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97652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穿戴设备,包括:获取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为所述穿戴设备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所述间隔距离为所述穿戴设备与配套设备之间的间隔距离;根据所述间隔距离确定所述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旨在达成提高耳机佩戴状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穿戴设备
,尤其涉及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耳机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目前市场常见耳机都有佩戴检测功能。在相关技术中,一般都是采用基于IR(InfraredRadiation,红外线)传感器,或者是Touch触摸传感器实现佩戴检测功能方案。因此,目前市场上的耳机,在相应的传感器被异物遮挡时,会误判为用户已佩戴耳机,这样存在佩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缺陷。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达成提高穿戴设备佩戴状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穿戴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为所述穿戴设备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所述间隔距离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n获取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为所述穿戴设备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所述间隔距离为所述穿戴设备与配套设备之间的间隔距离;/n根据所述间隔距离确定所述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为所述穿戴设备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所述间隔距离为所述穿戴设备与配套设备之间的间隔距离;
根据所述间隔距离确定所述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间隔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间隔时长,所述间隔时长为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检测信号的传播时长,或所述间隔时长为所述穿戴设备与所述配套设备之间检测信号的传播时长;
根据所述间隔时长确定所述间隔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点和第二定位点,所述配套设备或所述穿戴设备上设有第三定位点,所述获取间隔距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检测角的角度值,其中,所述检测角为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定位点和所述第三定位点之间的之间连线形成的夹角;
所述根据所述间隔距离确定所述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间隔距离和所述角度值确定所述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检测角的角度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存的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
确定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三定位点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以及所述第二定位点与所述第三定位点之间的第三间隔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和所述第三间隔距离确定所述检测角的角度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三定位点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以及所述第二定位点与所述第三定位点之间的第三间隔距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峰曹桂盛陈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