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智能控制功能的电动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68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智能控制功能的电动阀门,包括用户终端、智能控制模块、控制箱、电动装置和阀门,控制箱安装在阀门上,智能控制模块安装在控制箱内,用户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控制模块连接,用户终端用于向智能控制模块发送操作指令,智能控制模块用于将接受到的操作指令转换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递至控制箱,控制箱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启闭阀门;阀门包括阀体、阀轴、阀板和密封组件,阀体左右两端设置有连接法兰,阀轴安装在阀体上。其能够有效的解决自来水公司紧急状况下无法对突发管路系统故障及时作出反应,而导致自来水损失及管道系统每个时段用水量不同,需要由操作人员进行现场调节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智能控制功能的电动阀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带智能控制功能的电动阀门。
技术介绍
阀门(valve)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201、304、316等),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阀门等。目前,国内外电动控制阀门采用有线控制方式,控制距离大多在150米范围之内,控制距离有限,需要操作人员现场操作实现阀门启闭,特别是在紧急爆管的状况下,需要电话通知操作人员实施操作,延误反应时间导致管路系统故障扩大或大量水流损失。还有就是一些管道系统每个时段用水量不同,需要由操作人员进行现场调节,该技术专利可有效解决以上难题,为各大自来水公司实现智能化管理提供最大支持和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智能控制功能的电动阀门,其能够有效的解决自来水公司紧急状况下无法对突发管路系统故障及时作出反应,而导致自来水损失及管道系统每个时段用水量不同,需要由操作人员进行现场调节的难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智能控制功能的电动阀门,包括用户终端、智能控制模块、控制箱、电动装置和阀门,电动装置安装在阀门上,智能控制模块安装在控制箱内,用户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控制模块连接,用户终端用于向智能控制模块发送操作指令,智能控制模块用于将接受到的操作指令转换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递至控制箱,控制箱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通过控制电动装置启闭阀门;阀门包括阀体、阀轴、阀板和密封组件,阀体左右两端设置有连接法兰,阀轴安装在阀体上,阀板位于阀体的流道内且固定安装在阀轴上,通过控制电动装置安装在阀体上且用于驱动阀轴转动,密封组件安装在流道内,密封组件能够与阀板形成密封副;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压圈和螺钉,密封圈安装在阀体的流道内,螺钉将压圈安装在阀体上后,压圈的前部顶在密封圈的侧面上,阀板的密封面与密封圈的端面形成所述密封副。其中,密封圈上具有一个呈阶梯状结构的第一卡合部,压圈上具有一个能够与所述第一卡合部进行卡合的第二卡合部。进一步限定,所述电动装置与阀门连接;其中,电动装置为与阀门的阀轴连接的电动执行器。其中,用户终端为手机或者PC电脑。其中,用户终端内置APP软件,用户通过APP软件控制阀门的开启、关闭以及阀门开度。进一步优化,控制箱内安装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主要由用户终端、智能控制模块、控制箱、电动装置和阀门组成,在实际的使用中,通过用户终端向智能控制模块发送操作指令,智能控制模块接收到操作指令后将其转换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递至控制箱,控制箱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通过控制电动装置启闭阀门;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即可实现远程操控阀门的目的;进而控制阀门的开启、关闭以及阀门的开度,进而实现对阀门的流量的控制;并可实时显示阀门的各动作状态及开度位置,还可根据管道系统用水情况设置开启时间及开度调节,减少管道系统介质用量小时的能耗,并保存操作记录可查,还有阀门实时位置显示;可有效解决自来水公司安装位置较远的阀门不需要操作人员到现场就可远程进行实时控制的难题。