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及使用其的无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57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及使用其的无叶风扇,包括有导流组件、进风组件、电机和风道,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有导流叶片、导流罩、出风口和固定架,所述导流罩环绕设有至少四片导流叶片,所述出风口设于两两所述导流叶片之间,所述导流罩底部固定于电机的支架上,所述导流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于进风组件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支架设于进风组件内部,所述导流罩为封闭的圆顶状结构,所述导流叶片为平滑的弧形叶片,所述出风口通过导流叶片与所述风道连通,保证气体在流过时,流体发生弯度的角度较小且平滑,因此减少转向和壁阻所带来的压力损失,从而保证最终的出风风量和风压,减少由于紊流产生的气动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及使用其的无叶风扇
本技术涉及无叶风扇组件及无叶风扇,具体涉及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及使用其的无叶风扇。
技术介绍
现在无叶风扇越来越普及,无叶风扇也叫空气增背机,它能产生自然持续的凉风,它是将空气吸入引擎座内后将气流增强若干倍之后再通过环形缝隙处排出,从而带动环形圈内的气流流动形成持续的、均匀的风。然而无叶风扇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无叶风扇的为了保证风力,需要对外界空气吸入后进行压缩,因此无叶风扇内部空气流速很大,空气之间发生紊流等导致气流噪音较大,尤其在夜间睡觉使用时,气流的噪音不利于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保证气体在流过时,流体发生弯度的角度较小且平滑,因此减少转向和壁阻所带来的压力损失,从而保证最终的出风风量和风压,减少由于紊流产生的气动噪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无叶风扇,包含有上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包括有导流组件、进风组件、电机和风道,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有导流叶片、导流罩、出风口和固定架,所述导流罩环绕设有至少四片导流叶片,所述出风口设于两两所述导流叶片之间,所述导流罩底部固定于电机的支架上,所述导流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于进风组件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支架设于进风组件内部,所述导流罩为封闭的圆顶状结构,所述导流叶片为平滑的弧形叶片,所述出风口通过导流叶片与所述风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有进风导壳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于进风导壳底部,所述进风导壳顶部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风道为无叶风扇出风的气流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叶片以相同的弧形弯曲并呈逆时针环绕设置或顺时针环绕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叶片为十三片。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表面平滑,所述导流罩设有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螺钉孔分布于两两所述导流叶片之间,所述第一螺钉孔还设于所述电机的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钉孔的设置数为四个,所述第一螺钉孔为内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设有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二螺钉孔适配于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用于将导流组件与进风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钉孔的设置数为四个,所述第二螺钉孔为内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还设有导线槽和卡扣。一种无叶风扇,包含有上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由于采用结构:导流罩环绕设有导流叶片,出风口设于两两导流叶片之间,导流罩为封闭的圆顶状结构,导流叶片为弧形叶片,保证气体在流过时,流体发生弯度的角度较小且平滑,因此减少转向和壁阻所带来的压力损失,从而保证最终的出风风量和风压,减少由于紊流产生的气动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的俯视图;图中有:导流组件1、导流叶片11、导流罩12、出风口13、固定架14、第一螺钉孔15、第二螺钉孔16、导线槽17、卡扣18、进风组件2、进风导壳21、进风口22、第二螺钉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实施例对本技术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实施例1:参见图1-2,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包括有导流组件1、进风组件2、电机和风道,所述导流组件1包括有导流叶片11、导流罩12、出风口13和固定架14,所述导流罩12环绕设有至少四片导流叶片11,所述出风口13设于两两所述导流叶片11之间,所述导流罩12底部固定于电机的支架上,所述导流组件1通过所述固定架14固定于进风组件2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支架设于进风组件2内部,所述导流罩12为封闭的圆顶状结构,所述导流叶片11为平滑的弧形叶片,所述出风口13通过导流叶片11与所述风道连通,保证气体在流过时,流体发生弯度的角度较小且平滑,因此减少转向和壁阻所带来的压力损失,从而保证最终的出风风量和风压,减少由于紊流产生的气动噪声。参见图1,所述进风组件2包括有进风导壳21和进风口22,所述进风口22设于进风导壳21底部,所述进风导壳21顶部与所述固定架14连接,所述风道为无叶风扇出风的气流通道,减少风量损失。参见图1-2,所述导流叶片11以相同的弧形弯曲并呈逆时针环绕设置,流体发生弯度的角度较小且平滑。参见图1-2,所述导流叶片11为十三片,增强气流聚集的效果,进一步减小流体发生弯度的角度,进一步减小转向和壁阻所带来的压力损失。参见图1-2,所述导流罩12表面平滑,所述导流罩12设有第一螺钉孔15,所述第一螺钉孔15分布于两两所述导流叶片11之间,所述第一螺钉孔15还设于所述电机的支架上,增强导流组件1与电机的支架连接固定。参见图1-2,所述第一螺钉孔15的设置数为四个,所述第一螺钉孔15为内螺纹孔,增强连接效果。参见图1-2,所述固定架14设有第二螺钉孔16,所述第二螺钉孔16适配于第二螺钉3,所述第二螺钉3用于将导流组件1与进风组件2固定连接,加固导流组件1与进风组件2的连接固定。参见图1-2,所述第二螺钉孔16的设置数为四个,所述第二螺钉孔16为内螺纹孔,增强连接效果。参见图1-2,所述固定架14还设有导线槽17和卡扣18,导线槽17用于限定电机等装置的连接线,避免连接线混乱摆放。本技术的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的工作原理:参见图1-2,电机安入进风导壳21中,导流组件1利用第一螺钉孔15与电机的支架固定,再利用第二螺钉孔16和卡扣18与进风组件2固定安装,电机运行时,电机带动电机的风叶高速转动,从进风组件2的进风口22导入的气体通过电机的风叶做工形成旋转上升的气体,由于本技术在出风口13与风道之间设有导流叶片11,从出风口13出来的气体借助导流叶片11使得气流螺旋上升并聚集,且由于导流罩12设计为平滑封闭的圆顶状结构,保证气体能顺利流过导流叶片11,且减小流体发生弯度的角度,有效减少转向和壁阻带来的压力损失,减少涡流形成。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流叶片11以相同的弧形弯曲并呈顺时针环绕设置。实施例3:一种无叶风扇,包含有上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包括有导流组件、进风组件、电机和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有导流叶片、导流罩、出风口和固定架,所述导流罩环绕设有至少四片导流叶片,所述出风口设于两两所述导流叶片之间,所述导流罩底部固定于电机的支架上,所述导流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进风组件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支架设于所述进风组件内部,所述导流罩为封闭的圆顶状结构,所述导流叶片为平滑的弧形叶片,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导流叶片与所述风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包括有导流组件、进风组件、电机和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有导流叶片、导流罩、出风口和固定架,所述导流罩环绕设有至少四片导流叶片,所述出风口设于两两所述导流叶片之间,所述导流罩底部固定于电机的支架上,所述导流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进风组件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支架设于所述进风组件内部,所述导流罩为封闭的圆顶状结构,所述导流叶片为平滑的弧形叶片,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导流叶片与所述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有进风导壳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进风导壳底部,所述进风导壳顶部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风道为无叶风扇出风的气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以相同的弧形弯曲并呈逆时针环绕设置或顺时针环绕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为十三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明王领顾然升何志超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