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594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水箱和壳体,壳体的内侧壁上粘接有保温层,且壳体的内部铺设有换热管,换热管在壳体的内部呈蛇形结构分布,且换热管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换热翅片,换热管的两端均焊接有换热端管,且换热端管贯穿壳体位于壳体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两端,壳体一侧外壁顶部的中心处焊接有排气管,且换热管的内侧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呈环形结构分布的阻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管呈蛇形结构排布在壳体的内部,使得换热管与热气流的接触面积得到了扩大,同时换热翅片与换热管的搭配使用,极大的提升了换热效率,而阻流板降低了换热管内部水的流速,进一步提升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央空调热能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汽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的热量。现有的技术中,夏季中央空调在制冷运行的同时,必须通过冷凝向外界散发出大量的冷凝废热气体,目前绝大部分空调器在设计时并没有将这部分热量加以有效的利用,而是将其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该部分热量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造成能量的浪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绝大部分空调器在设计时并没有将这部分热量加以有效的利用,而是将其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该部分热量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造成能量的浪费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水箱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粘接有保温层,且壳体的内部铺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在壳体的内部呈蛇形结构分布,且换热管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焊接有换热端管,且换热端管贯穿壳体位于壳体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两端,所述壳体一侧外壁顶部的中心处焊接有排气管,且换热管的内侧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呈环形结构分布的阻流板。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换热管呈蛇形结构排布在壳体的内部,使得换热管与热气流的接触面积得到了扩大,同时换热翅片与换热管的搭配使用,极大的提升了换热效率,而阻流板降低了换热管内部水的流速,进一步提升了换热效率,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与水箱相连通的进水管,且水箱远离进水管的另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与水箱之间相连通的出水管。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底部外壁的两端均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外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端管焊接在水箱底部外壁的两侧,且换热端管的外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循环泵。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与壳体之间相连通的聚热管道,且聚热管道远离壳体的另一侧外壁上焊接有聚热罩。进一步的,所述聚热罩相邻一侧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辊,且转辊的外侧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呈环形结构分布的扰流叶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换热管,换热管呈蛇形结构排布在壳体的内部,使得换热管与热气流的接触面积得到了扩大,同时换热翅片与换热管的搭配使用,极大的提升了换热效率,而阻流板降低了换热管内部水的流速,进一步提升了换热效率,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实用性强。2.通过设置的聚热管道和聚热罩,聚热罩和聚热管道的搭配使用,使得空气源中央空调的热气流能够更加充分的进入壳体的内部,避免热能的浪费,同时保温层使得壳体内部在不断吹入热流的同时避免热能的流散,使得换热管可以更加充分的与热流进行换热。3.通过设置的扰流叶片,热流途径聚热罩和聚热管道进入壳体时,热流吹动转辊带动扰流叶片进行转动,热流经扰流叶片的作用可以均匀的进入壳体的内部,使得换热管受热更加均匀,避免热流风向单一导致的换热效率低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的聚热罩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的换热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的阻流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进水管、3壳体、4聚热管道、5聚热罩、6框板、7转辊、8扰流叶片、9换热管、10换热翅片、11保温层、12支撑板、13换热端管、14循环泵、15阻流板、16排气管、17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5,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水箱1和壳体3,壳体3的内侧壁上粘接有保温层11,且壳体3的内部铺设有换热管9,换热管9在壳体3的内部呈蛇形结构分布,且换热管9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换热翅片10,换热管9的两端均焊接有换热端管13,且换热端管13贯穿壳体3位于壳体3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两端,壳体3一侧外壁顶部的中心处焊接有排气管16,且换热管9的内侧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呈环形结构分布的阻流板15,换热管9呈蛇形结构排布在壳体3的内部,使得换热管9与热气流的接触面积得到了扩大,同时换热翅片10与换热管9的搭配使用,极大的提升了换热效率,而阻流板15降低了换热管9内部水的流速,进一步提升了换热效率,壳体3的内部粘接有保温层11,保温层11使得壳体3内部在不断吹入热流的同时避免热能的流散,使得换热管9可以更加充分的与热流进行换热。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换热管9呈蛇形结构排布在壳体3的内部,使得换热管9与热气流的接触面积得到了扩大,同时换热翅片10与换热管9的搭配使用,极大的提升了换热效率,而阻流板15降低了换热管9内部水的流速,进一步提升了换热效率。进一步的,水箱1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与水箱1相连通的进水管2,且水箱1远离进水管2的另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与水箱1之间相连通的出水管17。进一步的,水箱1底部外壁的两端均焊接有支撑板12,且支撑板12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3的顶部外壁上,支撑板12使得水箱1与壳体3之间连接更加紧凑稳定。进一步的,换热端管13焊接在水箱1底部外壁的两侧,且换热端管13的外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循环泵14,循环泵14的型号为PUN-601EAH,循环泵14通过换热端管13带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水箱(1)和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内侧壁上粘接有保温层(11),且壳体(3)的内部铺设有换热管(9),所述换热管(9)在壳体(3)的内部呈蛇形结构分布,且换热管(9)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换热翅片(10),所述换热管(9)的两端均焊接有换热端管(13),且换热端管(13)贯穿壳体(3)位于壳体(3)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两端,所述壳体(3)一侧外壁顶部的中心处焊接有排气管(16),且换热管(9)的内侧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呈环形结构分布的阻流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水箱(1)和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内侧壁上粘接有保温层(11),且壳体(3)的内部铺设有换热管(9),所述换热管(9)在壳体(3)的内部呈蛇形结构分布,且换热管(9)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换热翅片(10),所述换热管(9)的两端均焊接有换热端管(13),且换热端管(13)贯穿壳体(3)位于壳体(3)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两端,所述壳体(3)一侧外壁顶部的中心处焊接有排气管(16),且换热管(9)的内侧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呈环形结构分布的阻流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与水箱(1)相连通的进水管(2),且水箱(1)远离进水管(2)的另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与水箱(1)之间相连通的出水管(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涵王中海史文辉杨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春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