以快速完成对金属接头的切换工作,操作简便,不使用时还可以对金属接头进行收纳存放,避免金属接头受外部因素影响发生损坏,实用性更好,固定环可以对电源线路提供限位支撑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正视内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俯视内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换接头外壳、2转动台、3接线管、4旋钮、5接头转换结构、51接头收纳槽、52绝缘滑板、53金属接头、54拨杆、55推拉滑口、56导通块、57金属杆、6插接口、7进线管、8固定环、9滑盖、10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源盘转换接头,包括转换接头外壳1和接头转换结构5;转换接头外壳1:其内部底面右侧通过平面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台2,转动台2中部接线槽的上端设有接线管3,转换接头外壳1上表面右侧的通孔内转动连接有旋钮4,旋钮4的底面与接线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转换接头外壳1的右侧面中部设有插接口6,转换接头外壳1左侧面中部的进线口处设有进线管7,根据需要使用的金属接头53型号,拧动旋钮4,通过旋钮4带动转动台2进行正反一百八十度转动,避免接线管3内的线路扭矩过大而损坏;接头转换结构5:分别设置于转换接头外壳1的上表面右侧和转动台2的内部,接头转换结构5包括接头收纳槽51、绝缘滑板52、金属接头53、拨杆54和推拉滑口55,接头收纳槽51等角度设置于转动台2的外弧面,接头收纳槽5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绝缘滑板52,绝缘滑板52的外侧面均设有金属接头53,绝缘滑板52的上表面均设有拨杆54,拨杆54与转动台2上表面对应的条形滑口滑动连接并延伸至转换接头外壳1的上侧,转换接头外壳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推拉滑口55,推拉滑口55与对应的拨杆54滑动连接,接头转换结构5还包括导通块56和金属杆57,接头收纳槽51的内侧后端均设有导通块56,导通块56的接线端延伸至转动台2中部的接线槽内,绝缘滑板52的内部中心处均设有与金属接头53连通的金属杆57,金属杆57的两端始终与导通块56接触,使插接口6与对应的金属接头53位置对应,由于接头收纳槽5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绝缘滑板52,推拉滑口55与对应的拨杆54滑动连接,推动拨杆54向右滑动,拨杆54可以带动绝缘滑板52向外滑动,使金属接头53伸出插接口6,可以快速完成对金属接头53的切换工作,操作简便,不使用时还可以对金属接头53进行收纳存放,避免金属接头53受外部因素影响发生损坏,实用性更好。其中:转换接头外壳1的顶壁左侧设有固定环8,固定环8可以对电源线路提供限位支撑作用。其中:转换接头外壳1上表面右端与插接口6连通的滑口内滑动连接有滑盖9,滑盖9的上表面设有拉环10,通过拉环10拉动滑盖9上升,使插接口6处于打开状态。在使用时:通过拉环10拉动滑盖9上升,使插接口6处于打开状态,根据需要使用的金属接头53型号,拧动旋钮4,通过旋钮4带动转动台2进行正反一百八十度转动,避免接线管3内的线路扭矩过大而损坏,使插接口6与对应的金属接头53位置对应,由于接头收纳槽51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源盘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接头外壳(1)和接头转换结构(5);/n转换接头外壳(1):其内部底面右侧通过平面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台(2),转动台(2)中部接线槽的上端设有接线管(3),转换接头外壳(1)上表面右侧的通孔内转动连接有旋钮(4),旋钮(4)的底面与接线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转换接头外壳(1)的右侧面中部设有插接口(6),转换接头外壳(1)左侧面中部的进线口处设有进线管(7);/n接头转换结构(5):分别设置于转换接头外壳(1)的上表面右侧和转动台(2)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源盘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接头外壳(1)和接头转换结构(5);
转换接头外壳(1):其内部底面右侧通过平面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台(2),转动台(2)中部接线槽的上端设有接线管(3),转换接头外壳(1)上表面右侧的通孔内转动连接有旋钮(4),旋钮(4)的底面与接线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转换接头外壳(1)的右侧面中部设有插接口(6),转换接头外壳(1)左侧面中部的进线口处设有进线管(7);
接头转换结构(5):分别设置于转换接头外壳(1)的上表面右侧和转动台(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盘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转换结构(5)包括接头收纳槽(51)、绝缘滑板(52)、金属接头(53)、拨杆(54)和推拉滑口(55),所述接头收纳槽(51)等角度设置于转动台(2)的外弧面,接头收纳槽(5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绝缘滑板(52),绝缘滑板(52)的外侧面均设有金属接头(53),绝缘滑板(52)的上表面均设有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颜贾体康张永乐张本王磊磊王金子赵阳阳郝阳斌李沛东董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