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644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8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其中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引起传输时延的各个因素作为传输时间整体,并通过简单测量方式获取至少两组不同长度数据的传输时间,以及基于两组传输时间获取延时关系式,以准确地获得数据传输中的延时值。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可准确地获取传输中的延时值,以便对传输进行精确的延时控制,使得时间窗口精确对齐,提高了通信效率,保障设备具有较长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本说明书涉及数据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被部署作为物联网节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常收发双方采用“唤醒传输-空闲休眠”通信方式,以约定的时间窗口进行通信,因而时间窗口的对齐成为保障通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的功能趋于强大,同时也趋于复杂化,以及数据需要通过外设接口在各子系统中流转,加上设备内部软件的运作机制的影响等,这时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中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外设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存在较大时延。现有方案中,为兼容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内各子系统的时延,往往在无线通信协议中进行折中处理,如拓宽无线接收窗口、增加等待时间等,但不同批次、不同型号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往往由于硬件和软件的差异,设备中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外设接口进行数据通信的时延可能仍然各有不相同,同时降低了系统兼容性。显然,这样的折中处理方案仍不能保障各个收发时间窗口的对齐。还有,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通常采用电池供电,以阵列的方式部署,数量众多,绝大多数处于无人照看的状态,使用寿命一般由电池寿命决定,因而前述折中处理还增加了设备功耗,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可准确地获得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时延。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子系统,所述第一子系统通过第一接口向第二子系统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子系统与所述第二子系统之间还通过第二接口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组不同长度数据的传输时间,所述传输时间为所述第一子系统将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子系统所花费的时间;根据两组所述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子系统向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延时关系式:T=tc×n+C,其中tc为单个字节的传输时间,n为传输数据的字节数量,C为常量,T为n个字节的数据传输的总时间;其中,获取一组所述传输时间的步骤包括:当按预设的第一传输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第一数据状态变化为第二数据状态时,将第一字节数量长度的第一测试数据向所述第二子系统传输,并记录数据传输的起始时间点;当按所述第一传输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所述第二数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数据状态时,记录数据传输的终止时间点;计算所述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其中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为本次记录所得的所述终止时间点与所述起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子系统,所述第一子系统通过第一接口向第二子系统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子系统与所述第二子系统之间还通过第二接口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组不同长度数据的传输时间,所述传输时间为所述第一子系统将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子系统所花费的时间;根据两组所述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子系统向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延时关系式:T=tc×n+C,其中tc为单个字节的传输时间,n为传输数据的字节数量,C为常量,T为n个字节的数据传输的总时间;根据所述延时关系式获取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向所述第二子系统传输;其中,获取一组所述传输时间的步骤包括:当按预设的第一传输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第一数据状态变化为第二数据状态时,将第一字节数量长度的第一测试数据向所述第二子系统传输,并记录数据传输的起始时间点;当按所述第一传输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所述第二数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数据状态时,记录数据传输的终止时间点;计算所述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其中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为本次记录所得的所述终止时间点与所述起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在数据传输运行时对数据传输的时延进行测量、计算,无需单独对数据传输中产生延时的各个因素进行单独分析,而是将这些因素的总和作为总传输时间,并将该总传输时间作为数据长度的线性结果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可准确地获取到该总传输时间与数据长度之间的线性延时关系式。而且,该线性延时关系式的确定可在实际数据的传输前快速确定,以及仅需要对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进行少量改造(比如增加第二接口,或者利用空余的第一接口),对数据传输系统调整的开销极小,可在没有额外多大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可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中收发窗口对齐的精确度。另外,通过该延时关系式,后续传输处理中可对传输数据进行延时校正、补偿等处理,这样可以兼顾数据传输在不同批次、不同型号、不同硬件和软件上的设备差异下产生的传输时间(即延时)。通过精确的时延控制能够有效提高通信成功率和信道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自干扰,提高网络稳定性,同时能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降低设备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比如提高电池供电的设备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现有方案中“唤醒传输-空闲休眠”通信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方案中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10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子系统,所述第一子系统通过第一接口向第二子系统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子系统与所述第二子系统之间还通过第二接口连接;/n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包括:/n获取至少两组不同长度数据的传输时间,所述传输时间为所述第一子系统将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子系统所花费的时间;/n根据两组所述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子系统向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延时关系式:T = tc×n + C,其中tc为单个字节的传输时间,n为传输数据的字节数量,C为常量,T为n个字节的数据传输的总时间;/n其中,获取一组所述传输时间的步骤包括:/n当按预设的第一传输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第一数据状态变化为第二数据状态时,将第一字节数量长度的第一测试数据向所述第二子系统传输,并记录数据传输的起始时间点;/n当按所述第一传输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所述第二数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数据状态时,记录数据传输的终止时间点;/n计算所述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其中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为本次记录所得的所述终止时间点与所述起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子系统,所述第一子系统通过第一接口向第二子系统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子系统与所述第二子系统之间还通过第二接口连接;
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组不同长度数据的传输时间,所述传输时间为所述第一子系统将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子系统所花费的时间;
根据两组所述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子系统向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延时关系式:T=tc×n+C,其中tc为单个字节的传输时间,n为传输数据的字节数量,C为常量,T为n个字节的数据传输的总时间;
其中,获取一组所述传输时间的步骤包括:
当按预设的第一传输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第一数据状态变化为第二数据状态时,将第一字节数量长度的第一测试数据向所述第二子系统传输,并记录数据传输的起始时间点;
当按所述第一传输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所述第二数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数据状态时,记录数据传输的终止时间点;
计算所述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其中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为本次记录所得的所述终止时间点与所述起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包括GPIO接口,所述第一数据状态包括高电平状态,所述第二数据状态包括低电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系统包括计时器;
记录数据传输的起始时间点,包括:启动所述计时器以记录数据传输的起始时间点;
记录数据传输的终止时间点,包括:停止所述计时器以记录数据传输的终止时间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系统在上电后的初始化阶段执行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以确定所述延时关系式中tc和C两个因子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至少两组不同长度数据的传输时间,包括:获取三组以上的所述传输时间;
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三组以上的所述传输时间,获取所述延时关系式中tc的均值或者中位数;
和/或,根据所述三组以上的所述传输时间,获取所述延时关系式中C的均值或者中位数。


6.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子系统,所述第二子系统通过第一接口接收第一子系统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子系统与所述第一子系统之间还通过第二接口连接;
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包括:
按预设的第二传输策略将所述第二接口由第一数据状态设置为第二数据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子系统在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所述第一数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数据状态时,将第一字节数量长度的第一测试数据向所述第二子系统传输,并记录数据传输的起始时间点;
在完成接收所述第一字节数量长度的第一测试数据时,按所述第二传输策略将所述第二接口由所述第二数据状态设置为所述第一数据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子系统在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所述第二数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数据状态时,记录数据传输的终止时间点,并计算所述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其中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为本次记录所得的所述终止时间点与所述起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至少重复一次前述步骤,其中在重复前述步骤时后一次步骤中的第一字节数量长度与前一次步骤中的第一字节数量长度不相等,以使所述第一子系统获取至少两组不同长度数据的传输时间,根据两组所述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子系统向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延时关系式:T=tc×n+C,其中tc为单个字节的传输时间,n为传输数据的字节数量,C为常量,T为n个字节的数据传输的总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包括GPIO接口,所述第一数据状态包括高电平状态,所述第二数据状态包括低电平状态;
将所述第二接口由第一数据状态设置为第二数据状态,包括:将所述GPIO接口由高电平状态拉低为低电平状态;
将所述第二接口由所述第二数据状态设置为所述第一数据状态,包括:将所述GPIO接口由低电平状态拉高为高电平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系统在上电后的初始化阶段执行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以使所述第一子系统确定所述延时关系式中tc和C两个因子值。


9.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所述第一子系统通过第一接口向第二子系统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子系统与所述第二子系统之间还通过第二接口连接;
所述第一子系统用于获取至少两组不同长度数据的传输时间,所述传输时间为所述第一子系统将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子系统所花费的时间,并根据两组所述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子系统向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延时关系式:T=tc×n+C,其中tc为单个字节的传输时间,n为传输数据的字节数量,C为常量,T为n个字节的数据传输的总时间;
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设置所述第二接口的数据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子系统获取至少两组所述传输时间;
其中,每组所述传输时间的获取过程包括:
所述第二子系统按预设的第二传输策略将所述第二接口由第一数据状态设置为第二数据状态;
所述第一子系统在按预设的第一传输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所述第一数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数据状态时,将第一字节数量长度的第一测试数据向所述第二子系统传输,并记录数据传输的起始时间点;
所述第二子系统接收所述第一字节数量长度的第一测试数据,并在完成接收所述第一字节数量长度的第一测试数据时,按所述第二传输策略将所述第二接口由所述第二数据状态设置为所述第一数据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关平叶傲郝瑞林刘大伟卢三虎
申请(专利权)人:翱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