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587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适用于基于BIM碰撞检查过程中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和特点定制模板自动生成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让用户定制碰撞检查报告模板,并且根据碰撞检查报告模板自动生成包含碰撞点三维视图的碰撞检查报告,用户可通过碰撞检查报告中的三维视图超链接能快速定位到BIM软件中的碰撞点,方便确认碰撞点定位和追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适用于基于BIM碰撞检查过程中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和特点定制模板自动生成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BIM软件如Revit、Bentley和CATIA等都具有碰撞检查的功能,能够将不同BIM模型之间的碰撞在模型中进行碰撞检查,通过BIM软件可以查看碰撞检查点,但是对于用户而言,碰撞检查后需要出碰撞检查报告,以上软件都可以导出碰撞检查报告,但是仅限于word或者excel格式导出碰撞点的坐标,没有碰撞点视图不直观,因此,不利于用户使用和追溯碰撞检查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BIM软件API获取碰撞检查结果,结果包含碰撞点编号、碰撞构件名称、图层、坐标和相关BIM模型名称;S2、通过BIM软件API读取碰撞点的坐标定位碰撞点进而获得碰撞点的视图并保存,视图按照碰撞点编号进行命名保存;S3、将步骤S1和S2获取的结果按照模板定制模块定制的模板自动生成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中,自动根据碰撞点编号选取碰撞点正视图和轴测视图进行视图保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3中,可以根据要求定制碰撞检查报告的模板,形成带碰撞点三维视图的word、excel类可编辑的文档,点击碰撞点三维视图可以通过超链接的形式链接到BIM模型中的碰撞点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定制模板的BIM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装置包括:BIM软件,所述BIM软件对BIM模型之间进行碰撞检查并生成碰撞检查结果,碰撞检查结果至少包含碰撞点编号、碰撞构件名称、图层、坐标和相关BIM模型名称;碰撞检查结果获取模块,通过BIM软件的API接口,获取碰撞检查结果,获取的结果内容包含碰撞点编号、碰撞构件名称、图层、坐标和相关BIM模型名称等内容;碰撞点三维视图获取和保存模块,通过调用BIM软件的API接口获取碰撞点的视图并进行视图保存,自动根据碰撞点编号选取碰撞点正视图和轴测视图进行视图保存;模板定制模块,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定制碰撞检查报告模板;报告自动生成模块,按照碰撞点编号调取碰撞点的三维视图,自动填入碰撞点编号、碰撞构件名称、碰撞点坐标、碰撞相关模型名称、碰撞点正视图和轴测图,自动生成碰撞检查报告,碰撞点正视图和轴测图自动设置成超链接,用户可以通过超链接自动链接到BIM模型碰撞点,方便对碰撞点进行追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板定制模块中,模板word、excel类可编辑文档。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存储介质。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文所述的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文所述的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能够让用户定制碰撞检查报告模板,并且根据碰撞检查报告模板自动生成包含碰撞点三维视图的碰撞检查报告,用户可通过碰撞检查报告中的三维视图超链接能快速定位到BIM软件中的碰撞点,方便确认碰撞点定位和追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自动生成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一种可定制模板的可视化BIM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需要碰撞检查的BIM模型导入BIM软件,设置好碰撞检查条件为BIM模型之间碰撞检查,得到碰撞检查结果。然后调用BIM软件的API接口,获取碰撞检查结果,得到相应的碰撞点编号、碰撞构件名称、碰撞点坐标、碰撞相关模型名称和碰撞点视图等信息,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碰撞点的视图,自动调整碰撞点视图为正视图和轴测视图,并将正视图和轴测视图分别按照碰撞点编号命名保存成图片。然后根据要求定制碰撞检查报告,将BIM模型碰撞检查结果的相关信息如:碰撞点编号、碰撞构件名称、碰撞点坐标、碰撞相关模型名称和碰撞点视图等信息自动填入定制的碰撞检查报告中,并设置碰撞点视图图片为超链接格式,最后生成碰撞检查报告,用户可以通过生成的碰撞检查报告中的图片超链接自动链接到BIM模型的相应碰撞点处进行查看。可定制模板的可视化BIM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装置,由BIM软件、碰撞检查结果获取模块、碰撞点视图获取和保存模块、模板定制模块和报告自动生成模块组成。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定制模板的可视化BIM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通过BIM软件将需要进行碰撞检查的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形成碰撞检查结果,碰撞检查结果至少包含碰撞点编号、碰撞构件名称、图层、坐标和相关BIM模型名称等内容,BIM软件可以是Revit、Bentley、CATIA或者其他具有BIM模型碰撞检查功能的软件,本专利技术采用Bentley进行举例说明。碰撞检查结果获取模块通过调用Bentley的API接口获取碰撞检查结果,获取的结果内容包含碰撞点编号、碰撞构件名称、图层、坐标和相关BIM模型名称等内容。碰撞点视图获取和保存模块调用Bentley的API接口通过碰撞点坐标获取碰撞点的视图并,自动调整碰撞点视图为正视图和轴测视图,并将正视图和轴测视图分别按照碰撞点编号命名保存成图片,视图保存可以是截图功能或其他图片保存技术。模板定制模块可以根据需求定制碰撞检查报告模板,模板格式可以是word、excel或者其他可编辑文档。报告自动生成模块可按照碰撞点编号调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通过BIM软件API获取碰撞检查结果,结果包含碰撞点编号、碰撞构件名称、图层、坐标和相关BIM模型名称;/nS2、通过BIM软件API读取碰撞点的坐标定位碰撞点进而获得碰撞点的视图并保存,视图按照碰撞点编号进行命名保存;/nS3、将步骤S1和S2获取的结果按照模板定制模块定制的模板自动生成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BIM软件API获取碰撞检查结果,结果包含碰撞点编号、碰撞构件名称、图层、坐标和相关BIM模型名称;
S2、通过BIM软件API读取碰撞点的坐标定位碰撞点进而获得碰撞点的视图并保存,视图按照碰撞点编号进行命名保存;
S3、将步骤S1和S2获取的结果按照模板定制模块定制的模板自动生成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自动根据碰撞点编号选取碰撞点正视图和轴测视图进行视图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制模板的BIM可视化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可以根据要求定制碰撞检查报告的模板,形成带碰撞点三维视图的word、excel类可编辑的文档,点击碰撞点三维视图可以通过超链接的形式链接到BIM模型中的碰撞点处。


4.一种可定制模板的BIM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定制模板的BIM碰撞检查报告的自动生成装置包括:
BIM软件,所述BIM软件对BIM模型之间进行碰撞检查并生成碰撞检查结果,碰撞检查结果至少包含碰撞点编号、碰撞构件名称、图层、坐标和相关BIM模型名称;
碰撞检查结果获取模块,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辉时雷鸣赵立佳杨贵程郑波李成军胡雄峰刘涛李志豪陈沉徐彦帆谢栋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