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15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组件,其不受光学元件的外形尺寸的误差和粘接剂的热膨胀与收缩的影响而能够抑制安装姿态的误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在壳体内收纳有光学元件的光源组件,在壳体内具有3处突起部,由按压部件按压光学元件而使其抵接于3处突起部,来将光学元件固定在壳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光源和反射镜等光学元件的光源组件。
技术介绍
视频输出装置的光源组件、和在光盘驱动器中使用的光拾取装置中所使用的光源组件,具有用于使来自光源的光轴对准的反射镜等的光学元件。这些光学元件的安装姿态的误差会导致颜色漂移和再现误差,因此需要高精度无误差的安装。专利文献1是该
中的现有技术文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将平板状的光学部件固定于壳体的光学部件的固定结构,包括:具有用于保持光学部件的光学部件槽和面对光学部件的表面的第一壳体面和第二壳体面的壳体;用于将光学部件定位于壳体的第二壳体面的三个突起,光学部件被压靠在这三个突起上进行定位,并用UV固化型粘接剂固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5-649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光学部件是通过使用粘接剂而固定在壳体上的,因此,光学部件的姿态有可能由于受到光学元件的外形尺寸的误差和作为粘接剂的温度特性的热胀冷缩的影响而发生变动,存在高精度安装方面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光源组件,该光源组件抑制安装姿态的误差,而与光学元件的外形尺寸的误差以及粘接剂的热膨胀和收缩的影响无关。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作为示例,本专利技术的在壳体内收纳有光学元件的光源组件,在壳体内具有3处突起部,由按压部件按压光学元件而使其抵接于3处突起部,来将光学元件固定在壳体中。<br>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光源组件,其无受光学元件的外形尺寸误差和粘接剂的热胀冷缩的影响而能够抑制安装姿态的误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图像绘制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示出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的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方向A观察的图2的按压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实施例中的二向色镜和按压部件被插入到壳体内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从图4的B-B线观察的剖视图。图6是从图4中的C-C观察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实施例中的突起与按压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图8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按压部件和壳体的另一结构的图。具体实施例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以图像描绘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图像绘制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中的图像绘制装置1是使用具有扫描功能的反射镜的图像绘制装置,其中,光源组件10和具有扫描功能的反射镜20被设置在壳体40内,在屏幕30上绘制图像。光源组件10具有绿色、蓝色和红色激光光源11、12和13,为了将来自这些激光光源的激光的光轴对齐成一致,设置有作为波长选择性光学元件的二向色镜17、18。附图标记14、15和16是将光转换成平行光的准直透镜。用具有扫描功能的反射镜20中的反射镜21反射并扫描从二向色镜18发出的光,以在屏幕30上绘制图像。这里,例如,如果二向色镜17和18的安装姿态有误差,则将导致屏幕上的颜色漂移,因此需要非常高精度的安装而没有误差。作为安装误差的原因,例如,认为有光学元件的外形尺寸的误差、以及在安装期间使用粘接剂时,作为该粘接剂的温度特性的热膨胀和/或收缩带来的影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提供这样一种光源组件,其不管光学元件的外形尺寸误差和粘接剂的热胀冷缩的影响,都能够抑制安装姿态的误差。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不是通过粘接剂固定安装在壳体上,而是使用作为按压部件的板簧,按压光学元件而使其抵接在设置于壳体上的三个突起部上,来将光学元件固定于壳体。图2是示出该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用于用按压部件50将图1中的光源组件10的二向色镜17按压使其抵接于壳体40的分解立体图。二向色镜18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此省略。在图2中,将二向色镜17和按压部件50插入到壳体40中,通过用按压部件50将二向色镜17按压到壳体40中,将二向色镜17固定在壳体40中。图3是从方向A观察的图2的按压部件50的立体图。作为参考,图3中还示出了当通过按压部件50按压二向色镜17时与二向色镜17的位置关系。附图标记41、42和43是设置在壳体40上的突起,稍后将描述细节。图4是在将二向色镜17和按压部件50插入到壳体40中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在图4中,通过按压部件50将二向色镜17按压抵接在设置于壳体40上的突起41、42、43上。附图标记45表示设置在壳体40上的防脱凸部,稍后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图5是从图4的B-B线观察的剖视图。在图5中,壳体40具有突起41、42、43、保持部44和防脱凸部45。另外,按压部件50具有第一按压部51、第一嵌合部53和第二嵌合部54。此外,附图标记181表示二向色镜17的反射面,附图标记182表示反射面181的背面。在图5中,将二向色镜17插入壳体40的保持部44与防脱凸部45之间。防脱凸部45是用于防止二向色镜17从壳体40脱落的部件。按压部件50通过第一嵌合部53和第二嵌合部54固定到壳体40。然后,通过按压部件50的第一按压部51按压二向色镜17的背面182,使得反射面181侧与设置在壳体40上的突起41、42、43接触而被按压。而且,在壳体40中,在二向色镜17的反射面181侧和背面182侧的中心部当然设置有用于光通过的开口部。图6是从图4的C-C线观察的剖视图。在图6中,为了说明设置在壳体40上的突起41、42、43的尺寸关系,透过二向色镜17示出了突起41、42、43的位置。在图6中,考虑到二向色镜17的外形尺寸,设定成即使二向色镜17的位置在平面内方向上偏离也不从突起41、42、43脱离的尺寸关系。即,设壳体40的二向色镜17的插入部尺寸在横向上为x3,在纵向上为y4,设壳体40和二向色镜17之间的间隙在横向上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是:a1、a2,在纵向上的上侧和下侧分别是:b1、b2,则突起41、42、43的顶端位置的坐标P1、P2、P3如下。P1:(x2,y3)P2:(x1,y2)=(x1,(y1+y3)/2)P3:(x2,y1)另外,每个坐标的尺寸关系如下。x1>(a1+a2),(x3-x2)>(a1+a2)y1>(b1+b2),(y4-y3)>(b1+b2)y2=(y1+y3)/2图7是示出第一按压部51按压二向色镜17的按压位置与突起41、42、43之间的关系的图。在图7中,与图6中相同的构成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描述。在图7中,通过第一按压部51按压二向色镜17的按压位置88设置于将由三个突起41、42、43在反射面181上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向背面182投影的范围内。由此,能够稳定地将二向色镜17抵接、压靠在突起41、42、43上。如图7所示,由三个突起41、42、43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其由突起41、43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壳体内收纳有光学元件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壳体内具有3处突起部,/n由按压部件按压所述光学元件而使其抵接于所述3处突起部,来将所述光学元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20 JP 2020-0272401.一种在壳体内收纳有光学元件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具有3处突起部,
由按压部件按压所述光学元件而使其抵接于所述3处突起部,来将所述光学元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保持部和防脱凸部,
所述光学元件插入在所述保持部与所述防脱凸部之间,
所述按压部件具有第一按压部,通过该第一按压部按压所述光学元件的第一面,使得所述第一面的相反面与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3处突起部抵接,来按压所述光学元件而将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具有第一嵌合部和第二嵌合部,所述按压部件通过该第一嵌合部和该第二嵌合部固定于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是板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令所述壳体的所述光学元件的插入部尺寸在横向上为x3且在纵向上为y4,所述壳体与所述光学元件之间的间隙在横向上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a1、a2且在纵向上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为b1、b2时,所述3处突起部的顶端位置的坐标P1、P2、P3为:
P1:(x2,y3)
P2:(x1,y2)=(x1,(y1+y3)/2)
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雅史市川文仁青山和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乐金光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