并且,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密封组件,一是能够提高阀门的密封性能,二是能够使得阀门的密封圈在更换的时候更加便捷,由于阀门的阀板与密封圈多次接触后,会造成密封圈磨损导致阀门出现泄露,此时就需要对密封圈进行更换,采用此种密封结构,在实际的使用中在更换密封圈的时候能够更加的便捷;同时也保证了阀门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阀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用户终端,2-智能控制模块,3-控制箱,4-阀门,5-阀体,6-阀轴,7-阀板,8-密封组件,9-连接法兰,10-流道,11-密封圈,12-压圈,13-螺钉,14-第一卡合部,15-第二卡合部,16-密封副,17-电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智能控制功能的电动阀门,包括用户终端1、智能控制模块2、控制箱3、电动装置17和阀门4,电动装置17安装在阀门4上,智能控制模块2安装在控制箱3内,用户终端1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控制模块2连接,用户终端1用于向智能控制模块2发送操作指令,智能控制模块2用于将接受到的操作指令转换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递至控制箱3,控制箱3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通过控制电动装置17启闭阀门4;阀门4包括阀体5、阀轴6、阀板7和密封组件8,阀体5左右两端设置有连接法兰9,阀轴6安装在阀体5上,阀板7位于阀体5的流道10内且固定安装在阀轴6上,电动装置17安装在阀体5上且用于驱动阀轴6转动,密封组件8安装在流道10内,密封组件8能够与阀板7形成密封副16;密封组件8包括密封圈11、压圈12和螺钉13,密封圈11安装在阀体5的流道10内,螺钉13将压圈12安装在阀体5上后,压圈12的前部顶在密封圈11的侧面上,阀板7的密封面与密封圈11的端面形成所述密封副16。本技术主要由用户终端1、智能控制模块2、控制箱3、通过控制电动装置和阀门4组成,在实际的使用中,通过用户终端1向智能控制模块2发送操作指令,智能控制模块2接收到操作指令后将其转换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递至控制箱3,控制箱3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通过控制电动装置17启闭阀门4;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即可实现远程操控阀门4的目的;进而控制阀门4的开启、关闭以及阀门4的开度,进而实现对阀门4的流量的控制;并可实时显示阀门4的各动作状态及开度位置,还可根据管道系统用水情况设置开启时间及开度调节,减少管道系统介质用量小时的能耗,并保存操作记录可查,还有阀门4实时位置显示;可有效解决自来水公司安装位置较远的阀门4不需要操作人员到现场就可远程进行实时控制的难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智能控制功能的电动阀门,包括用户终端、智能控制模块、控制箱、电动装置和阀门,其特征在于:电动装置安装在阀门上,智能控制模块安装在控制箱内,用户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控制模块连接,用户终端用于向智能控制模块发送操作指令,智能控制模块用于将接受到的操作指令转换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递至控制箱,控制箱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通过控制电动装置启闭阀门;/n阀门包括阀体、阀轴、阀板和密封组件,阀体左右两端设置有连接法兰,阀轴安装在阀体上,阀板位于阀体的流道内且固定安装在阀轴上,电动装置安装在阀体上且用于驱动阀轴转动,密封组件安装在流道内,密封组件能够与阀板形成密封副;/n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压圈和螺钉,密封圈安装在阀体的流道内,螺钉将压圈安装在阀体上后,压圈的前部顶在密封圈的侧面上,阀板的密封面与密封圈的端面形成所述密封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智能控制功能的电动阀门,包括用户终端、智能控制模块、控制箱、电动装置和阀门,其特征在于:电动装置安装在阀门上,智能控制模块安装在控制箱内,用户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控制模块连接,用户终端用于向智能控制模块发送操作指令,智能控制模块用于将接受到的操作指令转换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递至控制箱,控制箱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通过控制电动装置启闭阀门;
阀门包括阀体、阀轴、阀板和密封组件,阀体左右两端设置有连接法兰,阀轴安装在阀体上,阀板位于阀体的流道内且固定安装在阀轴上,电动装置安装在阀体上且用于驱动阀轴转动,密封组件安装在流道内,密封组件能够与阀板形成密封副;
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压圈和螺钉,密封圈安装在阀体的流道内,螺钉将压圈安装在阀体上后,压圈的前部顶在密封圈的侧面上,阀板的密封面与密封圈的端面形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华候伯忠方伟刘志耕陈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川力智能流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