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48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9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壳体;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压电体,平行于所述显示屏;所述压电体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其中,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自由端为所述固定端的相反端,用于在音频信号驱动下振动;振动体,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压电体之间,且与所述自由端固定连接,用于随所述自由端的振动,在垂直所述显示屏的方向上振动。通过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提高输出音频信号的音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设备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终端设备如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手机中的音频模组输出音频信号的功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交流的便捷和听觉上的享受。现有的手机通常采用出声孔的方式,或者采用显示屏发声的方式来输出音频信号。然而,采用出声孔的方式需要在壳体上开孔,开孔处存在进水或进尘的问题,同时也不符合终端设备无孔化的设计趋势。采用传统的驱动显示屏发声,即通过带动中框振动来带动显示屏振动,存在振动效果差及音质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壳体;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压电体,平行于所述显示屏;所述压电体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其中,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自由端为所述固定端的相反端,用于在音频信号驱动下振动;振动体,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压电体之间,且与所述自由端固定连接,用于随所述自由端的振动,在垂直所述显示屏的方向上振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体包括:第一振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压电体之间,并与所述显示屏固定连接;第二振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振动件和所述压电体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振动件和所述自由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振动件用于将所述自由端的振动转化为垂直于所述显示屏方向的振动;所述第一振动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振动件传导的垂直于所述显示屏方向的振动传导至所述显示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振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中心位置所在的区域;所述第二振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振动件的中心位置所在的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振动件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振动件的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振动件为片状形结构;所述第二振动件为柱状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振动件包括钢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振动件的厚度在0.1毫米和0.3毫米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中框;所述自由端与所述中框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中框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显示屏的设置方向平行;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凹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中框;所述振动体与所述中框之间具有间隙。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压电体的固定端固定在壳体上,自由端通过振动体带动显示屏在垂直于显示屏的方向上振动,而不再是传统的压电体两端的弯曲带动显示屏振动。如此,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振动体将压电体自身因弯曲带来的振动转化为在垂直显示屏的方向上的垂直振动,能够降低因振动体与显示屏之间的接触面在不同的振动状态下导致的音频信号失真的情况,提高了输出音频信号的音质效果。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将固定端固定在壳体上,自由端带动显示屏振动,能够增大自由端相对于固定端的振动幅度,提高输出音频信号的音量效果。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不再是通过中框带动显示屏振动,能够减少中框以及与中框相连的其他器件对压电体形变产生的机械能的消耗,也能够提高音质效果。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体的振动方向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二。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三。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四。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至少包括:壳体101;显示屏102,安装在壳体上;压电体103,平行于显示屏102;压电体103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其中,固定端固定在壳体101上;自由端为固定端的相反端,用于在音频信号驱动下振动;振动体104,位于显示屏102和压电体103之间,且与自由端固定连接,用于随自由端的振动,在垂直显示屏的方向上振动。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可穿戴式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手机、笔记本以及平板电脑,该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制。上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该显示屏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制。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屏可安装在壳体的一个表面上,还可安装在壳体的不同表面上。例如,当终端设备为手机时,该手机可为单屏手机或者为双屏手机,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制。上述压电体平行于显示屏。当显示屏安装在壳体的一个表面上时,压电体可设置为一个,且与该表面的显示屏平行;当显示屏同时安装在壳体的不同表面上时,压电体可设置为至少两个,分别与不同表面上的显示屏平行。例如,当显示屏同时安装在壳体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设置的第二表面上时,压电体可设置为两个,并分别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平行。本公开实施例中,压电体为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换能器件,该压电体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该固定端为固定在壳体内维持不动的一端。自由端可为固定端的相反端,自由端为基于音频信号驱动振动的一端。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压电体103的自由端在音频信号的驱动下可分别朝两个相反方向上发生形变,进而产生振动。如此,相对于传统的压电本体在音频信号的驱动下两端振动,本公开实施例的压电体自由端的振动幅度大于传统的压电体的振动幅度,能够提高振动幅度。示例性地,压电体可为由陶瓷材料构成的。本公开实施例中,振动体位于显示屏和压电体之间。终端设备内振动体的个数,可依据压电体的个数进行设置。例如,当终端设备内压电体为一个时,振动体也可设置一个;当终端设备内压电体为两个时,振动体也可设置两个,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制。本公开实施例中,压电体的自由端与振动体固定连接,振动体与显示屏固定连接。在自由端基于音频信号振动时,自由端会带动振动体在垂直于显示屏的方向上振动,进而通过振动体带动显示屏在垂直于显示屏的方向上振动,以实现显示屏的振动发声。也就是说,压电体的自由端通过振动体带动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n壳体;/n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n压电体,平行于所述显示屏;所述压电体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其中,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自由端为所述固定端的相反端,用于在音频信号驱动下振动;/n振动体,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压电体之间,且与所述自由端固定连接,用于随所述自由端的振动,在垂直所述显示屏的方向上振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壳体;
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压电体,平行于所述显示屏;所述压电体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其中,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自由端为所述固定端的相反端,用于在音频信号驱动下振动;
振动体,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压电体之间,且与所述自由端固定连接,用于随所述自由端的振动,在垂直所述显示屏的方向上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体包括:
第一振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压电体之间,并与所述显示屏固定连接;
第二振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振动件和所述压电体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振动件和所述自由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振动件用于将所述自由端的振动转化为垂直于所述显示屏方向的振动;所述第一振动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振动件传导的垂直于所述显示屏方向的振动传导至所述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中心位置所在的区域;
所述第二振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振动件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守经向迪昀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