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91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吊杆和第一油缸,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二油缸和油箱,所述第二油缸和所述油箱之间设有吸油管,所述第二油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筒,所述吊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与活塞筒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油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作动筒,作动筒的底部设有支撑板。相较现有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板、底盘、油缸、活塞筒、吊杆、作动筒、连接圈、连接管、密封圈、限位片、固定钉、固定片、防撞垫,使用本装置时,本装置可稳定停放,便捷移动,操作简单,稳定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
技术介绍
空调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但是现在的大多柜机类空调体积较大,移动困难。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37381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室内空调,其包括可移动的空调柜,空调柜内设置有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的出口通过冷气风管道连接至出气格栅,空调柜的柜壁上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冷气回风腔、排热回风腔和排热腔,蒸发器的进口与冷气回风腔连通,冷气回风腔的外壁上连接有两个以上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通风箱,第一通风箱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百叶回风口;冷凝器的进口与排热回风腔连通,排热回风腔的外壁上连接有两个以上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通风箱,第二通风箱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二百叶回风口;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排热腔连通,排热腔的外壁上连接有两个以上与其内部连通的排热管道的装置。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可移动室内空调存在以下不足:使用本装置时,如果需要长期固定本装置,本装置只能通过移动轮支撑装置,此种方式可能会对移动轮造成损耗,且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吊杆和第一油缸,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二油缸和油箱,所述第二油缸和所述油箱之间设有吸油管,所述第二油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筒,所述吊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与所述活塞筒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作动筒,所述作动筒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油缸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油管和排油管,所述吸油管和所述进油管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排油管的外部设有截止阀,所述底盘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连接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和所述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四个移动轮,所述底盘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支杆,四个所述移动轮分别与所述四个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和第二连接管,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圈和所述第二连接圈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圈的一侧设有若干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圈的一侧相接触,所述限位片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片在螺纹孔处螺纹连接有固定钉。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圈和所述第二连接圈的一侧均设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四个防撞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压板、底盘、弹簧、油缸、连杆、活塞筒、油管、吊杆、作动筒、单向阀、截止阀,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对吊杆上的压板施加压力,压板拉伸或放松弹簧,同时,压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杆带动活塞筒在第二油缸内做活塞运动,并通过吸油管将油箱内液压油吸入第二油缸内,此时,第一单向阀打开,活塞筒向下时,第一单向阀关闭,液压油通过进油管导入第一油缸中,此时第二单向阀打开,停止输油时,第二单向阀关闭,第一油缸中的液压油将作动筒一端的支撑板向下推,将装置顶起,让装置更加稳定的停放,如需移动,打开排油管上的截止阀,将液压油排入油箱中,作业效果好;2、通过设置支杆、移动轮,使用本装置时,本装置可通过支杆上的移动轮移动本装置,提高装置的机动性,增加装置的适应性;3、通过设置连接圈、连接管、密封圈、限位片、固定钉、固定片,使用本装置时,可通过旋转固定片上的限位片将第一连接圈和第二连接圈连接起来,并且通过固定钉将限位片固定在第二连接圈上,更加稳固,操作简单,拆卸方便;4、通过设置防撞垫,使用本装置时,避免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受到伤害,增加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压板、底盘、油缸、连杆、活塞筒、吊杆、作动筒、动轮、连接圈、连接管、密封圈、限位片、固定钉、固定片、防撞垫,使用本装置时,本装置可稳定停放,便捷移动,操作简单,稳定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的底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的防撞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底盘、3移动轮、4压板、5第一连接管、6固定片、7第一连接圈、8限位片、9固定钉、10第二连接圈、11第二连接管、12密封圈、13弹簧、14第一油缸、15作动筒、16进油管、17连杆、18吊杆、19第二油缸、20活塞筒、21排油管、22防撞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包括主体1,主体1的底部设有底盘2,底盘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吊杆18和第一油缸14,支撑架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二油缸19和油箱,第二油缸19和油箱之间设有吸油管,第二油缸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筒20,吊杆18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压板4,压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17,连杆17底部与活塞筒20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油缸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作动筒15,作动筒15的底部设有支撑板,第一油缸14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油管16和排油管21,吸油管和进油管16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排油管21的外部设有截止阀,底盘2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主体1的一侧设有连接机构。其中,底盘2和压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3。其中,移动机构包括四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底盘(2),所述底盘(2)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支撑架、吊杆(18)和第一油缸(14),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二油缸(19)和油箱,所述第二油缸(19)和所述油箱之间设有吸油管,所述第二油缸(19)的内部设有活塞筒(20),所述吊杆(18)的底部设有压板(4),所述压板(4)的一端设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底部与所述活塞筒(20)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14)的内部设有作动筒(15),所述作动筒(15)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油缸(14)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油管(16)和排油管(21),所述吸油管和所述进油管(16)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排油管(21)的外部设有截止阀,所述底盘(2)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有连接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底盘(2),所述底盘(2)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支撑架、吊杆(18)和第一油缸(14),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二油缸(19)和油箱,所述第二油缸(19)和所述油箱之间设有吸油管,所述第二油缸(19)的内部设有活塞筒(20),所述吊杆(18)的底部设有压板(4),所述压板(4)的一端设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底部与所述活塞筒(20)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14)的内部设有作动筒(15),所述作动筒(15)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油缸(14)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油管(16)和排油管(21),所述吸油管和所述进油管(16)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排油管(21)的外部设有截止阀,所述底盘(2)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有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和所述压板(4)之间设有弹簧(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家用智能空调,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品拉索产品策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