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575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区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应用于区块链操作系统,包括:获取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确认所述头部数据的第一哈希值;基于所述第一哈希值添加第一时间戳信息,形成第二哈希值;将所述第二哈希值进行转换,形成第二区块,以完成区块上链。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区块信息的处理,能够更好的适应区块链中文运营环境,有效提升区块上链效率和业务处理效率,增加哈希抗碰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区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区块链
,尤其涉及一种区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块链是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在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中,基本上都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在发生业务运作时,区块链操作系统需要经常在账本服务器上对区块信息进行大量的检索,以满足业务需求,但针对频繁交互的业务需求,区块信息的检索速度仍有待提升,目前区块链技术同样没办法满足业务处理效率的要求。理论上,区块链的处理速度最快每秒20笔交易量左右,而目前我们常用的扫码支付,峰值能够达到每秒9万笔交易量左右。目前区块链数据处理技术在频繁交易的业务场景应用中,其效率仍远远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适用于区块链中文运营环境,提升检索速度,增强哈希抗碰撞性,提高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效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块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操作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确认所述头部数据的第一哈希值;基于所述第一哈希值添加第一时间戳信息,形成第二哈希值;将所述第二哈希值进行转换,形成第二区块,以完成区块上链。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区块信息处理装置,配置有区块链操作系统,包括:第一区块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确认所述头部数据的第一哈希值;哈希值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哈希值添加第一时间戳信息,形成第二哈希值;第二区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哈希值进行转换,形成第二区块,以完成区块上链。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区块信息处理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区块信息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区块链操作系统中,主要针对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进行获取,基于确认的头部数据的第一哈希值,添加第一时间戳信息,形成第二哈希值,再通过转换后形成第二区块。基于对第一区块头部数据的处理重构形成第二区块,通过对区块信息的处理,能够更好的适应区块链中文运营环境,有效提升区块上链效率和业务处理效率,增加哈希抗碰撞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区块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区块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区块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区块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另一种区块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实施例一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区块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适用于如何在频繁交互的业务需求中提升检索效率以提高交互效率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区块信息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操作系统,具体包括:S110、获取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确认所述头部数据的第一哈希值。区块链操作系统,用于产生区块,基于业务的交易行为,产生交易记录,并上传区块至区块链网络节点,以记录于账本服务器,其中交易记录包含内容数据、文件内容数据、数字指纹数据、链接数据、隐私分享数据等任意一项记录。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当前区块链操作系统的基础下发生业务的交易行为产生交易记录时,根据交易时间、交易IP、交易数量、交易数值等信息构建第一区块,根据所述交易时间产生第二时间戳信息,所述第一区块分别由头部数据和区块体构成,所述头部数据包含有十六位进制的父区块哈希值、十六进制的本区块哈希值、随机数、第二时间戳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根据对所述第一区块的数据上传请求,采用截获算法对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进行截获,其提取头部数据的字符;获取该字符串长度下从第一位字符开始至第N位字符结束的字符串,标识为string,比较字符串string是否存在固定字符串,并将指针指向该字符串出现的第一位字符及后面所有字符,计算该字符串出现的第一位字符及后面所有字符的长度和个数,并将该字符串存放至特定空间中,标识为pstr。根据字符串长度和个数,确认该字符串为所述父区块哈希值fhash1、父区块哈希值加本区块哈希值fhash12中的任一项,则将该字符串定义为第一哈希值。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块为业务系统进行交易时传输交易记录至区块链网络节点前区块链操作系统进行截获的区块信息,比如业务系统支付A值用于购买物品B,产生交易时间、交易IP、交易数量、交易数值等信息用于构建第一区块时,区块链操作系统利用截获算法获取未构建成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即获取第一区块头部数据的第一哈希值,第一哈希值分别由前一区块的哈希值称为父区块哈希值、第一区块的哈希值称为本区块哈希值共同组成。可选的,所述区块链操作系统获取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包括以下实现方式:针对第一私钥加密的所述第一区块,调用其公钥对其进行解密,通过验证业务系统在第一区块中数字签名的有效性,解析出所述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本实施例用于处理不同系统对区块进行上链操作。具体为所述业务系统对第一区块发起数据上传请求,不同业务端的区块链操作系统对该数据上传请求进行截获,以对第一区块的区块信息进行再次处理。S120、基于所述第一哈希值添加第一时间戳信息,形成第二哈希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产生于区块链操作系统对所述第一区块的数据上传请求,根据所述数据上传请求,获取数据上传时间,生成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其中该第一时间戳信息为14位制的时间数据,比如20210401135051;其中基于所述第一哈希值添加第一时间戳信息包括以下实现方式:从上述特定空间中获取pstr字符串,识别该pstr字符串的第一位字符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块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操作系统,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确认所述头部数据的第一哈希值;/n基于所述第一哈希值添加第一时间戳信息,形成第二哈希值;/n将所述第二哈希值进行转换,形成第二区块,以完成区块上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块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操作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确认所述头部数据的第一哈希值;
基于所述第一哈希值添加第一时间戳信息,形成第二哈希值;
将所述第二哈希值进行转换,形成第二区块,以完成区块上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确认所述头部数据的第一哈希值,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区块的数据上传请求,截获所述第一区块的头部数据;
确认所述头部数据的父区块哈希值和本区块哈希值为所述第一哈希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哈希值添加第一时间戳信息,形成第二哈希值,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数据上传请求,生成对应的第一时间戳信息;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为14位制时间数据;
在所述第一哈希值的前端位置添加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形成第二哈希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哈希值进行转换,形成第二区块,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十进制编码字符集,将所述第二哈希值由十六位进制转换为十位进制编码;
根据所述十位进制编码,形成第二区块,以完成区块上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哈希值进行转换,形成第二区块,以完成区块上链,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针对账本服务器进行的所述第二区块的区块信息检索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调用时间戳比较算法;
基于所述时间戳比较算法对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的先后顺序处理,输出目标区块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朝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辰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